分享

传说富豪王均瑶妻子携巨资嫁司机,却不知他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锦字香痕 2022-10-11 发布于辽宁

点击加载图片

王均瑶,商界奇才,生于1966年,死于2004年,一共活了38岁。但在这短短的38年中,他却创造了普通人多少辈子也赚不到的财富。

王均瑶去世后,很多人都关心他留下的数以万亿的巨额财产都到哪里去了。

当时特别流行一句话:都以为我给老板打工,结果是老板给我打工

这话说的是王均瑶的司机。2004年之后,坊间一直盛传王均瑶的妻子拿着他的巨额财产嫁给了给他开车的司机,这位司机真是妥妥的人生赢家,用郭德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转眼富家翁”!

这个段子流行了很多年,至今都有人深信不疑,因为它太符合当代社会大家都喜欢传说的豪门恩怨了。

那么,这个传说到底靠不靠谱呢?王均瑶身后的事件处理得是不是公平呢?王均瑶的“继承者”们是如何分配这些资产呢?创始人去世后,均瑶集团现在又怎么样呢?会不会出现网络传说中的“树倒猢狲散”呢?

事实情况是,王均瑶妻子嫁给司机的传闻不是真的,只是别有用心的人编的段子,王家已经出来辟谣了。但遗产的处理却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里面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不说别的,单说王均瑶的妻子儿女就有5个:前任妻子,现任妻子,大儿子,小儿子和女儿。

不好分。

点击加载图片

王均瑶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他出生于浙江温州。

温州人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是当代中国脑筋最灵活的一群人,也是数十年来最会做生意的中国人。

不过,王均瑶在做生意方面并没有什么家庭基因,因为他家是渔民,如果沿着父亲开拓的这条路走下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渔夫。从他前15年的经历来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

最终改变了王均瑶命运的是贫穷,因为当渔夫摆脱不了他家的贫困,他只好在15岁那年离开学校,独自踏上社会,去挣钱补贴家用。他干的活很多也很杂,不管是印刷厂还是帮人跑腿,他都干过,而且还很喜欢干,因为他很机灵,人也诚信,大家都喜欢他,有什么事愿意让他帮忙。

慢慢的他发现,搞推销比干别的能赚钱,也能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符合自己的性格。就这样,他找到了能撬动自己命运的杠杆。

从家里出来后,他打过工,卖过东西,自己当过小老板,走南闯北,在品尝人间世态炎凉的同时,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这一年的春节前,在长沙的王均瑶没有买到回乡的火车票,他只能和一帮同乡包大巴车回去。从湖南到浙江,一路颠簸,长途跋涉,大家骨头架子都快散了,受罪得很,有人说:“包大巴哪如包专机舒服!”

这句话对王均瑶来说简直如醍醐灌顶,别人是在开玩笑,王均瑶脑子里却灵光乍现,我觉得一定要这样试试。他说:“对对对,明年咱们包机回家。”

大家看他的眼神就像当年陈胜说出“苟富贵、无相忘”一样。

点击加载图片

王均瑶说包机,可不是说说的,他回去之后立即投入行动。

包机在那个时代来说,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别说有人做,就是想想都是异想天开的事。但王均瑶就是认这个死理,他觉得一定行!

他到处跑来跑去,找航空公司,找管理部门,跑批文,盖各种章,一跑就跑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受了多少白眼,遭到多少次斥责……但他认准的事,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会停下来。

最后,航空公司被他说服了,管理部门也认可了他的做法,他终于从航空公司拿到了从温州到长沙的线路承包权。为了承包这条线,他搭上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钱。但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这条中国首家航空承包线不仅开行业先河,而且给他带来了巨额利润。

吃到第一口螃蟹之后,王均瑶再接再厉,又一口气包下了几十条国内航空路线。因为每一条都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他就更有钱进行新的线路承包。

他的航空事业做得红红火火,1992年,中国第一家民营航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横空出世,王均瑶一跃而成为浙江乃至全中国数得着的大富豪。

就在王均瑶炙手可热的时候,后来名震天下的马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距离创办他的阿里巴巴还有7年的时间。

点击加载图片

王均瑶不仅是个有信心的人,还是个有野心的人。

在他的航空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他开始了多元化发展。

在各个赛道上,他最出手的是乳制品行业。当时的中国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王均瑶敏锐地发现了牛奶背后蕴含的巨大商机。在日本考察的时候,他看到不管是成人还是中小学生,每天一杯奶几乎成为“标配”。有一位营养专家告诉王均瑶,日本人本来从人种的角度看是不如中国人的,天生个头就矮一寸,但通过几十年的牛奶补充,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和中国人持平,再过若干年,就有可能超过中国人!

这件事对王均瑶刺激很大,他考察了很多乳制品厂,也看过很多奶源,他觉得中国的牛奶事业大有可为。

于是,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他先控制了牛奶产业的上游,掌握了优势牛奶的生产基础,以规模控制成本;之后,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杀菌技术,使牛奶的饮用有效期大大加长;同时,把价格降到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水平,这样,王均瑶的牛奶不管从成本、技术还是价格上,都做到了足够“亲民”。

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可爱,你真正做到了“亲民”,老百姓自然就会“亲”你,于是,王均瑶继航空之后的另一个赛道也被成功开发出来。1994年,均瑶乳业正式成立,王均瑶的商业帝国开始急速扩张。

他斥巨资买下了温州80个出租汽车牌照,这样做可不是要进军出租车市场。他把这80辆车都喷上均瑶企业的广告,让这些车穿梭在温州的闹市区的大街小巷,一时间,“均瑶”这两个字成为温州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的主题,王均瑶只花了68万,就做到了整个温州市的“焦土广告效果”。

后来,为了更好和国际接轨,王均瑶把公司总部搬到上海,开始进军当时炙手可热的商业地产领域,他的眼光非常毒也非常独,一次性买下位于徐家汇的一幢烂尾楼,经过改造后作为公司总部大楼,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均瑶大厦”,也叫“均瑶国际广场”。

点击加载图片

2003年,王均瑶的事业如日中天,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商界奇才只剩一年的寿命了。

这一年,王均瑶被医生诊断为肠癌!

