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花欣赏(赏香第一)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7-01

兰花草叶姿典雅,神态潇洒,花朵千姿万态,瓣质如玉,花杆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花香淡雅幽远,超凡脱俗。闻兰之香,如饮陈年佳酿,能使人忘却一切的喧嚣与烦恼,给心灵一片静谧。自然界中,能够以花诱人,以叶动人,以香醉人的植物,世界上确实少有能够和兰花草媲美的了。因此,兰花的鉴赏,应该从兰花的香、色、形、姿,以及兰花草的整体神韵去品味。

一、闻香识兰花

       古时候,人们在野外采集幽香的春兰花,一般不是拨开草丛,用眼睛慢慢地寻找,而是顺着风向,闻到兰花的幽香以后才到兰香散发的浅草丛中或灌木丛中寻觅。就是在上个世纪兰花大潮未到来之前,人们偶尔采集到兰花,多数都是凭兰花放香发现的。兰花之所以叫“幽兰”,就是他一般生长在草丛中或灌木根部的腐殖土上。苏轼曾经写道:“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模仿杨万里的诗句来形容采兰的话,那还真是“乱入草丛看不见,闻香始觉有兰开”

。 现代画家、诗人余亚飞对采兰写得非常逼真:“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 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 这些都证明:兰花因香气飘漫而为人所知。

二、兰香是兰文化的灵魂

        兰香指兰花的花香,神奇而奥妙。多数地生兰的花香有如“幽灵”一般,时有时无,时浓时淡,飘漫悠远,沁人肺腑。无论是食品香、化妆品香,还是卫生香,都会使人产生腻感,惟有目前还难以仿真的兰香,不仅使人久闻不厌,反而觉得心旷神怡。

       现在的人赏兰早已经看重的不是兰香,而是重形、重色。尽管兰花赏瓣型的提出人是清代初年的鲍薇省,但是在上个世纪兰花大潮汹涌澎湃的时候,兰花的瓣型欣赏的喧嚣远远地淹没了兰花赏香的历史观念。就其原因,因为通过兰花的形和色的区别才能够拉开价格的距离,把兰花价格炒作起来,让自己赚得尖钵满钵。

        那些年,养兰人为了提高兰花的知名度,每个兰花大亨在借“屈原都要佩戴兰花”来推动兰花市场的同时,知道还是孔子的分量要重一些,于是尽管天天想的是兰花瓣型,但都要念上几句“孔子都说兰是王者香”作招牌。笔者所言,并非杜撰,因为笔者做过纪念兰花杂志的编辑和记者,本人见到过很多全国的兰花大亨,和他们交往,所感受到的确是瓣型鼓吹甚嚣尘上。在我的视线之内,只有很少人还惦记着兰香是兰花文化的灵魂。

       但是,如果认真考察中华民族的赏兰历史,从管仲首次提出“春献兰”“祭尧之五吏”开始到元明时代,人们欣赏兰花,看中的都是兰花的“幽香”。可以说兰花是因为幽香而被人所知,因为“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香”被文人所看重,所推崇而记入经典,名满天下,演绎出特殊的东方兰文化。要是兰无香,兰花就是一株远不如桃花、荷花的普通之草。

        请看下面中华文化的经典关于兰香的描述和感叹,你就知道笔者并非危言耸听。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说:“初,郑文公有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尔祖也。以是为尔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

 《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管子·轻重甲》载:桓公曰:“行事奈何?”管子对曰:“昔尧之五吏五官无所食,君请立五厉之祭,祭尧之五吏,春献兰,秋敛落;原鱼以为脯,鲵以为殽。若此,则泽鱼之正,伯倍异日,则无屋粟邦布之藉。此之谓设之以祈祥,推之以礼义也。然则自足,何求于民也?”

