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马缨花

 动力实体能 2019-06-28
马樱花是我童年的花,从小我就非常喜欢它。它永远开在我的心中,开在故乡的漫山遍野。家乡人俗称它为“大红花”。每年的农历正二月,哀牢山中满山满谷的马樱花竞相绽放。一树一树,激情如火;一片一片,赤如红绸,艳似红云;一山一山,染红了群峰,染红了绿水。马樱花,映照着无限的欢乐和纯真的梦想;映照着无限的感动和美好的向往。从童年到青年,我就是在马樱花的花开花落中度过。马樱花,是世界上最美、最艳的花。


永远的马缨花


马樱花开,它掀开了我童年至今的一幕幕记忆。


孩童时,每当马樱花开放,意味着“二月八”快到了,心里就特别高兴。农历二月初八那天,龙街一带的家乡人,都过二月八节,煮肉杀鸡,跳山歌、对小调。那一天,平时放羊的爷爷要留在家里,杀鸡煮肉。我和哥弟们去放牛羊,将鲜红的马樱花采来,扎在领头牛羊的角上,高高兴兴的赶回家。爷爷用一个盘子端着煮熟的猪肉、鸡肉、香纸和一个盛有饭的碗。碗里立着一个煮熟的鸡蛋,鸡蛋上缠绕着叫魂线。他等候在家外边,准备给牛羊叫魂。我清楚地记得,爷爷把盘子放好,磕了头,作了揖后,便开始念口诀:“回来回来,豹子吓着你莫怕,山前山后你莫躲……低头么吃草,抬头么长膘……”念好口诀,爷爷端着盘子朝前走,把牛羊领回家。牛羊进了圈后,我们小孩子到圈里将叫魂线拴在牛羊的角上。全家人才团团圆圆的吃饭。晚饭后,哥哥们和村里的男女青年相约着跳歌对调去了,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很快便进入了梦乡,期盼已久的“二月八”就这样结束了。


少年时代,我小学还没有毕业,从邻居的哥哥那里得到一本《马樱花节的来历》,读后才知道农历二月初八叫“马樱花节”。书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很久以前,彝家山寨有一对长得一模一样的孪生兄弟,哥哥名叫阿乌牯,弟弟名叫啊培牯。阿哥忠厚老实,一年到头,天天赶着牛群上山放牛。阿弟精明能干,一年到头,天天上山砍柴。因为家里贫穷,兄弟俩人二十出头还没有娶到媳妇。突然有一天,阿哥告诉弟弟他有心上人了,是在放牛的山上结识的。弟弟也告诉哥哥他也有了心上人了,是砍柴的山上认识的,长得非常漂亮。哥弟俩相互向对方夸耀自己的心上人是如何美丽的。这一年的正月十五,兄弟俩都说有约会。一早起来,阿哥穿上新衣服,赶着牛群,吹着竹笛上了山,阿弟也早早起来,背上背篓吹着小闷笛上山了。当兄弟俩同时来到一棵大树下时,早已等候在哪里的阿玉姑娘惊呆了。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为什么自己的心上人突然会变成两个呢?兄弟俩同时指向阿玉姑娘相互介绍时,阿玉姑娘才知道自己爱上的是一对孪生兄弟。兄弟俩的人品都很好,不知道要嫁给哪一个,实在是难为情极了。最后聪明的阿玉姑娘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拿来春天开放的一株马樱花苗和一株牡丹花苗,叫兄弟俩各自挑选一株去栽,谁的花先开就嫁给谁。精灵的阿弟为了娶到这位美丽的阿玉姑娘,抢先拿走了牡丹花苗,他知道牡丹花苗比马樱花苗容易栽活。忠厚老实的阿哥不慌不忙的把阿弟挑剩下的马樱花苗拿走了。


