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宿迁市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与思考

 史事笑评 2011-04-05
对宿迁市城市化进程的研究与思考
 
陈久春
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有效积累和财富的配置增值。城市化是有效积累财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翔实的统计数据,全面分析建市以来我市城市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就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以供领导参考。

一、城市化的含义及相关标准

现代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聚集效益、规模效益以及较多机会、较多收入等因素的引导下,大量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逐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众多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聚集,使城市规模扩张,空间结构呈多样化;社会经济关系发生重构,并进一步趋于多元和复杂;生产和生活方式更为现代化,并能主导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

目前,理论界判断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四类:一是城市人口比重指标。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二是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计算公式为:非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三是城市用地面积指标。计算公式为:城市建成区面积/区域总面积;四是综合指标法。为避免单项指标的偏差,一些学者提出以多项指标综合衡量城市化,这些指标包括城市财政支出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商业零售总额、居住住宅面积、储蓄额和电话普及率等。目前最常用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是城市人口比重指标。

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等指标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如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城市化发展结构表,当人均GDP小于100美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2.5%,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7.8%,城市化水平为12.8%;当人均GDP增加到300美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5.1%,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20.6%,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到43.9%;当人均GDP增加到800美元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1%,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30.3%,城市化水平相应提高到60.1%。具体结构如下:

人均GDP

(美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第二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
城市化水平/二产劳动力比重

<100
12.5
7.8
12.8
1.64

100
14.9
9.1
22.0
2.24

200
21.5
16.4
36.2
2.21

300
25.1
20.6
43.9
2.13

400
27.6
23.5
49.0
2.09

500
29.8
25.8
52.7
2.04

800
33.1
30.3
60.1
1.98

1000
34.7
32.5
63.4
1.95

>1000
37.8
36.8
65.8
1.79


  资料来源:钱纳里,发展模型1950-1970。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及不同国家的特点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根据其发展的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城市起源至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发展十分缓慢,城市规模较小,城市水平很低。

2、工业革命以后至19世纪末,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加强了地域分工,促使了工业和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同时,城市化也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城市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程度。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1900年达到13.6%,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3、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1952年世界城市人口7.34亿人,城市化水平29.2%;1960年世界城市人口10.32亿人,城市化水平34.2%;1970年世界城市人口13.71亿人,城市化水平37.1%;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17.64亿人,城市化水平39.6%;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22.34亿人,城市化水平42.6%;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28.54亿人,城市化水平46.6%。专家预测,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可达36.23亿人,城市化水平可达51.8%;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上升到44.88亿人,城市化水平上升到57.4%。

该时期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以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1920年,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仅为5%,1960年就上升为12%,1980年达17%。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1960年为30%左右,1980年上升为40%-50%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重要特征的显现更加突出。

(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有:

1、起步早。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年到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英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增至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19世纪开始,法、德、美、荷兰、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在西方国家迅速推进。例如,美国1800年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1%,到1880年就上升到35.1%,城镇由33个激增到1384个。<>< p="">
 
2、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以来,尤其是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到了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达到了70%左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被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已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到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占世界城市人口的60%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有:

1、起步晚,发展快。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于18世纪中叶起步,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起步,两者相差约两个世纪,但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却超过了发达国家。预计到2020年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与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约为3.5:1,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人口多、增长快,城市化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9.3%。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6.09%,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3、城市发展不合理。一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结果是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二是少数大城市畸形发展,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却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由于这种城市人口的增长是一种畸形发展,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必然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发展阶段分析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大体呈“S”型,即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瑟姆观点,城市化发展进程“S”曲线的形成,与各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当一国经济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农业生产率低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耕作;另一方面,工业发展缓慢,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这使该国的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城市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10%左右,这时的城市化进程是相当缓慢的。而当一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涌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推动效应”。与此同时,工业突飞猛进,从而形成城市化的“拉动效应”,正是由于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将使城市化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时期。到第三个阶段,即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日趋缩小,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停滞甚至是下降的趋势。

从下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市化进程也大致呈“S”型。即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至建市之初1996年,城市化进程相对十分缓慢,1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5.7个百分点。建市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市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期,至2004年,城市化水平达30.1%,8年间提高20.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5个百分点,标志了我市城市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人口比重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四、我市城市化现状

(一)建市以来取得的成绩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按照“收扰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市区,扩大载体,打开通道,富集要素,提升人气,众星拱月,形成体系,城乡一体,促进发展”的方针,举全市之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建市之初的10.1%提高到2004年的30.1%,8年间平均每年上升2.5个百分点。<>< p="">
 
