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好考北大,结果考了个北大青鸟”,平时成绩与高考为何悬殊?

 灵魂出窍KKK 2019-06-29

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突出,大家都以为是顶级名校的水平,结果高考成绩出来以了后,让人大跌眼镜,勉强高出一本线三五十分,连一般的211学校都难以企及。

莫怪有人会戏谑:“说好考北大,结果考了个北大青鸟。”

高考成绩比平时小有出入不足为奇,谁也没办法确保百分百发挥,更不会指着高考时超水平发挥。但若是差距悬殊,就要考虑考虑究竟是为什么了。

高考当中的未知因素很多,这与平时的考试状态可并不一样。

1,考生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

高考时考生过于紧张,影响平时水平的正常发挥。这种情况,过去屡有发生,我们二十几年前高考时,经常有考生紧张到晕倒在考场里。现在的小孩胆子大,纵然紧张也没有那么离谱了。去年和今年高考,00后的孩子们步出考场大多是神情轻松、言笑晏晏的;

2,高考氛围与平时不可同日而语。

平时考试一次考不好,后面还有多次机会,学生纠错、调整的机会很多,而高考虽然失利了仍可以复读,但考生基本上都不情愿再来一次,这次考不好,起码意味着上不了想上的平台,或者还要再拼命干一年。

3,高考中遇到的任何一个意外因素都能对考生产生重大影响。

去年理综单选题出现两个可选答案,就让相当一部分成绩挺好的学生产生了动摇,结果在此题上花费时间多不说,更失去了自信,对后面的答题造成了思路堵塞,发挥失常。

今年的全国一卷理科数学也是如此。调整了一下命题思路,出了几道活题,换了一下压轴题,有些考生就极不适应,考得自信全无,该得的分都丢了许多,结果肯定是特别遗憾。

4,一些学生平时学习并不牢靠。

成绩忽高忽低,波动性大,但人们往往更喜欢记住最好的成绩,以为这就是真实水平,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到了高考时,试金石一下子就试出了考生真正的含金量。

当然,还有少数学生平时成绩是通过不光彩手段取得的,到了高考中,一切都靠自己的真本领,于是现出了原形。

5,考试前的状态调节不对。

提前过了兴奋期,而高考期间正赶上低潮期。反应慢、情绪差、思维迟滞,因而以最低水平完成了高考。这与考前复习、休息、心理调适、身体锻炼等,都有关系。

所以说,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小环节考虑不周,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

今年某地一考生英语迟到没考,仍然考到了550分以上,这就是黑天鹅事件了,他想哭也不能扁嘴,只能明年再战了。

你有何补充意见?欢迎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