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飞行器掉海里,引人嘲笑,国人:自大,看看清朝的抬枪

 修悟搏 2019-07-29

前不久法国阅兵式上出尽风头的“飞行神器”,可谓是在世界上出尽了风头,引来了全世界人们惊奇的目光。有很多的科技大佬预言,这将会是未来飞行器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人们都可以像骑自行车出门一样,坐着自己的飞行器上班出行。

但是近日这架飞行器好像有点不走运,正是在国际社会一致好评的时候,飞行器“不经夸”,掉进了海里。

法国阅兵上的“飞行者”

原来是这架飞行器的发明者弗兰基,扎帕塔想要踩着自己的飞行器,跨越英吉利海峡,企图获得“飞跃英吉利海峡第一人”的称号。不过因为飞行器燃料容量有限,只能飞英吉利海峡一半的距离。所以发明人扎帕塔就在英吉利海峡的中间,事先停了一艘船用来给飞行器添加燃料,不过就在添加燃料的时候,由于船过于摇晃,飞行器没有停稳,扎帕塔便连人带飞行器一起掉到了海里。

法国飞行器

此事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的评论。有人说这就是个笑话,飞行器也不过就是个玩具而已,要是这玩意上了战场分分钟成为“活靶子”。这样说来,也不为过,毕竟现在飞行器的技术的确是刚起步,技术有待改善。但是更多国人是“力挺”飞行器,觉得这只是一件不成熟的产品,法国人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端,看看咱们大清朝的抬枪!

清军的抬枪

这抬枪是清朝晚期一种中国独有的武器,在鸦片战争时期就曾经大量装备,抬枪在1860年之前为前装滑膛、散装黑火药,用火绳点火,在六十年代之后,也开始仿照列强的枪支来给抬枪“进化”,开始生产有击发装置的抬枪。

抬枪的结构与同时期的步枪和马枪相同,只是重量尺寸大了不少。抬枪的口径达到16至45毫米毫米,长度可以达到2000多毫米,重量在15公斤左右,由于各地方造的抬枪尺寸不一,这个数值也是相差比较大。

外国人试射抬枪

由于抬枪的尺寸和重量都是比较大,所以一个人无法进行完成正常的击发,只能由两人来共同操作抬枪。一个人在枪前,把枪放到肩上充当枪架,另一个人则在后进行瞄准射击,由于装药量比较大,口径也不小,所以抬枪的威力比普通的步枪威力大很多,堪比“小钢炮”。

这种武器在清朝晚期非常受欢迎,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中,抬枪可是清军主要的火力,直到甲午战争中,清军也一直装备抬枪,在这一战中,抬枪的弱点暴露无遗,射击精度差,过于笨重令其退出了清军的武器序列。

甲午海战

在清军大力制造装备抬枪这一“巨枪”的时候,英国人在同一时期则发明出了马克沁机枪。这种枪是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的,此枪一经问世,就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在一次英国人与麦塔比利人的战争中,英国军队50人凭借4挺马克沁机枪击败了5000多人的麦塔比利军队进攻。

马克沁与李鸿章

这就是差距,当我们还在仿制一种非常普遍的枪支,并且把它加大,还引以自豪的时候,人家外国人已经发明出了威力更加强大的机枪。当我们在坐着马车的时候,我们也嘲笑刚发明出来笨重的汽车;当我们还在使用弓箭的时候,我们也曾嘲笑刚发明出的步枪;当初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也只飞行了59秒,但现在却改变了世界。

莱特兄弟的飞机

没有什么发明能够一开始就能达到想象中的效果,都是在一次次中失败后改进并拓展出来的,这点我们应该谦虚地向别人学习,而不是说站在一边旁观、嘲笑,这样最后只能沦为夜郎自大。百年前的教训还不够吗?

参考:《清史稿》等

图片整理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