 
1、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城市体系日渐合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灵魂、纲领、基础和前提。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不断加大规划管理工作力度,城市规划体系日趋完善。至2004年末,市区完成了市经济开发区大环境规划、市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产业带规划、11平方公里高教园区控制性详规等规划编制和“两河四岸一环一湖”等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城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通过了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审核。目前,市区和各县区控详规覆盖率均在95%以上。全市上下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出台了《宿迁市中心城市规划八大刚性管理规定》,确保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城市建设强力推进,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围绕“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2.03平方公里,是建市之初的2.46倍。建市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近130亿元,初步构建了以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公路主骨架和环城60平方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圈,市区道路面积达851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457公里,改变了建市之初道路狭窄、排水不畅的状况。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5万亩,绿化覆盖率38.5%。园林绿地面积1.64万亩,公共绿地面积0.44万亩,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8.59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已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40.7万门,是1996年的10.4倍;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6万门,国际互联网用户6.25万户,网通、铁通等通信企业进驻我市,一个覆盖全市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

3、全面推进产业发展,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心城市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市经济开发区、骆马湖生态示范区和化工园区等产业发展的载体,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适时进行了区划调整,撤消宿豫县设立宿豫区,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市府东路、楚街和霸王举鼎商业圈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义乌(宿迁)国际商贸城的开工建设,更为宿迁中心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创业、就业岗位,而且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6亿元,是1996年的2.7倍,按可比价计算,年递增12.1%;实现财政总收入19.74亿元,是1996年2.6倍,年递增12.5%。其中,中心城市(市直)地区生产总值由1996年的2.7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3.40亿元,年递增36.9%。财政收入从无到有,2004年实现2.76亿元,并且每年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长。2004年末中心城市从业人员增加到9.92万人,其中第二产业6.49万人,第三产业3.42万人,均比建市之初翻了几番。星级饭店由建市之初的4个发展到14个。

4、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建市以来,我市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2004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8.65:42.24:29.11,第一产业比重比建市之初的1996年下降19.1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1.4个和7.7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转变为34.43:37.30:28.27,实现了“一、二、三”向“二、一、三”产业顺序的转变,2004年实现了“二、一、三”向“二、三、一”产业顺序转变。从业人员结构也呈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大幅增加趋势。2004年,全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44.38:22.33:33.29,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1996年下降23.5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比1996年提高5.87个和17.71个百分点。具体见下表:

建市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表


  
  
  
  
  
  
  
单位:%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地区生产总值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第一产业
47.75
45.86
43.48
40.75
37.92
36.07
34.43
30.22
28.65

    第二产业
30.84
29.86
32.01
33.58
35.31
35.99
37.30
40.09
42.24

       工业
28.89
27.33
26.22
26.32
26.89
27.41
27.77
29.10 <>< p="">
 
 
 
 
30.52

    第三产业
21.41
24.36
24.51
25.66
26.77
27.94
28.27
29.69
29.11




建市以来我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发展变化表


  
  
  
  
  
  
  
单位:%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年末全部从业人数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第一产业
67.96
69.43
63.04
57.70
56.54
55.48
51.28
48.38
44.38

    第二产业
16.46
16.60
14.06
16.55
16.22
17.07
18.24
20.14
22.33

       工业
10.88
10.64
8.29
10.68
10.30
10.88
11.68
13.07
15.78

    第三产业
15.58
13.97
22.90
25.75
27.24
27.45
30.48
31.48
33.29


5、大力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城市化战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实施城市化步伐,大力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2004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2元,是1996年的2.16倍,年递增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476元,是1996年的1.74倍,年递增7.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比1996年下降14.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市之初的18.3平方米提高到26平方米,住房配套率达46.5%,消费模式也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6、各种配套改革同步跟进,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事业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中心城市建设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事业改革,新建了市疾病控制中心等机构,提高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映能力;成功实现了宿迁市人民医院改制,新建了宿迁市第二医院等多家规模较大的民营医疗机构,极大地改善了中心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采用“八校联建”的方式,创办了宿迁学院,结束了宿迁没有普通高校的历史。青华中学、广青外国语学校等一批民办学校落户宿迁,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明显地缓解了中心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新建了市文体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场馆,为城乡居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高规格的场所。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主要差距

纵向比,我市城市化建设成绩突出。但横向比,我市城市化建设的差距仍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2004年,我市城市化率为30.1%,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10.4个和18.1个百分点,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分别低11.9个、6.2个、6.2个和9.9个百分点。按照钱纳里的发展模型推算,2004年我市人均GDP为782美元,接近800美元的标准,城市化率应接近60%,而我市城市化率比钱纳里标准低29.9个百分点。

