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正是江苏省北部铁路建设的大年: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属于省内的城际客运铁路快线,青盐铁路则属于中国通路的沿海大通道。 随着铁路网络的形成,江苏省北部五市的发展很有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化,也就是此消彼长。在地缘人文上属于南方的盐城市、淮安市继续通过向南连通来发展,而下一个可能就是连云港。苏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对于大部分地区都是重大的拉动作用,但是对一个地区可能反而是不利的影响。 下面就是长三角地区地图。 对于苏北地区来说,其交通的方向主要是东西两条线: 淮安的连通方向是西线,也就是南京方向,广义上也包括扬州、镇江方向;盐城的连通方向是东线,向南是南通、上海,连云港也在这一条线上面; 苏北地区的铁路建设苏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的阶段。这种建设的成果,也是弥补了几十年来该地区缺乏铁路的短板。 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本身以淮安为中心形成了十字交叉的铁路体系,位于江苏省腹地的淮安地区,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 苏北地区另外一条重要的铁路,就是青盐铁路,这也是中国沿海大通道的一部分,从青岛到盐城,从盐城到南通,从南通到上海,中国沿海的地区连成一线。 中国沿海的地区的一线,也是国家层面的铁路建设,这个方向里面,对于江苏省最东北侧的地级市连云港非常重要。 下面是中国沿海铁路的一部分青盐铁路。 淮安和盐城的变化对于江苏省北部的五个地级市(苏北五市)来说,其实本身也分成了南北两部分,淮安市与盐城市本质是位于淮河以南的,它们无论在地缘上面、人文上面都属于中国南方地区。 盐城市已经是长三角地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方向显然是东线,也就是通过南通方向连通上海。虽然盐城市和徐州市名义上都叫苏北,但它们二者相去甚远,事实上没有任何的联系。 淮安市的情况则更加特殊,也更加激烈。一方面来说淮安市是一个文化重地,自古以来”淮扬镇“就是一个大运河沿岸一体的文化体系,淮安市与实力强大南京市也是关系密切。 从淮安市、盐城市二者的发展来看,肯定都是向南部发展,但是二者的方向不同:淮安市是向着南京都市圈、盐城市是向着上海都市圈。 徐州、连云港和宿迁的变化从地理意义上来说,江苏省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已经属于”北方地区“,它们整体是位于淮河北岸的,但这些地区其实也并非”铁板一块“。 徐州市显然是一个北方城市,无论地缘还是交通,徐州市都是接近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东部。 徐州市由于得益于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条大动脉的交汇处,因此独具地区的优势,也是江苏省北部的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 然而随着徐宿淮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的建设,原本没有一寸铁路淮安市,反而成为了江苏省腹地最大的交通枢纽地,这对于徐州市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从实际的结果来看,苏北地区的铁路建设得越发达,徐州市的比较优势就越小。 与徐州市相比,连云港市与宿迁市向南向北的发展趋势是”浮动的“: 徐州市本身的位置决定了,它只能依托陇海、京沪这条交通线;连云港市与宿迁市却是向南向北发展均可;从地缘文化上来说,连云港市与宿迁市很大地区属于”海泗地区“,这个地区虽然位于淮河以北,但是与南方的人文形式类似,与徐州差异很大。 随着青盐铁路的建设,连云港市本身也恢复了”沿海开放城市“的感觉,这条通道既然可以直连上海,那么连云港也就成了两条主要铁路交汇处——与徐州相同。 宿迁市的发展则比较平缓,虽然是江苏省经济最低的一个市,但在全国范围内,宿迁市也并不弱,宿迁市与徐州市的关系,比连云港市更近,但即便如此,二者也并不在一个发展体系上面。 综上所述,苏北地区的铁路网络的形成,可能也影响当了五个地级市的发展,其中有弊有利,基本上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作为两个南方城市,盐城淮安发展趋势明显:盐城市已经融入了长三角,其向南连通是南通、上海一线。淮安市也将成为徐宿淮盐、连淮扬镇的交点,向南连通方向是南京一带。 随着青盐铁路建成,连云港市通过沿海大通道,也将有向南连通的趋势,并且也是直连上海的快速通道。 徐州市原本是苏北地区的铁路网络最发达的地区,随着其他地区的铁路建成,徐州市的优势可能不再,这对于徐州市的发展其实并非有利。 |
|
来自: kenu > 《基本建设高铁航空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