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江口•大端午

 资源分享大叔 2019-06-30

来源于溆浦经典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溆浦是屈原文化城。

近年来,溆浦县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大江口·大端午”龙舟文化节,打造了“水边听故事,屈原唱离骚”文化旅游品牌。

现在,溆浦大江口已成为“龙舟精神的发祥地;龙舟文化的博物馆;龙舟竞技的体验区;龙舟产品的商贸镇;龙舟影视的摄制点。

大江口·大端午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然而在溆浦却只能称作“小端午”。因为溆浦人民的端午狂欢,这一天仅仅是个开端。这里有一个特别的节日叫“双端午”!

按照传统,溆浦人过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五的“小端午”一直过到五月十五的“大端午”,历时10天。其中,尤以“大端午”最为隆重,好比过年。

2019年6月16日至17日,“龙腾潇湘·2019湖南省传统龙船赛”闭幕式暨“大江口·大端午”龙舟文化节将在溆浦县大江口镇举行,更是让人期待!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屈子求索“大江口”

大江口·大端午

每年端午,大河龙舟集结大江口,龙舟活动期间,溆浦万人空巷直奔龙舟而去……

大江口镇地处沅水与溆水的交汇处,故称“大江口”,该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溆浦的西部门户和经济重镇。

大江口镇犁头嘴驿站三面环水,地形险峻,如遇暴雨天气,便会看到沅水浑浊,溆水澄清的“鸳鸯河”奇景。驿站后绵延数里古镇,青瓦相连,上百幢古老的吊脚楼古韵犹存。屈原求索溆浦,就是从这里入溆的。不知从何年起,这里专门修有一座屈原庙。

大江口镇的老百姓十分尊重屈原,称屈原为大士。湘西人只把神仙称为大士,可见屈原在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

大江口·大端午

古老神秘“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部分人只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可是到了溆浦,人们却遇到了“双端午”,而且“大端午”更是热闹和隆重。

大江口·大端午

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求索于溆浦并生活9年之久,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楚辞名篇,尤以“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闻名遐迩,溆浦乃屈原文化发祥地。受屈原文化影响,溆浦人才辈出。这里走出了抗英名将郑国鸿、《辞海》第一任主编舒新城、历史学家向达等名人。为传承屈原文化,溆浦境内修建有屈原庙、涉江楼、橘颂阁、怀屈楼、屈原文化广场、屈原学校、屈原大道、屈原大桥,正在逐步打造屈原文化城。

据传,屈原离开溆浦去汨罗时,溆浦人民含着热泪送他上船。 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江,其噩耗是五月十五传到溆浦的,因此溆浦人将每年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十五作为“大端午节”来纪念屈原,他们在溆水岸边建起了“招屈亭”,并举行龙舟祭祀。

《溆浦县志》记载:“马伏波(马援)征五溪蛮,令五日进兵,士卒有难色。伏波曰: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即进兵,诸蛮果醉,巢平之,乃于十五大饷士卒,遂名曰大端午,至今仍之。”

大江口·大端午

气势磅礴“大龙舟”

大江口·大端午

溆浦“双端午节”源于远古时代祭龙仪式,主要表现形式为龙舟竞渡。清乾隆《湖南通志》认为:“龙舟竞渡最早始于武陵”,溆浦古为武陵郡治所。远古溆浦的赛龙舟,是为了祭祀龙神,这与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与生活习俗相关。

大江口·大端午

溆浦人爱龙舟,俗话说,扒完龙船再认亲!“宁荒一垅田,不输扒龙船!”这种爱,生在骨子里,一辈子不改变,哪怕流汗流血晒脱皮!

溆浦龙舟竞渡分为大河(沅水)和小河(溆水)。大河龙舟结集点在江口镇,小河在溆浦县城。大河龙舟是专供龙舟竞渡的船,船可载六十余人,竞渡时,原始粗犷,具有很强的争斗性,更能吸引大家,一到大端午,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了。

大江口·大端午

溆浦龙舟坐前头的桡子手,分头引、二引和三引,这三对桡要有丰富的划船经验和强壮的身体。他们是全船的引导和楷模。打锣敲鼓,吹唢呐的大多在这间仓的左右;舞腰旗的腰旗手,一般都是男扮女装,拿着破蒲扇,穿着女人的红花上衣,扎条长长的假辫子,做出各种灰谐可笑的动作,逗引大家哈哈大笑。大河龙舟一般是2-3个舵手,溆浦人称他为“艄公”,各人拿了一把长艄,比赛开始,艄公把艄掌好,龙舟就如一条直线,溆浦人称这叫“夹艄”;当比赛进入关键时刻,艄公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为龙舟加油助威,溆浦人称这一举动叫“跳艄”;锣鼓手也是全船的指挥者,全船桡子手,只听锣鼓点子声的急或慢来掌握划船的节奏,吹唢呐的大多是站在船的中间,溆浦大河小河的龙舟都配有唢呐,而且多是吹双唢呐。悠扬的唢呐声,往往会穿透两岸的吼鸣声,漂扬在河中,给人们一种调剂气氛的感觉。

赛前的“祭龙”,造船前的“偷料”,比赛时的“抢水”、“抢鸭”等都是源于古时“双端午节”的旧俗。至今,如扒龙舟、看戏、食粽子、悬艾叶、挂菖蒲、饮雄黄酒、吃绿壳鸭蛋、系花花绳、系香袋、挂天师像等风俗在溆浦犹存。

大江口·大端午

又香又美“大粽子”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溆浦端午节民间有很多习俗,美味也是不少。然而“大粽子”——枕头粽在溆浦人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溆浦人讲,端午节不吃枕头粽,就不算过节,要吃了枕头枕才算真正的过了节。枕头粽,顾名思义,就像溆浦古时人们睡觉的一种长条正方形枕头。这种形状的枕头,与唐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瓷枕非常相似。因此叫它“枕头粽”。这种粽子,它如茶杯大小,短的约一市尺,长的有一尺三、四寸。大约需要一升糯米才能包成。溆浦人又称它为“肉粽子”、“肉糍粑”。

想吃正宗的枕头粽,要到农户家里去。优质的糯米,上等的五花腊肉,新鲜的箬叶,特制的五香料,再和上碱水,放到炉子上蒸上几个小时,粽子就可以开吃了。一片片、一层层地打开箬叶,红褐的粽子透着几分晶莹,吃进嘴里又香又软。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大江口·大端午

来源于溆浦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