2、经济发展滞后问题仍较突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与周边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问题仍十分突出。一是经济总量小。2004年我市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亿元,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23.5%、64.1%、39.9%和51.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15亿元,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38.5%、54.3%、38.0%和54.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77亿元,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23.5%、48.3%、33.8%和42.0%。二是工业所占份额明显偏低。2004年我市市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1.99亿元,占GDP的45.0%,分别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低11.2个、13.5个、8.7个和11.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3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3.4%,分别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低53.7个、29.3个、35.2个和34.5个百分点。三是财政实力较弱。2004年我市市区实现财政收入9.37亿元,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12.2%、30.6%、18.3%和37.8%。财政收入占GDP的7.5%,分别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低7.0个、8.3个、8.9个和2.8个百分点。四是外向型经济十分薄弱。2004年我市市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720万美元,分别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11.7%、5.5%、13.6%和10.9%,出口总额占四市比重分别比GDP占四市比重低11.8个、58.6个、26.3个和40.5个百分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674万美元,分别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3.8%、4.9%、7.4%和12.1%,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占四市比重分别比GDP占四市比重低19.7个、59.2个、32.5个和39.3个百分点。<>< p="">

 

3、配套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建市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部分配套设施仍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首先是供水、供热、供气系统尚不完善,部分网管老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中心城市仍未开通液化石油气管道,不能满足城市扩张和发展的需要。二是中心城市的“三废”处理能力仍较薄弱。目前市区仅有污水处理厂2座,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17.2%,无垃圾处理站。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3.8%,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三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宿豫、宿城新区面临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尽管中心城市新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城市公园和广场,但绝大多数以绿化功能为主,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不多。四是体育健身事业不发达。虽然新建的小区也大多建立了健身场所。但运动场地偏小、健身设施单一的问题仍较突出,无法满足居民健身的需求。

4、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2004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72元,比全省低4110元,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分别低3648元、2500元、1837元和2990元。恩格尔系数为48.2%,比全省高6.0个百分点,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分别高6.9个、2.4个、1.1个和5.5个百分点。全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7.5台,比全省少9台,比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分别少6.7台、8.8台、0.1台和2.2台。

5、新城区的人气、商气明显不足。由于建市时间短、城市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城区人口少,目前市区主要功能还是以政治中心为主。特别是新城区的人气、商气明显不足,在商业设施上,除了住宿、餐饮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档次以外,其他服务业机构明显偏少,而且有的几乎是空白,服务业氛围尚未形成。

6、部分市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市是在县级市的基础上建市的,况且郊区是将原来农村的一些乡镇圈划进来的,造成部分居民的生活习性仍停留在农民或小业主的意识水平上,不适应当今城市化的要求。如部分城区居民仍然保留着饲养鸡、鸭等家禽的习惯,部分居民家庭仍用煤炉作为主要灶具,严重影响了城区的环境卫生。部分居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脏话连篇等不文明的行为仍时有发生,破坏垃圾箱、路灯、花草等城市公共设施的行为屡见不鲜,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不合协,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化水平偏低引发的问题和矛盾

1、“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城市化最主要的效果是“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由于我市城市化水平偏低,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度偏低,从而使生活的诸多方面难以走向社会化,中心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可能迅速增加。另外,教育、卫生等资源目前因处于民营化的初期,集中体现在网点增多、布局合理方面,难以形成规模扩大、效益倍增的局面。

2、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我市的公共基础设施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城市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都很小,导致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偏低,结构性闲置的矛盾比较突出。例如目前一些公交线路的客源稀少,正常运营基本处于亏本状态。部分长途客运线路则呈平时客流量很少而节假日客流量猛增的结构性闲置状况,营运效益欠佳。电信资源、电力资源也存在结构性闲置的问题。另外,由于利用率偏低,工业和其他各种非农产业的发展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则相应提高,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3、中心城市难以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由于我市中心城市基础薄弱、规模偏小,对周边县区难以发挥应有的中心和带动作用。一是难以发挥财政的支持和保障功能。由于市级财政基础差,市本级的财政赤字问题突出,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县区发展。2004年市直实现财政总收入2.06亿元,财政支出6.94亿元,财政收支倒挂4.88亿元。二是尚未成为全市的商贸中心。目前,全市虽然已经建起批发市场、超级市场等业态,但是对三个县的辐射作用不强,未能真正形成全市的商贸中心。据调查,目前沭阳县和泗阳县的城乡居民大宗购物仍以淮安市场为主,泗洪县的部分居民购物则是直奔南京。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看,2004年我市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77亿元,相当于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盐城市的23.5%、48.3%、33.8%和42.0%,销售规模明显偏小。三是工业的带动和支撑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市市区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规模小、产业关联度偏低等因素的影响,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支撑能力不强。

