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应当注重孩子的选择,不能让孩子成为父母梦想的实现者。 孩子的人生应当由孩子自己去设计,家长凡是以自己的意志决定孩子成长的轨迹,都是无视孩子的人性,把孩子当成了机器,当成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这样的说法确实在理,然而,一位哈佛爸爸却用自己的家教驳斥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孩子的人生就应当由大人来设计! 这个爸爸名叫高燕定,为什么称呼他为“哈佛爸爸”呢? 因为他的女儿17岁成功考入了哈佛大学历史专业。后来,24岁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如今受聘于全美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获得过美国法律人极高荣誉“James Duane Award”。 而女儿这份优秀出色的履历,正是他一手规划设计而出。 高燕定是美国华裔移民,年轻时就在美国德州农业与机械大学任职,当时只有5岁的女儿高倩也随他一起生活。 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日后女儿必定也会在美国长大,在这里接受教育,甚至在这里工作。 于是,他为了日后女儿能够在美国生活得更好,跻身进入精英阶层,便开始考察美国的职业现状,分析得出在美国做律师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工作,而哈佛大学则拥有很强的法学培训能力的高校。 因此,他在女儿还只有5岁的时候,就为其设计好未来要上哈佛、做律师的人生规划。 他开始的第一步,就是给还对父母有依赖和讨好心理的女儿灌迷魂汤,从小就告诉女儿: 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未来一定要上哈佛,毕业之后要当律师。 久而久之,女儿就连说梦话,有时都脱不了“上哈佛,当律师”这6个字。 除了语言上的灌输之外,他还经常带女儿去哈佛游览参观,让“哈佛”和女儿的成长牢牢的拴在一起。 7岁的高倩与哈佛创始人铜像合影 除了思想上的洗脑,他在教育上也做了很多功课,发现自主学习和超前教育是很多考上哈佛的学子共有的特征。 于是,他从小就培养女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口语能力不过关,他从不去为孩子开小灶,而是看出女儿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就买来很多英文读本、影像给女儿看。 久而久之,年幼的女儿居然渐渐开始模仿故事人物的对白,口语问题悄然无息的解决了。 这条路的成功,让高燕定更加坚信自己教育的正确性。 于是,女儿不仅英语靠着兴趣爱好的激发自主学习成功,之后,法语、西班牙语的学习也被他“复制”成功。 超前教育也是高燕定教育中的一大法宝,小学学习初中知识,初中学习高中知识,高中涉及大学知识。 靠着这种理念,女儿小学就开始背诵SAT的词汇,初中就上高中的必修课,高中时,一些大学课程都已经涉猎。 他始终认为,比同龄人学得更早更快,不仅是知识积累的厚度更大,更为重要的是它会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让孩子更早的进行更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这才是与同龄人竞争最大的优势。 女儿正是在他全程设计之下,最终完成了既定目标——上哈佛、当律师。这种看似“非人性”的做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抨击。 但是,高燕定始终坚定的认为,与两代人都浑浑噩噩,不知目标为何物相比,帮助孩子的人生设计正确的目标,才是家长应当做的。 一个孩子没有充分的认知根本没法做选择,而等孩子有了足够的认知,往往又会错过最好的选择机会,就像高考填志愿,90%的高三毕业生根本毫无目标可言。 所以,家长应当介入孩子的成长,为孩子引导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