    《孔子家语·六本》:“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则与之具化矣。”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说:“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黎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列子·汤问》说:“沐浴神瀵,香如椒兰,香气经旬乃歇。”

    屈原《离骚》说:“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

    屈原《少司命》也说:“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有本作“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荀子·礼论》论述说:“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第几筵所以养体也。”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说:“曾子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

    曹植《洛神赋(并序)》说:“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曹植《藉田赋》说:“大凡人之为圃,各植其所好焉。好甘者植乎荠,好苦者植乎茶,好香者植乎兰,好辛者植乎蓼。至于寡人之圃,无不植也。”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里,《左传》第一次提出“兰有国香”,孔子说 “兰为王者香”,屈原第一次创造“幽兰”一词。唐太宗李世民《芳兰》篇说“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以后,无数诗人都极力颂扬兰花之香,因此后世兰又被称为“香祖”、“天下第一香”。

 据笔者组略统计,从先秦到唐彦谦之前,描写古兰幽香的诗文家不下40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兰香从深谷、林丛或园圃、庭院飘漫而出,时有时无,时浓时淡,沁人肺腑而不浓烈张扬,传播幽远而经久不息的特点“幽”。

       自屈原提出“幽兰”的用语之后,以“幽”写兰的诗文就比比皆是。仅笔者所见,用“幽兰”一词的作家就有刘彻(汉武帝)、张衡、曹植、王璨、陆机、杜育、夏侯湛、袁宏、陶渊明、柳恽、左思、傅玄、贾彬、李世民(唐太宗)以及唐代以后的玄烨(康熙皇帝)、郑燮、曹雪芹等80多位作家。可见屈原创造的“幽兰”一词,何其深得千古文人赞赏。尽管李时珍始终不肯承认兰花是真兰,但是还是不得不说“今人所种如麦门冬者,名幽兰”。看来,李时珍很清楚,“幽”是兰花的特征而不是泽兰的特点。

       兰因为幽香才被管仲建议用来祭祀五帝;郑文公才会以致赠送燕姞;孔子才感叹“当为王者香”“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则与之具化矣”《礼记·内则》才会有“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之于)舅姑”的记载;屈原才“纫秋兰以为佩”讲述他“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培养志同道合者)的良苦用心;《荀子·王制》才会感叹“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王充《论衡·本性》才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词语“兰石之性”。

如果,兰没有“幽香”,兰就不如菖蒲、不如茅草的价值。这一点,屈原早就说过“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

       所以,兰花有无香气,成了我国传统品评兰花优劣的第一标准。兰花的清香优于异香和淡香,纯正的幽香是兰花的灵魂,屈原早就说过“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现在人们虽然很多人追逐兰花的外在品相,但是同类花相比时,人们还是欣赏有香者。特别是普通兰花爱好者,多数人是因兰香而喜欢赏兰和养兰。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兰花放香是一种自然现象。兰花的种类不同,花香也有差别,有的很浓,有的几乎没有香味。例如,中国传统栽培的地生兰香味纯正,其他附生兰就几乎无香;又同是春兰,因其原生种的差异,豆瓣兰简直无香,江浙传统栽培品种之香又远比四川和贵州的春兰香味清淡。此外,兰花的香气浓淡与兰株的壮瘦强弱和日照长短等也有关系,从人们的实践经验知道:光照较足、温度稍高,兰花香气就浓,反之则淡;同一品种兰,株体大、花朵大者香气较浓,反之亦淡。

       根据现代科学的知识所知,兰香并非神秘莫测。它是来自兰花花朵中蕊柱内蜜腺体分泌出来的挥发油。由于植物的生理作用,分泌出这些挥发油可能有间隔性,所以人们感到香气时有时无、若隐若现、或轻或重。但是,至今人们还没有完成兰香的化工合成,这说明兰香非常独特。

二、古兰因为馨香,在众多儒家文人心中有极高的地位

1、古兰之香是古兰在儒家文化中崇高地位的物资基础。

       古兰为什么能够成为香草、人才、美德以及世间美物的代名词呢?我们先看三则先秦涉及到古兰是珍贵植物的文献。

《礼记·内则》“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舅姑。”