永远的马缨花


阿弟把牡丹花苗栽在家里,精心管理着,每天浇水,不久果然长出了花骨朵,但不知怎么的,就是不会开放。阿哥将马樱花苗栽到他经常放牛的山坡上,山上虽然没有浇花的水,可是马樱花耐寒耐旱。到了二月初,马樱花树也长出鼓鼓的花骨朵。阿哥天天赶着牛群去山上看马樱花,可是马樱花还是没有开放,他心里十分着急。一天,阿哥又像往常一样赶着牛群来到了马樱花树下,突然一头大牛走到花树前,伸出它那水淋淋的长舌头舔了舔花骨朵,那些被舔舐过的花骨朵一下子便绽放成了又红又大的马樱花。阿哥高兴极了,他立即摘了一朵最美的马樱花戴在牛角上以示感谢。阿哥如愿以偿地娶到阿玉姑娘为妻子。因为马樱花开放的这天正值农历二月初八,彝族人为了纪念这对有情人成婚的日子,便把每年的二月初八这天定为“马樱花节”。以后每逢二月初八,大伙都凑到一起唱山歌、跳彝家舞蹈、对调子,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给牛羊叫魂戴马樱花,用这些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如今,我们彝家山寨依然保留着这个节日习俗。


永远的马缨花


盛开的马樱花像火一样红艳,彝族人崇拜马樱花,喜爱马樱花,盛开的马樱花象征着彝家人火一样的热情,也象征着彝家阿哥阿妹纯洁质朴的爱情。从古到今,家乡人把山中的马樱花树当作珍贵的宝物,无论哪家砍柴或建筑房屋都不会砍马樱花树,因为马樱花树是彝家人的祖根,朵朵绽放的马樱花是彝族人家人丁兴旺的象征。


永远的马缨花


马樱花盛开了,开出了美丽动人的爱情之花。龙街乡邦庆村演绎了一个真实的关于爱情婚姻的传奇故事。邦庆村的白水箐小组与楚雄市西舍路镇保甸村的老纸场小组,只是一山之隔。白水箐的阿强儿时经常到山中砍柴,找大红菌,放羊放牛,认识了保甸老纸场那边也经常到山中放羊、砍柴的彝族姑娘阿芹。他们经常一起放牛,一起玩耍,将盛开的马樱花采来戴在胸前玩“过家家”、“打仗”的游戏。他俩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玩得十分开心。他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开满马樱花的山谷里。日久天长,阿强和阿芹都相互有了好感。如果有一天,哪个没有出现在约定的地方,对方的心里都会空落落的。后来,山那边的阿芹初中毕业后考取了高中,到了楚雄的城里读书去了,阿强初中毕业后,回到邦庆村当了一名代课老师。


永远的马缨花


当时,由于信息闭塞,两个年轻人很长时间联系不上,尽管阿强每个周末依然到山中去放牛、砍柴,然而望穿秋水,阿芹却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不见了踪影。阿强对阿芹的思念日益剧增,他苦苦地等待着阿芹能够再一次来到他们相识的地方,几乎望眼欲穿。因为在阿强的心里,他早已认定阿芹就是她今生必娶的妻子。


永远的马缨花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十多年过去了。一天,阿强到街上打算买一件衬衫。他走进了一家服装店,卖衣服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穿着时髦、眉清目秀的女孩。阿强惊呆了,这张面孔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女孩边介绍着衣服,也边用惊异的目光窥视这位似曾相识的男孩。在攀谈中,阿强仔细打量着女孩,从交谈中得知这位女孩的身世,他们很快就确认了对方就是当年那个在哀牢山中一起放羊的伙伴。女孩告诉阿强,高中毕业后的她没有考起大学,到昆明打工,帮刘阿姨卖了四年的彩票。刘阿姨的彩票店转让后,阿芹拿着打工积攒的钱回到了这条街,开了现在的这家服装店,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在这里邂逅多年前杳无音讯的那个“知己”。