生性好强的王均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他一个人扛了下来,跟没事人一样,照旧拼命工作。据说王均瑶的病都是劳累所致,不注意休息,也不注意饮食,据说他为了节约时间,整箱整箱地吃方便面,甚至有几个月,他除了方便面没有吃过别的东西!

但进入2004年,特别是下半年之后,他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无奈的他只好丢下心爱的事业去休息,去接受手术。但这一切都没能挽回他的生命,2004年11月7日,王均瑶带着满腔的不甘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38岁!

38岁,绝大多数人在这个岁数没有任何成就,甚至很多新新人类在38岁还在啃老。而这位浙商代表却已经在成功建立起他庞大的商业帝国后撒手人寰了……

但到了这一步,故事还没有完,王均瑶死了,他的妻儿怎么样了?他的商业帝国又有没有持续下去?是昙花一现还是基业长青?

他的妻子和司机的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儿?

他的财产是怎么分配的?

均瑶集团现在怎么样了呢?

点击加载图片

王均瑶走的时候还很年轻,所以孩子都很小,根本不到接班的年龄。而他的死引来了全国瞩目,一时间小道消息满天飞,什么妻子带着巨额财产下嫁司机、什么为争遗产骨肉反目、什么均瑶集团一蹶不振……反正是电视里的豪门恩怨怎么演,王均瑶的后事就怎么传。

王均瑶结过两次婚,大儿子叫王瀚,是和第一任夫人生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只是个初中生;另外的子女是王均瑶和第二任夫人所生,年龄就更小。所以,在王均瑶的遗嘱中,自然不可能把商业帝国的大权交给他们(或者暂时不能交给他们),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两个弟弟王均金和王均豪。

在港台电视剧里面的豪门故事,一般都是大佬去世,留下的孤儿寡妇肯定被扫地出门。在某种程度上,外界的看客们就是本着这样的心态来旁观王均瑶后事的,他们甚至盼着出点什么事,好制造出新的社会热点,既能增加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又能“验证”在金钱面前的人性,这就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

我们先看看传说中的著名的司机大哥吧。

王均瑶一死,妻子拿着巨额遗产改嫁司机的传闻立即满天飞,网络上甚至出现司机本人的发声,说原来以为是自己给老板打工,现在才发现是老板给自己打工。于是,司机无辜地当选为“年度最佳躺赢者”,被称作真正的人生赢家。

这个传说符合豪门恩怨法则,长期在老板跟前开车,肯定吃过见过,眼界不一般,和前任老板娘接触也多,最终两人走到一起也不是不可能。再则,这个剧情十分狗血,既然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凭什么不让我信呢?于是,这则传说就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能开始的时候,王家并没有注意到这则流言,等这个传说被传得几乎全社会都信的时候,王均豪站了出来,说这都是没有的事儿,这个司机目前正是自己的司机。

王均豪这么一说,算是辟谣了,司机事件就这么不了了之,但这事到现在为止都有信的。

王均瑶去世后,公司由他的两个弟弟王均豪和王均金勉力支撑,一直到王瀚成人。

不过,在王均瑶立下的遗嘱中,对几个孩子的财产分配上,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其中高达38.5%的遗产留给了长子王瀚,而其他的几个孩子每人却只有0.5%!只是王瀚的一个零头!

许多人为其他的子女鸣不平,认为这个悬殊实在是太大了。

点击加载图片

我们不了解情况,不清楚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差别。而从王均瑶去世后,妻子任丽也在遗产继承问题上打过官司,王均瑶的两个弟弟自小跟着哥哥打天下,他们认为,既然哥哥死前有遗嘱,就应该按遗嘱办事。不过,从均瑶集团后来的发展中,发现王均瑶此举真是英明得很。

最终因为有父亲的遗嘱在,王瀚顺利地继承了王均瑶38.5%的遗产(这不是整个企业的比例,而是王均瑶资产的比例),但即使这样,也足以确保王瀚在集团中的控股力度。这样安排,保证企业的权力是集中的,试想,如果王均瑶把自己的财产平均分配给各个子女,大家权力都一样,万一出现什么纷争,立即会掀起一场管理和股权上的血雨腥风——正是由于股权的主次明确,才保证不管遇到什么变故,都能确保股权架构的稳定和明晰,这是企业治理一条亘古不变的原则。

王瀚年纪稍长之后出国留学,然后进入均瑶企业执掌帅印,原来掌握大权的两个叔叔把权力还给他,这样,两代之间的权力交接正式完成,股权的明晰和两个叔叔的大力扶持成为顺利交班的两大前提。

王均瑶的英年早逝给了大家足够的警醒,特别是王瀚,一改父亲事必躬亲的态度,抓大而放小,方向性的策略他要亲手抓,但具体的细节则交给别人、特别是高薪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王均瑶作为创业一代打下了很好的根基,王瀚作为守成一代要使企业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做得都很好。

值得王均瑶骄傲的是,在他去世的次年,吉祥航空成立,2022年,A股上市成功。不过,王瀚并没有出席,这是刻意淡出管理层的姿态。

王瀚的成就不比父亲王均瑶差。

2015年,27岁的王瀚已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之一。

2020年,32岁的王瀚身家百亿,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

2021年,王瀚33岁,他的名字再次出现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