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南神奇野果——马藤果

 墨菊香 2019-07-01

马藤果是木通科的一种藤本野果,学名钝药野木瓜。分布于中国南部、长江流域。由于它的果实形似牛的生殖器,在湖南和江西等地叫做“牛卵坨”,福建地区也叫做“嗱”(音译)。

马藤果的俗名有麻藤果子、牛卵坨、牛腰子果、麻藤包、黄腊瓜、黄狗肾、哪瓜、拿子、短药野木瓜、香蜜果、八月瓜、八月炸、野香蕉、青蕉蜜瓜等。

酷似牛睾丸

药用价值

根、茎有清热利尿、通经活络、止血止带作用,其果实、果皮有疏肝补肾,理气止痛的功效,它们在中药中配伍很广,使用广泛。

保健价值

果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矿物元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食用价值

果肉沁甜,浓香,滑嫩,口味独特。具有美容养颜保健,清理体内垃圾,提高免疫力等奇特功效。长期食用使人面色红润生辉,消除皮肤皱纹及色斑色素等。

工业价值

果皮可以用来提取香精和天然橡胶;种子含油量较高,可以用来榨油制皂;其藤除药用外,还可以用于造纸、编制等。

这是一种山上的野果,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它跟八月炸,猫儿屎算得上是同类,都是木通科植物的果实。这种果子被农村人称为“牛卵坨”,未成熟的时候为绿色,看着倒挺像青芒果。

“马藤果”主要生长在深山里,9-10月份,就会慢慢成熟,成熟后的果实颜色是金黄色,在一些地区,有着这样一句俗话“八月炸,九月黄,十月砸起卡巴让你尝”,那个九月黄说的就是“马藤果”。

采摘“马藤果”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九月,就可以上山摘“马藤果”,有时候运气好,一根藤上,你可以摘上100多个,直接剥皮吃就可以,里面的果肉有点像软柿子,但是籽比较多,吃的不太方便,只不过现在的话,估摸着摘不了那么多了。

“马藤果”,不像八月炸,它成熟后是不会开裂的,只要果皮呈金黄色就可以,要比八月炸,晚熟一个月,如果摘了没熟的“马藤果”,直接放在大米缸里沤熟就可以吃了。

“马藤果”主要都还是长在山上,以前是根本没得卖,市场上也没有。不过现在也有人专门种植“马藤果”,像在某些网站也能买得到,价格的话,大概是11元/公斤。不过,这玩意儿,其实在农村那里还是挺常见的,卖这个价,也不知道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来源:网友曝料、宁都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