      《礼记·内则疏》说:“名曰内则者,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礼记·内则》关于饮食一节,对周代人吃什么,不吃什么,主食、副食、饮料的名称与搭配,以及各种饭食的炊煎、菜肴的制作都有详细的记载,各种一般生活必需品多达几百种,其中能够入香囊的姜、椒等均是同类并列,而茝兰(也写作“芷兰”或“芝兰”)是单独出现在赠品之中,并且是和“饮食”“衣服”“布帛”“佩帨”四种类型的生活必需品并列的礼品,可见芝兰在某个历史阶段的古人心目中,地位是十分珍贵的。绝不可能是北方漫山遍野随手可得的大泽兰,也不可能是江南池泽或下湿地成片生长的泽兰。当然这里的芝兰不一定实指兰花,至少是当时人们享用的香物的代名词,代指进献的香品。

《春秋谷梁传·昭公八年》:“因搜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槷,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

       防,是田之大限(田:田猎;限,边界;打猎或军事活动的范围界限)。兰是草之贵者,地上稀有之物,各种香草的代表;艾(刈,割)兰为防者,说的是布阵、扎营的范围内,即使遇上珍贵的兰草也同样割去,也就是说凡有妨碍军事行动的任何事物均与兰一样会坚决除去,珍贵的兰花都因军事需要而除去,那么在军事所需的范围内就没有什么其他植物可以有理由保存的了。泽兰是漫山遍野的普通药草,古人不可能把它作为百物之代表。

        以上两段文献表明先秦两汉华夏子孙视兰是最香、最珍贵之物、最佳礼品的历史证据,古兰之香是古兰在儒家文化中崇高地位的物资基础。

2、古兰之香可比同心之言

       《周易·系辞》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这是汉语言较早赞颂兰香的名言,它告诉我们兰香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左传》称兰有“国香”。《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系词》是解释《周易》的内容。虽然我们不知道作者是先秦或汉初的哪位不知名的先贤,但是可以肯定一点,作者不可能是连什么样的香才能够匹配君子的同心之言也搞不清楚的“阏颤”(嗅觉不灵通。管仲语)。这些秦汉儒家者还不至于闻见有“微香”的泽兰或“臭香”“辛香”的大泽兰就感叹连连,写出“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样永传后世的经典警句。古代记述有香的植物已经很多,单是屈原辞赋中被王逸疏注为香草的植物就有“江离”“芷”“荃”“留夷”“揭车”“杜衡”“薜荔”“荪”“胡绳”“辛夷”“石兰”“兰”“蕙”等15种。试问,古人为何只说“兰有国香”呢?就《楚辞》而言,屈原为什么不称“幽芷”“幽荃”“幽荪”“幽椒”“幽桂”呢?特别是“芷”是经常和“兰”一起提及的香草,为什么屈原不称“幽芷”呢?如果因为泽兰生于池泽有香气,屈原就称“幽”的话,那么,“荃”(菖蒲)既生于水泽,其花与叶都比泽兰香得多,屈原曾经把它与“蕙”看齐,屈原何以不称“幽荃”呢?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约定俗成性、交流认可性,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幽”在屈原本人似乎是随心所欲的用法,那么屈原之后,无数文学大师都喜欢使用“幽兰”一词,并且能够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没有那位经学大师和植物学家能够推翻,这正好说明孔子、左丘明、荀子、屈原的鼻孔很正常,不是“阏颤”。也证明屈原的造语既新颖,又准确,与绝大多数文人有同感。

       何况比泽兰芳香的植物多的是,这些秦汉儒家大师为何不说“同心之言,其臭如芷”“同心之言,其臭如荃”“同心之言,其臭如菊”“同心之言,其臭如桂”“同心之言,其臭如椒”?看来古圣人对兰香幽远而至,不经意间就能养鼻的特点,把握准确,也特别钟情。宋玉在《神女赋》中赞扬神女言谈时也说“吐芬芳其若兰”。可见兰香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么的美好!不知道《周易系词》作者之后的学者,闻到泽兰的“微香”之味,或大泽兰(佩兰)的“臭香”“辛香”之味时,会不会产生“同心之言”的感觉?

