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做事不是为了“事”,而是为了修心

 道德经学用 2019-06-29

我们几个共同学习《道德经》的朋友一起聊天时,一位朋友说起一件特别让他生气的事情。

原来,他看到公司里一些技术和管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大家好像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想主动求变,这样僵化的状态令他非常着急!所以,他主动从外面请了专家来指导。

专家的到来,确实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令大家感到耳目一新,一时之间,公司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当过去的卡点得到解决时,他们的推进得到了技术人员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大家都非常开心。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项目是取得进展了,但几个合作人却有点阴阳怪气?后来,别人私下里提醒他,要注意平衡——因为这个项目原本是别人负责的,现在他给人的感觉是“抢占了别人的位子”……

这个朋友说到这里时,有点愤愤不平!他说,原本这些都是大家的事情,他也是看公司在这里卡住很久了,长期没有寸进,已经影响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他才多方筹谋,好不容易请到了合适的专家过来,令问题有了突破的可能。

他不明白,就在他集中精力解决事情时,为什么有人会集中精力给他制造问题呢?而他“凭什么要去安抚那些扯后腿的人呢?”

大家都是学习《道德经》一段时间的人了,凑在一起,这个正能量叠加的效果还是挺强大的!于是,当朋友把问题讲出来以后,大家结合《道德经》中的“思维有效性”一起帮他出主意。

其实,人这一辈子,做事是一个表象,我们是通过做事来修心的,所以不能陷在事情里——要跳出事情,看清自己的心!

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应该感谢这些在他做事时,在情绪上给他制造问题的同伴!因为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也就是说,不但要把事情做好;还要在把事情做好的同时,把人际关系的工作也做好!

因为,做事和做人原本就不能分开。只做事,不关注人际关系,事情肯定做不好;但是只关注人际关系,不会做事,最后也是一事无成,不能带动整体发展。这两者能结合起来都做好,这本来就不是对一般人的考验,而是老天对领袖的考验!

所以,朋友当下的“遭遇”是特别幸福的状态,可以视同为双倍修行:压力越大,最后对自己修心的成效也越大!正是因为他有为事情担当的心以及把事做好的能力,所以这个事情会自动落到他头上;同时,他如果把做事的心和能力用来提前关心、安抚和平衡一些人际关系,把自己一颗坦荡诚恳的心拿出来,把功绩让给大家,一定也能感动大家,让整体的思维都进入更高的层级。其实,平衡人际关系,是以道驭术,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智慧,而不是达到私利的手段。

人生在世,所有的做事都是为了修心。如果他也像其他人一样陷入“事情”中,陷入“情绪”里,放任自己被念头带着走,那么最后不但事情做不好,一颗心也失去了主位,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人生中,不管别人做什么,我们要记住的就是一点:感恩他们为我们提供考题!

题目越难,说明我们的潜力越大,完善的空间也越大。那么,别人负责提供问题,我们只要心平气和的接受,然后负责解决问题,就行了!

因为,当我们平心静气的只关注自己、做好自己,慢慢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让整体的思维进入有效的境界。那样,我们自己好了,大家也会越来越好!

人生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学习《道德经》,是用古圣先贤的智慧作为我们修心的拐杖,一旦遇到心态失衡,我们就可以从中寻找答案和智慧。其中,最关键的几点是:

一,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时刻保持觉知: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的心,感受自己的情绪;

二,把精力放在“我要把事情做好”上,这些事情不光是我们想做、爱做的事情,还包括我们必须要做的、需要我们做的那些事情。

三,时刻感恩提出问题的人,因为每个问题都是我们进步的方向。大多数时候,不是我们解决不了问题,而是不想去解决问题。

其实,我们很感谢在这个时空点上,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因为,有时在帮助别人分析事情时,我们其实是在对自己说话,是把自己理清了、弄明白了!

感恩每一位给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服务的人——原来,在服务中,真的是我们自己得到了成长,得到了智慧。

逯欣心

2019年6月17日,第474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