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体系和证券的关系】

 迪哲abc123 2019-06-29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全市场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政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节市场当中资金的多少和资金的成本,来影响产品价格,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所以,货币政策对于经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政策,他对于所有的经济参与主体都有影响,对股市那就不言而喻了。


货币政策简单的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紧缩性的政策则与之相反,对需求的压制会很明显,市场资金成本也会提升,通常用来对付通货膨胀。


那我们多指导,一般在货币政策当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存贷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存款准备金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总说降准是好事呢?


原来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需将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缴存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商业银行向外投放货币需要根据其存款的量来执行,而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调节商业银行自身的存款量,当降准后银行存款量提升,这时银行就可以对外投放更多的货币。所以,降准就是一个典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利好资产价格,当然也利好股市。


除了货币政策,另外一个最被普通大众熟知的恐怕就是CPI了。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总体价格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通中的货币超过了产品和服务所需货币量。它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购买力的下降。通常,通货膨胀率是用CPI来衡量的。


一般来说,CPI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决策,因为CPI和广大民众的生活关联度太大。国际上通常用3%的警戒线作为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的划分,那么,通货膨胀率究竟会怎么影响到货币政策,从而向股市传导呢?


第一种情况:CPI太低。CPI很低,大家可能认为是好事,但实际上则是反应需求不足,经济衰退的一种征兆。所以,CPI偏低会让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希望通过投放货币来起到拉动需求的作用。那么,这时的货币投放一定会引发股市上涨吗?


未必,因为流动性恢复但社会需求并未显著回升的情况下,市场信心缺乏,股票未必是最受益的方向。


第二种情况:CPI太高。CPI很高,必然不是好事,意味着市场当中的钱太多了,这是央行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政策的前期一般不会影响到市场,但随着不断的收缩货币,股市将面临资金缺乏而逐步进入熊市,所以一般来说,基本上熊市都是由于过紧的货币政策所引发的。


第三种情况:CPI处于中性水平,这时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而选择宽松货币政策,引发CPI的温和上行。这时对于股市最理想的环境,需求复苏叠加流动性宽松,市场的做多热情会被完全激发,股市形成牛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