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善于用人,愚者善于用术

 芳草屋845 2019-06-29

俗话说,一人二钱三事业。一个人要想成一番事业,关键就在于要有人。有人才有钱,有钱才有事业。

我们在和别人在办事情的时候,往往希望别人要听自己的,总是希望事情一定要办好,这是人之常情的。

但我们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如何能保证“言必听,行必成”呢?

1

鬼谷子说:“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科学家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两人或多人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合作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需求。

科学家们通过扬长避短的方法实现跨界协作,进而更容易获得研究成果。

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在与齐威王的比赛中,孙膑用的就是扬长避短的手段帮助田忌赢得了胜利。

鬼谷子定义的智者就是懂得扬长避短的人。那些懂得回避自己缺点,善用他人优点,就是聪明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利用他人,才不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所以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这就是智者。到了现代社会,扬长避短就更重要了。

智者善于用人,愚者善于用术

2

一个人的本事有多大,并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能学会扬长避短的智慧。你想别人“言必听,行必成”,只靠自己的是不行的。所谓智者和愚者根本的分别就在于智者知道长短,而愚者不知道。

武则天不善于断案,但是他知长短,用了断案如神的狄仁杰,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武则天是智者,狄仁杰是愚者。

刘备不善于权谋决断,但是他知长短,用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刘备是智者,诸葛亮是愚者。

曹操不善于带兵打仗,但是他知长短,用了典韦的骁勇善战,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曹操是智者,典韦是愚者。

这些智者用愚者的血汗成就了自己的千古霸业,此为“行必成”。一个智者从来不会自己在前线当炮灰,他懂得隐藏在幕后运筹帷幄。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这句话简直太对了。想出头的,往往容易被算计,而隐藏在背后的人,方可高枕无忧。

所以智者,愚者是从格局高低上分的。

智者善于用人,愚者善于用术

3

那么言“言必听”呢?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生活中遇到一件事,当你提出一套说服方案的时候,别人被说服的几率有多高?

小刘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有一天,他从同事口中得知他的上级郭经理想买房,并且已经挑选出来了户型。

小刘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找到郭经理说:“郭经理,我刚听到您最近要买房,您听我说,根据我的判断房价会下跌.......”

郭经理不耐烦的听完小刘的建议后就离开了,小刘以为郭经理采纳了自己的建议,结果没过一个星期,郭经理就把那套房给全款买了下来。

相信小刘的这种情况在大家的身上都发生过,比如你爱人让孩子去参加学习班,你想说服你妻子给孩子多点时间和空间,根据孩子的天赋去培养兴趣爱好,但是这时候,你得到的却是你妻子的一个白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你或许会说,是他们他自我了,听不进去我的建议。其实,傻的不是他们。

是,你,自,己!

你有没有反问过自己,别人为什么不听我苦口婆心的建议呢?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呢?

答案很简单,买房、教育都不是你的专业,都不是你擅长的领域。请问你的权威性在哪里?

即使你的判断是可能对的,但是,对不起,这只是主观判断,背后并没有严谨的逻辑和证据支撑,你让别人如何信服呢,又怎么会听从你的劝告?

所以,要想自己的说服有效,提升自己的说服率,就一定要谨记,要说那些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去尝试说服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除非你有足够强的权威性。如果明知说服不了,就不要开口。

这还是扬长避短的智慧。

智者善于用人,愚者善于用术

每一个人语言的背后都是带有意图的,带有自己的主观立场的,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利弊、是非、对错。

所以当我们在听话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只听别人表达的利弊,更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别人为什么赞成某事,反对某事,其背后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利益纠葛的。

所谓的真相,也可能是人为包装出来的产物!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扬长避短只是个成语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