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建朋山水画的地域特征和形式语言

 金丰艺术馆 2019-06-30
属于江南才子型的周建朋,是一位睿智的思想者,自从来到新疆工作之后,他就把山水画的表现对象锁定在新疆地貌特征的表现上,义无反顾地走出江南地域的审美文化圈。新疆拥有祖国西北边疆的一座大山脉天山,连绵几千里,一边默默地守卫着中华门户,一边默默在滋养生灵、开化文明;新疆又是通往西方的桥头堡,古代的丝绸之路从天山下经过,把中西经济文化连接起来。遗憾的是,历代的山水画各家各派几乎都是对中国东部自然山水的描绘,而对占64%土地的中国西部却无人问津。也许正是这种“前无古人”的境遇,越发激起了周建朋的创作欲望,或许也受到以“红色天山”驰名于世的当代画家周尊圣作品的感染,使他更加坚定了表现西部山水的决心和志向。在他的眼中,中国西部如新疆包括天山在内的山水有着相当另类的形态:这里很多地方是荒凉原始没有植被没有瀑布流泉的裸露山岩,或者是茫然无际的戈壁大漠,或者是顶着蓝天的皑皑雪峰,给人以苍莽、雄浑、悲壮、阳刚、圣洁、壮阔、崇高的感觉,是与传统山水主流中的阴柔、韶秀、古雅、淡逸、清旷、明净、优美全然不同的境象。以苍凉悲壮的西部山水取代传统中以江、浙、皖地域审美客体为主的东部山水,尚无前车之鉴,其难点在于怎样从传统笔墨中分解、整合、创造出符合这一地貌特征的笔墨语言,并将这种笔墨语言升华为个性才情和精神境界的载体,创立以地区性文化结构和审美心理为表征的自己的语言体系。面对这一艺术难题,周建朋的解题方案具体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这种尝试,被他粗略地划分为《红山篇》《水墨篇》《青绿篇》三类。周建朋告诉我,这三类作品他都画了一批,并且还在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