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豆人快四十岁了!​五个角色一个迷宫,如何成为街机游戏的象征?

 真友书屋 2019-06-30

1980年,南梦宫(现为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万代南梦宫娱乐)推出了一款名为《吃豆人》的街机游戏。它是无数人的童年记忆,是电子游戏历史上最经典的街机游戏之一。

《吃豆人》游戏制作人岩谷彻

即便到现在,人们依旧可以在世界上各种动画大片、家用电视游戏机以及手机游戏软件里看到《吃豆人》的身影。它于1980年5月22日经岩谷彻在涩谷进行了第一轮测试,并于同年7月在日本全国进行公开贩卖。就在发表的前一天,位于新宿Alta大楼外面的液晶屏幕上突然播放了《吃豆人》的游戏画面,当时游戏的宣传是何等稀少,就这样没有预告和解释的一段视频反而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在新颖的营销方式和进军国际的战略蓝图下,《吃豆人》在第一年便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吃豆人》游戏进化史

五个角色一个迷宫,成就几十年经典

《吃豆人》这款游戏的玩法十分简单,游戏机上只需要移动一个操作杆即可完成上下左右的移动并进行游戏。在游戏界面的荧光蓝迷宫中,有四种颜色不同的鬼魂和一个张开嘴的豆形小人,迷宫的所有路线上都铺满了一排一排的小黄豆。玩家的目的就是操纵吃豆人在不被鬼魂抓到的情况下吃光所有的小黄豆。设计者对于鬼魂的追击路线也做了精巧的布置。叫作Blinky的红色鬼魂会一直向着吃豆人前进,当豆子的数量减少时,Blinky会加快追击的速度,叫作Pinky的粉红色鬼魂会根据吃豆人所在的位置每次向前推动四格,并做好伏击的准备。浅蓝色的Inky是最奸诈的鬼魂,它会计算Blinky和吃豆人之间的向量,根据得出的数值设计陷阱来攻陷吃豆人。而橘黄色的Clyde则喜欢玩虚幻的障眼法,它的行动轨迹也是完全随机的。吃豆人也可以选择反击,前提是它需要吃到迷宫角落里的「大力丸」,「大力丸」比一般的豆子都大一些,并且会不停闪烁,吃到「大力丸」之后玩家会有一段时间掌握主动攻击权——吃掉鬼魂。鬼魂在这段时间内会变成深蓝色并且朝吃豆人的反方向逃窜,此刻的鬼魂速度会变慢。如果被吃豆人吃掉,鬼魂便会只剩下眼球并飘回他们在迷宫内的初始巢穴,但之后会复活重新开始活动。当深蓝色的鬼魂开始不停闪动时,表示「大力丸」的效果即将消失,随着游戏难度的增加,「大力丸」不仅持续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且不会使鬼魂的颜色发生改变。如果玩家进入游戏屏幕两侧的蓝色隧道之中,将会延缓鬼魂的移动速度,并逃离到画面的另一边。

当每个游戏关卡吃到一定数额的豆子时,将会出现bonus target(增加额外分数的目标),这些目标从一般的樱桃、草莓等水果到galaxian中出现的敌人的旗舰,都是玩家可以获得高分的机会。如果吃豆人被鬼魂抓到就会失去一条命,三条命都失去之后游戏结束,但如果分数高于一万分则可以获得一条额外命。

游戏最有趣的是,当玩家清空一定数量的关卡之后,游戏会播放一段吃豆人和鬼魂互相追逐的小动画,这个动画让整个游戏从单一的操作体验变成了有故事性的互动体验,这个策略后来也被很多其他的游戏所运用。除了动画的设置,《吃豆人》的效果音也是它能够延续至今的法宝之一,吃豆人吃掉豆子的咔咔声,将水果吞进肚子里的声音,获得能力(power up)时候的声音,都成为象征性的效果音,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是这么简单的游戏设置和角色设计,却因为开发者对关卡的用心和细节的刻画瞬间变得魅力四射,游戏不再只是男孩子的专属,《吃豆人》也让很多女性喜欢上了游戏。

电影《像素大战》(2015)

飞出游戏机,奔向全世界

1979年,在当时的南梦宫工作的岩谷彻发现市面上的街机游戏都充满着格斗、打架的男性元素,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他从披萨的形状中得到灵感,设计出了吃豆人这一经典游戏形象。在日语中,人们对于口子张开闭合的动作有一个特定的表示词语pakupaku(パクパク),因此《吃豆人》的日语「パックマン」(Pac-Man)便是来源于此。

《吃豆人》以「吃」为主题,凭借着明白简单的规则、让人回味无穷的游玩性、色彩鲜艳而可爱的角色、轻快的背景音乐和关卡间设置的趣味动画等要素, 不仅迅速抓住了游戏爱好者的心,还让那些不喜欢玩游戏的人也抛弃了对游戏的成见。特别是在北美地区,作为当时的人气王,《吃豆人》被美国人民亲切地称为「20世纪80年代的米老鼠」。

《吃豆人》的角色周边也相继在全球发售,其数量竟超过了400种。鼎盛之时,《吃豆人》的流行被誉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吃豆人》也终于不仅仅只是发挥在游戏机中的作用,它跳出了游戏机,被制作成了电视动画,其音效还被收录进了音乐唱片(Buckner & Garcia 演奏的《吃豆人狂热》)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外, 基于《吃豆人》所持有的「一步便可逆转局势」的独特游戏性, 更出现了「帕克曼防御术」(在反收购中,目标公司以收购袭击者的方式来回应其对自己的收购企图) 的经济领域术语等, 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电影《像素大战》(2015)

2015年9月12日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电影《像素大战》便巧妙运用了《吃豆人》的元素,电影讲述了化身为外星人的经典游戏角色企图入侵地球的故事。30多年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梦想与外星人交流并向宇宙发送了介绍人类和地球的影像,其中包括当时流行的游戏影像。但是,收到影像的外星人来者不善,他们装扮成影像中的游戏人物来侵略地球。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电影海报上的吃豆人,被外星人操控的它在电影里横行霸道,吞没了马路上的车辆和建筑物,仿佛人类的城市就是游戏机中的小黄豆一般。吃豆人早已从单一的游戏角色发展成为街机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不是唯一的经典,却是永恒不灭的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