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文化人,余荫泽后/中国文化报

 棋中王 2019-06-30

    以文化人,余荫泽后

6月25日,文学界泰斗、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逝世。关于徐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但是提到《大学语文》《大学写作》等教材,不少大学生却是耳熟能详,深受其益。

    而这,或许正是徐先生与其他学人的不同之处。徐先生并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固然成就斐然,但是在语文教育的普及方面,却也同样重视。他曾痛心疾首地发问:“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

    为此,徐先生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联合发起倡议,在大学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主编了第一套《大学语文》教材。现在,《大学语文》教材已经出到了第11版,累计发行3000多万册。在很多人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大学语文》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作出了难以替代的贡献。

    此外,徐先生不仅自身热爱学术,更重视奖掖后进。他宣布学生的毕业论文可用文学作品代替,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异类”。他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创作成绩,看到学生发表了作品,就主动找学生来交流、鼓励,因此培养出了文坛瞩目的“华东师大作家群”。

    “以文化人,发古启今”,这可以说是徐中玉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怀念徐先生的原因。(土土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