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铁血老枪 2019-07-01

马克沁机枪,世界上第一挺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枪械,1883年时,由英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次年,就获得了专利,开始了小规模的制造。

1884年,马克沁在伦敦举行新枪发布会,李鸿章作为清廷代表出席,马克沁亲自操枪,马克沁机枪在半分钟内射出了300发子弹,令各国出席的代表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李鸿章,对马克沁机枪的厉害深知肚明,但可调用的资金欠缺,就下了一挺的订单,由于此枪射速极高,李鸿章将其起名为“赛电枪”。

此枪带回国内,由金陵机器制造局于1888年仿制成功,这挺马克沁单管机枪,被正式命名为赛电枪,顾名思义就是射击速度似闪电一般快速,可见这把弹链供弹每分钟600发射速的马克沁机枪威力非常强大。

赛电枪,是中国制成的第一代重机枪,但量产始终不足;至1896年,十门连珠格林炮、四门神机连珠炮和赛电枪相继停造,遂开始制造抬枪及磅子快炮。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可见李鸿章亲手操办起来的金陵机器制造局,对武器装备的制造走了很大的弯路,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抬枪,是一种清廷独有的武器,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品种十分繁杂,重量极大,一般有15公斤左右,最起码需要两人配合才能使用。

金陵机器制造局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特别是用来制造抬枪,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武器,而清军包括政府官员以及工厂职工却对抬枪既满足又得意,埋下了日后被战败的伏笔,因为这种笨重的抬枪,在战场并没有什么卵用。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至于赛电枪,没有大规模装备清军的原因,依然是射速高的原因,太浪费子弹了,毕竟赛电枪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取代过去的人力,使枪支开锁、退壳、送弹、射击等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一扣扳机,子弹喷涌,射出去的都是白花花的银两。

由于赛电枪射速高,子弹消耗量大,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太贵了!”是的,赛电枪不仅枪械本身贵,而且由于射速高,子弹供应都成问题,相比较清军大都装备的是单发栓动步枪,赛电枪就是一把战场上的吞弹巨兽,子弹真心用不起。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至于网络上所说清廷将大量军费用在北洋和南洋海军身上,这个说了没错,但要说清军陆军成了后娘养的,导致其装备落后,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实际上,清廷海军包括陆军,其武器装备作战性能都在日本陆军和海军之上,最关键的是清军陆军的作战意志和作战勇气不足才导致战败,顺带葬送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如果刘公岛炮台不失守,北洋水师也不至于全军覆灭。

清军未大量装备赛电枪的原因

据本文推送者查阅到真实的战争资料,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门,步枪1万余支;鸭绿江防之战,再丢失大炮78门,枪械4400支;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门,枪械600支;以上数处清军遗弃的炮弹达数百万发,子弹达4000万发以上。

甲午战争,全过程当中,日军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两相比较,怎不令人触目惊心!李鸿章曾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可见,清廷陆军其战斗力就是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