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 | 真正懂教育的父母,都这样和孩子相处

 皓哥儿 2019-07-01

 01 

一个出色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对优秀的父母。

作为父母,最幸福的莫过于有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孩子。对于孩子,最渴望的莫过于父母的陪伴式的关爱和引导。

盟友般陪伴式的关爱和引导,才能给到孩子最深刻的影响。

在《最强大脑燃烧吧大脑》节目中,父子兵这样一个参赛组合令人印象深刻。

40岁的凡广宽是一名电力高级工程师,在陪同儿子凡正阳参赛的同时,自己也出色发挥,与儿子一同进入百强名单。

这样的经历,让不少孩子感慨这是别人家的父母。

对于儿子的教育问题,凡广宽擅长陪伴的方式。

因为擅长物理,凡广宽平时会陪同儿子一起学习,玩脑力游戏,同时也会探讨和钻研一些物理方面的难题。

正是这种陪伴和共同学习行为的影响,凡正阳不但学习成绩好,还有一颗勇于探索和挑战的心。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对于孩子,只有父母愿意陪伴自己,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知道父母在同步学习,他才会从内心认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这样说: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平等的态度,就体现在平等的行为上。共同学习和成长,与孩子的关系自然就更亲密和稳妥了。

父母和孩子并肩作战,共同成长,才是影响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正确方式。

 02 

孩子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不是以操控的形式。与孩子建立起盟友的关系,能更顺畅解决与孩子之间关于教育的问题。

作为父母,不能要求孩子能文会武的同时,自己却只会用粗俗的话语去指责孩子做不好。

父母要求孩子成长的同时,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你也陪着他在奔跑。

你想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子,首先要让自己成为那个样子。想要孩子好好说话,那就带着孩子学习礼貌用语;想要孩子努力学习,就必须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觉悟。

 03 

想要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语言是有力量的,行为是有很深的影响力的。

作为父母,你没做过,甚至是自己都不想去做的事情,拿什么来约束孩子呢?

胡慎之在《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中这样说:

想做一个好妈妈一定要学习,你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要全新地审视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模式。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许也正是孩子对父母的期待。

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场球赛,你不能光在场上指挥,而不下场踢球。

想要孩子也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却忽视别人父母的努力,和自己的懒惰。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指出: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

而现实中,父母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对孩子提出无尽的要求,却对自己永不设限,无所追求。

好的父母,不会光指挥不做事,而会选择和孩子成为盟友,并肩作战共进退,这样才是给到孩子最好的爱和教育。


内容来源于环球青少年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