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籽料假毛孔图解,这可能是最清晰的微距教程了!

 和玉大叔 2019-06-30

有一经典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和田玉籽料鉴定:从入门到放弃》,当然是开个玩笑,并没有这本书。其实,这则小幽默说明玉友们的籽料鉴定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和玉大叔在自媒体后台接收过不少朋友发来的照片,都希望大叔判定一下是不是真籽料,可大叔最终都谢绝不少玉友,原因是大部分照片都没有条件去拍摄微距的毛孔细节,仅凭一些不是很清晰的照片,来判定籽料的真伪是不科学的。那么籽料毛孔判断难点究竟是什么?今天和玉大叔就来专门讲一讲毛孔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

首先要说籽料的“毛孔”是怎么来的,作为一种冲击痕迹,无非也就是玉石在河道中成千上万次的碰撞形成的,这个碰撞是自然决定,随机翻滚的并没有定数,所以每块籽料都会在表面形成密布的痕迹,也就是我们说的毛孔。

网络上为什么会把籽料的表皮痕迹形容成人的“汗毛孔”呢?就是因为人的皮肤毛孔有大有小,有些朋友小时候挤痘痘重复感染可能造成脸上会出现一些痘坑,这种类似的坑在每块籽料上基本都有。我们将它称之为“盆地坑”,如果把籽料表面理解为皮肤比较粗糙的人,皮肤粗糙的人他的毛孔大小是不均匀的。坑分布并不像蜂窝一样整齐排列。

籽料表面的裂与毛孔都是曾经在河道中万年翻滚碰撞留下的痕迹,只不过裂不是每块籽料都有(虽然有十籽九裂的说法,但也有那个唯一嘛),毛孔就成为了籽料独特的身份特征,我们把籽料放在手心,对着合适的光源45度观察会发现,和田玉的籽料在温润的同时,毛孔的存在让光线变得柔和,视觉上并不刺眼,这种雾状的“磨砂质感”让光线打在料子更加柔美。

一般用山料滚磨的毛孔造假,都要用到滚磨机,在滚筒机里面装入卵石和一些硬度比较高的石英砂,滚筒飞速旋转,模拟和田玉被碰撞出毛孔的效果,再通过些人工的手段,在上面凿几个小坑;或者使用喷砂机在磨圆的料子上直接做出效果。有些朋友会说:“这种毛孔不是很容易鉴定吗?”原籽还比较容易鉴定,看到料子又白又光滑,上面的毛孔又均匀还便宜,显然是不对的,但如果制作成品只留下很少的一块皮呢,还否能鉴定出来就是整个行业的难点。

通过多年的经验,我们业内还是有一点小技巧的,比如说前文提到的“盆地坑”,只要是真籽他一定存在光滑的一面,在这个光滑的表面上会天然形成一些宛若梯形,小盆一样的坑洞,这是籽料在滚动的过程中,被较为坚硬的卵石大力碰撞导致的撞击坑,有点类似于月球表面的成因,这种坑因为边坡倾斜,底部却是平的,所以非常难以模仿。

反观无论是使用喷砂还是滚筒技术所做出来的毛孔,都脱离不了“均匀”俩字。缺乏了大自然的味道,就像玉石被细密的针扎过,简单来说就是太过完美不像是自然留下的痕迹。加上盆底坑是一种特殊的效果,如果是人工做上去的,一定会在底部形成三角形的尖角,不会出现平整的效果,这就是人工所不能模仿的工艺。

总体而言,判断籽料毛孔必须要多看多摸才能准确,我们在业内,有些假的籽料用手搓一下就能感觉出来东西不对,这些直觉都是一些经年累月的经验。想通过几张图,看看视频就学会毛孔的鉴定是绝对不现实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籽料高价值的特点,和田玉行业不但是千年文化,也是知识复合型的行业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