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从15降到5.8,还停了降糖药,原因何在?

 zjshzq 2019-06-29

梁先生,今年73岁,广东人。2004年确诊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高达31。出院以后,每天服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来控制,但血糖还是不理想,餐后血糖基本在15以上。

由于年纪越来越大,梁先生对于自己的健康情况,非常的担忧,而高血糖又容易引发并发症,身边的老战友,就有因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走”的。因此,每当想起自己的高血糖,梁先生心里就没法平静。

从去年7月开始,事情有了转机。

在正常用药的同时,梁先生还配合着运用非药物方法来调控血糖,具体措施包括饮食运动的调整、营养干预,以此来促进糖代谢功能的恢复,以求达到平稳血糖、远离并发症的目的。

那么,具体都是怎么做的呢?

一:饮食调整

1平时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建议把主食和牛奶、豆类、鸡蛋、蔬菜等一起吃,保障营养的同时增加饱腹感,以及延缓糖分的吸收。

2.进餐的顺序也会影响血糖。最好是先喝汤,再吃大量的蔬菜,然后是适量的肉类等优质蛋白,最后才是主食。

二:运动调整

1避免空腹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风险。

2.运动时间最好选在餐后半小时,推荐的运动方式是步行、快走、太极拳等,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3.运动要适量,持续的高血糖会引起血管内皮的病变,运动强度过大,有可能引起心血管病的发病。所以糖友要根据自身情况掌握运动的强度。

三:营养干预

这也是梁先生得以逆转糖代谢的最关键一步。

糖友在确诊2型糖尿病时,胰岛功能只剩下30-50%,这时药物的刺激刚好弥补自身的不足,表面上控制住血糖,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正如人体的自然衰老一样,胰岛功能也会以每年3-5%的速度继续下降,当胰岛功能降到很低时,药物也随之失去了发挥作用的载体,再刺激胰岛,也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了,再增加敏感性,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血糖就会失控。

现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发现,人体中有一种特殊的肽类物质,对胰岛细胞的生长修复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能准确锁定并提取胰岛等靶细胞所需要的肽,就有希望实现胰岛功能的恢复。

目前,世界各国科研人员,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糖友反馈:经过3个月的非药物方法控糖,梁先生的血糖已经降到了正常,空腹5.8,餐后7.3,糖化血红蛋白6.1%,而且消化、睡眠、体力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梁先生已经停服了降糖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