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薄薄的小书告诉我们,怎样读书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9-07-01
“我上学的时候读书还行,现在不行了,记不住了”“我也想读书,就是读不进去啊”“不知道看什么书”“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就不好,现在阅读更不行了”

读书这件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让我们开始望而却步,犹犹豫豫。

其实,“读不懂”,“记不住”,“不会用”,这一系列“坑”都曾经出现一个叫大岩俊之的年轻人身上。

上学时,大岩俊之语文成绩并不好,30岁之后才开始认真阅读,很快他一年就可以读300本书,然而他发现边读边忘,记不住,于是又努力学习一番,终于成功做到扎实记忆,知识量也随之大增,但是,他又发现另一个问题,那些读过的书并没有对他产生实际效果,他一直以来的创业梦还是没迈出一步。

如今,大岩俊之早已创业成功,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他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分享了他阅读商务书籍的经验,针对“读不懂”、“记不住”,“不会用”介绍了解决方法以及具体的案例和步骤,用160页,告诉我们怎样读书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一本薄薄的小书告诉我们,怎样读书才能做到“知行统一”

1读不懂怎么办?

与其说不知道书在说什么,不如说,我们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

作者说读书不用从头读到尾,也不用必须全部理解,摘取自己有用的信息就可以。具体的注意事项是这样的:

1) 确定自己的读书目标

确定具体的目标,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是解决不知道读什么第一步。

2) 摘取对自己必要的信息

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本书最重要部分只占4%,找到对我们最重要的4%,就是我们需要吸收的精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本书中3个方法中2个我们已经知道,就可以直接跳读到剩下那个。

3)争取多读

在《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书中也提到大脑需要杂食,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相当于和不同作者的思想交流,在不断的信息切换中,能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印象。

这样做,我们不必有心里负担,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尔·佩纳斯的“读者权利十条“中就包括不读的权利、跳读的权利、重读的权利”。

2 记不住怎么办

总听到有人说,“上学的时候是读书,记忆力最好,现在记不住了”。

其实,你是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学期间,我们的记忆力尚佳,学习状态是这样的,做笔记、做题、考前复习;而现在,随着年纪的增加,记忆力也有所下降,书一般也只看一遍,这样对比看来,记不住并不奇怪,尤其我们对待读书没那么认真了。

我们看看作者认真的读书方法,关于怎样才能“记得住”,作者在众多读书笔记方法中推荐了思维导图的方式。

首先要根据读书目的在书中做标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大致绘制过程是这样的:

1)记录书籍基本信息;

2)顺次写下书中的章节;

3)将每个章节下标记的内容转化为关键词,填写在导图中;

4)适当增加一些图标增强记忆。

这样就做到了边记录、边转换为关键词,边图形化,形成了个性化的读书笔记

除了思维导图,作者还介绍了其他的记忆法、下面是我印象比较深刻,也亲身实践后有效果的三种方法。

向他人复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