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后,民国政府为保存实力故,施行空间换时间,也就把大徐州拱手让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民国政府各机关,文教政治军事各单位陆续南撤西走。徐州人民百姓走不了呀,家国,家国,家在徐州,哪里走呢?离不开徐州这个空间呀! 于是,没有了民国政府的徐州抗日战斗还在继续。艰难的很,毕竟武器代差在哪里,并没有物质力量可以明刀明枪的打击日军。 徐州牵南引北,铁路枢纽,东也近海,物资转运重点之地,铁路通畅对于日军很是重要。日本国兵力从来不敷使用,尤其1940年后,日本国内开始了东南亚攻略。 然而,日军在徐州为了保障战略物资的运输安全,虽然兵力不敷使用,也不得不分兵四处,以保卫铁路畅通。 利国驿,位于徐州北津浦线上,日军占徐州后,在此设下据点,掠夺铁矿石,运往东北,制造枪炮,支持他的东南亚攻略以及他的征服世界梦想。 中共徐州铜山县抗日支队运河支队领导人胡大勋命令运河支队一大队拔除利国驿日军据点,打击日军气焰,提高民众抗日信心。 徐州铜山县抗日运河支队一大队长邵子真和手下二中队队长丁广英,五中队队长陈荣坡,经过侦查研究,计划利用“内线”关系,突袭利国驿。 又安排“内线”发了小财一笔,以备“内线”请客喝酒吃饭。 于是等待。 一九四O年五月,一个晚上,大雨,一大队冒雨前进,夜半到达利国驿。陈荣坡率五中队担任警戒,以阻止可能的日军增援,丁广英率二中队主攻。 雨还在下,刚埋伏好,“内线”报告:“日,伪军正在喝酒,打麻将,等行动信号。” 天近拂晓,突然,据点门前人影一晃,日军哨兵倒下,与此同时,碉堡内外漆黑一团——停电了,这亦是行动的暗号。 一大队一班班长王华堂带领突击组首先冲进碉堡,一个战士在收枪的时候,一个日军被惊醒爬起来就去摸刺刀,没等刺刀到手,王华堂一个手起刀落,挥手之间,说时迟那时快,日军已经身首分离。 一阵砍杀,十几个日军无一活口。实在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不愿意听他们说什么了,反正,多少次的战斗,战士们已经明白,日军俘虏并不容易对付,杀了最划算! 这是,丁广英已经围住了伪军,读者君子们,你们要相信,很多的文艺作品里描述的伪军,伪军真是的最爱投降的,啥都不要,只要命。 一枪末发,不到二十分钟,砍死日军一十五名,俘虏伪军二十九得机枪一挺,步枪四十一支,二十响驳壳枪两支,信号枪一支,子弹近两千发。 利国驿据点付之一炬。为“内线”继续“内线”计,所有伪军被集合在一起受抗日教育一次,每人发大洋壹元,驱逐了事! 是夜,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机器被敲掉了一块漆,中国方毫发无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