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儿 推 拿 “特效穴”合集 小儿推拿是一种治病的按摩手法,根据儿童的年龄,身体情况,病情配合针灸治疗,通过按摩儿童的手,腹部,背部和四肢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别适合不方便吃药,患有慢性疾病或身体虚弱的幼儿。 小儿推拿的特定穴有很多,根据病情的不同和医生临证思路的不同,使得穴位搭配千变万化,发挥出来的效果也各有千秋。 大家都希望在给孩子做推拿保健的时候可以简单直接,可以不辨证同时又没有副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特效穴”。 具体详情如下 感冒必备——四大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统称为四大手法,也有称为头面四法。 它具有疏风解表、镇惊安神的作用。 无论是风寒、风热还是暑湿导致的外感,不管流的是黄鼻涕还是清鼻涕,只要是感冒,用上四大手法是妥妥的。 口腔溃疡必备——四小横纹 定位: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所处中间位置。 操作:家长用中指指腹在孩子劳宫穴上旋转揉动100-300次。 推四小横纹是治疗口疮的要穴,无论是实热证的口腔溃疡,还是虚热证导致的口腔溃疡,都可以应用。 呕吐必备——推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沿天柱骨从上向下推动,100~200次;可拍,拍10余下;可取痧,用刮法。(拍法时,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它有降逆止呕、祛风散寒的作用,是止呕的要穴。 腹痛必备——揉外劳宫 位置: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方法:揉外劳宫,左手握宝宝的左手,使其手心向下,将无名指、小指屈曲与掌面呈90度,使穴位显出,以拇指螺纹面左右揉10-15分钟。 作用:对一切腹痛,腹胀都有很好的效果。 化痰止咳必备——掌小横纹 掌小横纹在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一般揉3-5分钟。 脾虚生湿,湿聚成痰。这个手法特别适合用于痰多壅盛的这种咳嗽,对付那种痰很多的情况,那种呼噜呼噜的痰。它一次揉10分钟以上。 退热必备——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线,腕横纹重点(总筋)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推天河水能退热,普通感冒发热症状用推天河水的方式就能够解决了。 能退热的穴位还有退六腑、推脊等,如果大家不太具备辨证能力,或是临急临忙想不起来该如何辨证,那做清天河水来退热,是比较不容易出错的。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