4、影响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首先在农业方面,由于城市化水平低,土地仍分散在一家一户,规模经营难以全面开展。农业从业人员仍然较多,目前达118.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4.38%,再加上劳动力素质偏低,掌握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技能不多,直接影响了农业的产业升级。其次在工业方面,由于工业分散且规模偏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仍较突出,产业升级慢。再次在服务业方面,由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规模小,制约了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邮电、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和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服务和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p="">
 
五、城市化进程预测及对策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预测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我市要在2019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提出立争在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城市化率要达到55%。能否在2017年实现55%的发展目标,我们通过数学模型对宿迁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拟合出第二发展阶段我市的城市化趋势:

y=a+bt

式中:y:城市化率(%),t:时间(设1990年为-7,1991年为-6,……1997年为0,1998年为1,1999年为2,2004年为7),a、b为回归系数

根据1990-2004年宿迁城市化资料拟合出回归系数:a=16.31,b=1.8960,得出第二阶段我市城市化的预测模型:

y=16.31+1.8960t

据此可以推算出宿迁城市化水平测算表:

年 份
城市化水平预测值
平均年增长百分点

2010

2015

2017

2020

2023

2030
40.95

50.44

54.23

59.92

65.61

73.19
1.81

1.85

1.85

1.86

1.86

1.66


由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宿迁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入,那么在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从现在到2017年,我市的城市化水平要实现年均增加1.85个百分点的速度。果能如此,2015年前后我市就可望初步完成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换,即城市化率超过50%。

要顺利实现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根据城市化发展规律,建议我市城市化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在“十一五”期间,即2006-2010年阶段城市化的重点是:抓住省委省政府继续支持宿迁加快发展,允许宿迁实施更加灵活的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这一城市品牌,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突破,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使城市不断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和经济扩张的焦点。第二步,在“十二五”期间,即2011-2015年阶段城市化的重点是:在继续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切实做好市场化文章,要依托内外两个市场,强力推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激发城市外部效益的实现。第三步,在“十三五”期间,即2011-2019年阶段城市化的重点是: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心,强化人本化建设,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人本化”进程的齐头并进,切实构建起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

(二)几点建议

1、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推行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根据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世界模式,以及城市化达到30%以上将进入城市化增长高速期,直至70%才开始放慢速度的国际公认规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我市城市化发展要遵循一般规律,根据城市化进入起飞阶段的客观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加快城市化步伐,不能先验地、先入为主地提倡或限制为某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要按照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先规划、后建设”,认真制定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分区规划和特色城市规划,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不断增强城市魅力。要发挥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村、镇建设的特色化、规模化水平。

2、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为城市化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一要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要抓住国外、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接受沿海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切实通过外力尽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二要加快培育规模企业,为工业发展培育骨干力量。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速外部资本注入和内部机构创新。要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夯实开发区基础建设,加快市县开发区发展,让更多的规模企业在园区扎根。三要加大科教投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教育经费投入,尽快改变投入匮乏的局面。要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切实缓解工业人才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要优化人才成长环境,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保证工业突破顺利实施。

3、切实推进市场化进程,提升城市发展人气。市场是各类生产、生活要素高效配置的场所。实践证明,凡是建成了大市场、形成了大流通,总是要带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市要抓住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机遇,全面提升我市在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商品流通方面的战略地位。只要我市的大市场能够建成,并迅速繁荣兴旺起来,就一定能够源生出一大批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城市发展人气。

4、大力发展服务业,夯实人气聚集的基础。服务业不仅为工业和城市提供服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而且服务业发展大大地激发了城市外部经济效应的实现。因此,要面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大市场,尽快壮大仓储、物流等为工业化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强化内外两个市场建设,为工业化拓展要素配置空间。要注重传统和现代并重,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业、贸易、房地产服务业,强化中心城市的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中心的功能,夯实人气聚集的基础。<>< p="">
 
5、大力推进人本化进程,切实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发挥城市作为区域教育中心的作用。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强化城市的文化和娱乐中心功能。要通过发展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6、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现阶段,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就业是他们唯一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新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终身就业于一个部门几乎是不可能的。劳动者不得不面临着转换工作岗位、赋闲在家的风险。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农民有进城的渴望,但进城后如果没有就业机会,将会面临忍饥挨饿的窘境。要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赋予宿迁的“三个更加灵活”政策,积极探索新的社会保障方式,努力扩大现有五大社会保险范围。要积极探索“土地”换“保障”的机制,解决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

7、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努力建设现代化的新城市。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意味着人口的空间移动,还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为提高转移人口对新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同时,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城市化的发展,将带来越来越多的管理问题。为使城市化能够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起管理到位、运行有序的机制,保证城市化能够快速、健康地推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