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一座62岁女墓,里边有一坛“圣水”,胆大的考古家喝了一口

 随天缘u1ize505 2019-06-29

文/

一说到考古挖掘,立马就会想到埋藏于古墓之中的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等古文物,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先祖们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瑰宝,以墓葬的形式埋在地下。在我国的考古界,每一年都有所谓的“十大考古发现”的评比,主要是根据出土文物的价值而定。而某些重大的考古成果并非是出土诸多金银珠宝,而是发现一些看似平常而又无比奇特的物品。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考古队在辽宁省锦州北郊一带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古墓群。他们经过初步的判断,得出这是千年以前的契丹人的辽国皇族墓地,大大小小分布有20多座。

大家都知道,关外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给人的印象就是彪悍和落后,在军事上具有一流的实力,但在经济和文化上却毫无建树。因此,发现北方游牧地带的古墓也十分之少,此番一下子在锦州找到了20多座辽国墓地,而且又都是皇族大墓,所以立马震惊了中外的考古界。

在接下来考古队的挖掘过程中,他们发现7号墓地保存得最为完好,整个丧葬的规格也最高,墓室内到处雕有充满着草原和游牧特色的彩色壁画。大量的瓷器、金器和玉器整齐地摆放在陵墓的各个墓室中,显得无比的珠光宝气。

考古队发现主墓室内摆放有一座很大的精美石棺,打开一看,发现里边躺着一具高度腐化的尸骸,经过DNA测定,这是一具年龄大约在62岁左右的老妇人。令人瞠目的是,墓主尸骸上穿着10件华服,头戴4层冠帻,脚穿齐膝缂丝软靴,身上还盖有“缂金龙纹尸衾”,其长约200厘米,宽有150厘米。如此之大的金线缂织极为罕见,后来有文物专家给其估出了5亿的天价。

虽然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是历史上游牧地区汉化程度最高的族群,但墓室内并无像中原汉人墓地那样有墓志铭,因此考古专家们没能得出此墓墓主人的确切身份。不过,通过古墓出土文物中的印章,能够推测出此处是辽承天时期的萧氏陵墓。因此,有专家推测7号墓是辽国的一座公主大墓。

随后,考古人员还在墓棺旁发现了一大堆瓷壶,靠近时居然能闻到壶中的香味。其中,一位考古专家拿着一只瓷壶摇了摇,发现里边有液体。在契丹草原文化中,每当远征时身边都会带着一些水、酒之类的,他们称之为“圣水”。

在游牧大墓中发现“圣水”尚属首次,没想到的是,这位专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居然打开壶盖倒了一小杯,喝了一口。然后他连连说道“有点儿尘土腥味,但酒劲很足!”原来,这是一些千年以前的草原美酒,至今仍未腐掉。这一发现,在中外的考古史上都极为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