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石窟——与中原风格迥异的中国古代艺术

 嘟嘟7284 2019-06-30

新疆石窟从古印度方向自西向东传来,分布在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集中的地点有三个区域:

一是古龟兹国就是现在的库车、拜城一带,共计9处石窟,均属“龟兹研究院”管辖。主要石窟有分布在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石窟(国一II-8)

克孜尔石窟现在划分为四个区域,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残存壁画。其中谷西区开放,非特窟可以使用手机拍照(禁止闪光灯和相机),而谷东区需要提前预约可以开放。其他两个区域不对外开放。


以及温巴什石窟(第六批增补进国一克孜尔石窟)

编号洞窟26个,可申请参观

还有台台尔石窟(第六批增补进国一克孜尔石窟)

编号洞窟22个,不开放

然后是分布在库车县境内的库木吐喇石窟(国一II-9)

编号洞窟112个。开放

新一窟穹顶,此窟不对外开放

以及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国五IV-30)

这是去年去的时候拍的合影,站在中间拿旗子的是当时工作在龟兹研究院的讲解员——朱重阳老师。现在他已经考上研究生,深造去了。

编号洞窟65个,可申请参观

还有库车森木塞姆石窟(国四IV-1)

编号洞窟57个,可申请参观

        以上石窟中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大约开凿于3世纪,4~5世纪是其盛期,最晚的洞窟大约属于8世纪。其他三处,开凿的时间都比克孜尔晚,衰落的时间可能迟到11世纪。

       以上石窟参观需要提前到位于拜城的龟兹研究院(克孜尔石窟所在地)进行申请缴费,由研究院工作人员带领前往。

第二块是古焉耆国,也就是现在焉耆回族自治县七格星一带。开凿时间约在5世纪以后的七个星佛寺遗址(国五-I-139)开放

被德国人盗走的泥塑部件

被德国人盗走的壁画

最后的第三部分是古高昌国在现在的吐鲁番附近。主要石窟有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早期石窟约开凿在5世纪。柏孜克里克主要石窟是9世纪以后回鹘高昌时期的遗迹,最晚的洞窟有可能迟到13世纪。

其中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国二-II-4)开放

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上世纪初还遗存大量精品,被外国人盗走。一部分在二战中损毁,一部分被俄国抢到圣彼得堡。

吐峪沟石窟(国六-IV-63)不开放

(吐鲁番博物馆中的吐峪沟石窟壁画复制图)

朱重阳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在龟兹研究院工作数年,先后翻译石窟学术论文若干。参与编写了《中国石窟艺术》克孜尔卷,在上海佛国山水展上讲解龟兹石窟广受欢迎。今年考入青岛科技大学攻读美术史论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