永远的马缨花


谁都不曾想到,命运安排他们能够在此生能有缘相聚。那天,他们谈了很多很多,似乎想把这么多年的思念和牵挂以及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倾诉给对方。从此,阿强每天都会写一封信,每逢街天他就会把六封信都给阿芹送去(龙街六天赶一次街)。他也知道阿芹最喜欢马樱花,在送信的同时把从山上摘来的马樱花修剪后捆绑好送给她,一捆捆的马樱花,一次又一次映红阿芹的心,映红了阿芹美丽的脸庞,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了,他们沉浸的甜蜜的爱恋中。在乡间的小路上,又传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他们立下了爱的承诺,是马樱花火焰般灿烂给她们的爱情增添了力量,是火一样绽放的马樱花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永远的马缨花


按照阿芹家乡的风俗,原本嫁姑娘要很多男方的彩礼。考虑到阿强家的家境窘迫,阿芹的父母没有要一分彩礼,只给阿强提出了一个要求:迎亲时,必定要采九百九十九朵马樱花送给阿芹,以示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天长地久。


永远的马缨花


终于,在2006年的二月初八这一天,阿强和阿芹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阿芹将生意扩展到西舍路镇,聪明美丽的她把生意打理得红红火火。阿强则在工作之余种了许多茶叶和核桃,每个周末都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管理这些经济林木。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摆在了夫妻俩的面前,他们之间相隔着几十公里,道路都是泥泞的山路,每逢下雨下雪,道路更会坍塌,堵路是时常发生的事。而且一路上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经常有野兽出没。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这对年轻的夫妻相聚的念头。他们各履所职,守望相助。由于路途遥远,还没有到原始森林就已日落西山。在漆黑的夜晚,阿芹时常带着年幼的儿子,翻山越岭,赶回家。每当看到妻子憔悴的脸,阿强禁不住留下了热泪。虽然每次总是嘱托阿芹下雨别回家了,可是阿芹认为生意重要工作重要,没有家人团员重要。为的是能够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阿强。她总是说:“没事的,别担心,一路上都有马樱花树陪伴着我们母子前行,我的心里只有你,我什么都不怕。”“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阿强也是一样,周末去看妻儿,大多数时间都是到了深夜才能到达。妻子心疼他,可是阿强总是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虽然一路泥泞,但是这山里有马樱花,什么都不怕,山那边有我一生最珍贵的牵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强和阿芹爱的歌谣在哀牢山中回荡,爱的故事在哀牢山里延续……




马樱花啊,你是家乡人的祖根,家乡的人们喜爱你!家乡的人们保护马樱花,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家乡的人们种植马樱花,让马樱花装点家乡的美丽;家乡的人们崇敬马樱花,是马樱花有彝家人火一样的热情。漫山遍野的马樱花啊!你导演了多少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你见证了多少纯真的爱情,难道你不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吗?随着社会的发展,马樱花只会越开越艳,你不仅开遍农村山野,而且将盛开到我们“大美之土,无量景东”的每一个地方。不畏严寒,不畏干旱,鲜红似火的马樱花,那三五成群、那数十拥抱、那簇立枝头、花团锦簇的马樱花,不正是“尚德崇文、和谐包容、敢为人先”的景东精神的象征吗?


永远的马缨花


任凭时光流逝,马樱花的传说永远不会老,马樱花的真实故事一直在延续。你不仅是我们彝家人心中永不凋零的马樱花,也是我们景东人心中永不凋零的马樱花。


永远的马缨花


我爱你——永远的马樱花!


永远的马缨花


附:

马樱花,又名“马樱杜鹃”,隶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至乔木;树皮粗厚,呈灰棕色,成不规则片状剥落。叶草质,长圆状披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至褐色海绵状薄绒毛。花期为2——5月,花簇生于枝顶,呈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肉质花冠呈钟形,大而美丽,红艳似火,异常绚丽,适于观赏。树皮和花蕾可入药,木材可做家具。生长在哀牢山腹地以及深山野林中,耐寒耐旱,生命力极强,龙街一带人们俗称“大红花”。(王峰/文   魏启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