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爹”何时改称“爸”?语言学家考证过,没想到这么多讲究

 松竹同音 2019-06-29

爹爹与爸爸都是指父亲,古装剧中多看到“爹”的称呼,现代剧中则多是称呼“爸”。那么古代“爹爹”的称呼到哪个年代改称为“爸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早在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张揖所著《广雅·释亲》载:“爸,父也。”“王念孙曰:‘爸者,父亲之转。’”与之相配的还有书中:“妈,母也。”的记载。说明此时就已经出现了现代爸妈的称呼。 到宋代《集韵》:“爸,必驾切,音霸吴人呼父曰爸。”有了南方多用爸爸称呼的说法。再到南北朝时期《南史》:“荆土方言谓父为爹”,明代礼部尚书于慎行据经验也提到:“北人呼父为阿爹”。可见古代也是有对父亲称呼“爸爸”的,但是也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差异存在,称呼并不普遍。

到清末民初,以1933年黎锦熙发表《“爸爸”考》为标志,国语运动下“爸爸”称呼的推广,才有了对父亲较为统一的称谓。据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忽然一个小孩子走进来,对着他道:‘爸爸快回去罢,妈要起来了。’”就可得到证实。

至于现象的产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则是循序渐进的。一是意义的表达。据汉语词典:爹是形声字,字从父,从多。“多”指“多个子女”。“父”与“多”即表示“有三个以上子女的父亲”。有些父亲一辈子只生育了一个或一对孩子,这种父亲不算“爹”。 

而爸也是形声字,字从父,从巴。“巴”意为“附着”、“黏着”。这对称呼涉及的范围没有了严格限制,增强了灵活性。子女生育的数量可以不为多,字也很好的代表了父亲的形象,得到了用字的肯定。

二是使用的便利性与开放性。爸爸多为口语用法,孩子出生咿呀学语时“爸爸”的发音比“爹爹”的发音稍显简单可学。

三是经济发展,社会历史进程的推动。若南音“爸爸”,北称“爹爹”,随着唐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交流的频度增加,文化的融合,对“爸爸”称呼的认同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到民国时期,学者推动新文化运动,推行国语普通话,也让口语得到认可,增加使用频率,使之跃然书面而不显突兀。

至此“爸爸”已成为父亲的普遍称谓。但在部分地区的方言或民族语言中,对于父亲还是有特定的称谓。比如白鹿原地区称呼父亲则为“大”,著名黄梅戏地区安徽也将父亲成为“大”,吴地也有称父为“阿伯”等词。

总而言之,对于“爹爹”到“爸爸”称呼的转换,是地区风土文化的影响,也有历史演变的推动,也是人们创作的赋予智慧,对父亲本身意义的敬爱。称呼意义,承载了历史演变,也含括了文化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