3、古兰之香可比美德、美政和父母之恩泽

       先秦的儒家非常看重美德,并且早就把最让人觉得美好的馨香和美好的道德、恩泽、品行联系在一起。比如,经孔子亲手校订的《尚书》,其《蔡仲之命》篇就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君陈》篇也说:“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孔子家语·六本》卷四载:“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文中的“商”,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赐”

是子贡,二人都是孔子有名的门徒。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见丧失。原因何在呢?孔子用了一系列比喻,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性的影响,最后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两种行为的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说“君子必慎其所处”。所以,后世“芝兰之室”就成为君子思想道德环境的代名词。可见,在孔子这些儒家圣人的心中,“芝兰”之馨香何其美好和独特。再者,细细品味孔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的名言,我们还看到了孔子所说的古兰香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像椒、桂那样浓烈而张扬,也不是泽兰那样需要揉搓、特制才能够让人获取;兰香似有若无,静静地飘逸,如美妙之韶乐,不经意间,就使人得到了熏陶,与之同化。

      《孔子家语·在厄》载:“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孔子这句话是他和弟子身处艰难环境时对子路疑问的回答。据载: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应聘而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派兵包围了孔子及其学生,“孔子不得行,绝食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这时子路说:“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为什么)居之穷(困窘,不昌达)也?”

于是孔子就列举了历史上伯夷叔齐、王子比干、伍子胥等贤德之人最后遭到不幸的事,说明“夫遇与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紧接着用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作为生动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的人生态度。兰之馨香不仅可人,让人感到如善言,如美德,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高洁、幽贞。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兰“不以无人而不芳”(非李时珍所说的要人“挼”或“点燃”才能够发香)的特点正好能够体现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利天下”的处世哲学,所以儒家非常看重古兰之馨香。

       兰花的人格象征是高洁、幽贞。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康熙《咏幽兰》也说:“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花香味有特殊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还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孔子家语·六本》)。此处以芝兰之香喻君子美德,强调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学重社会功用的特点。兰的幽香清远合于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 

        “兰当为王者香”、“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孔子等先秦儒家学者在兰的自然特征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借助于兰之馨香,勉励自己,鼓励后学,不仅开创了儒家学派,而且也推动了世界独特的东方兰文化的发展。因此,兰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兰的文化内涵亦由此而产生。 

      《荀子·王制》说:“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栖迟薛越也,是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三者体此而天下服,暴国之君案自不能用其兵矣。何则?彼无与至也。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其民之亲我也,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彼人之情性也虽桀、

跖,岂有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

       荀子这段话阐述国家存亡的条件。文中指出修仁义、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辟田野、实仓廪是王天下、霸诸侯的条件,能做到者就可制人而不被他人所制。文中“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其民之亲我也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的意思是:“和他(国君)一起来的,一定是他统治下的民众;而他的民众亲近我就像喜欢父母一样,热爱我就像酷爱芳香的芝兰一样,而回头看到他们的国君,却感到要遭受烧烤皮肤、刺脸涂墨刑罚一样害怕,像看到了仇人一样愤怒。”荀子说得很明白:为政者,能使人民亲近自己如同喜欢父母一样,能够使百姓喜欢自己就像闻到芝兰芳香那样喜好,也就达到为政的最高境界,可以称王天下。

       荀子把“父母的亲情”和“芝兰的芳馨”进行类比,可见在荀子的心中,兰香至高无上,是其它花香所不能够比拟和替代的。从荀子的这段论述,我们看到先秦圣人把兰香比之父母和圣君的美德,他们是何等的看重兰香,这种香绝不会是彼此没有多大区别的泽兰、零陵香或其它什么说不明白的菊科植物的叶片所发之香。

      从上面的文献摘引,我没看到: 兰因为幽香才被管仲建议用来祭祀五帝;郑文公才会以致赠送燕姞;孔子才感叹“当为王者香”“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则与之具化矣”《礼记·内则》才会有“妇或赐之饮食、衣服、布帛、佩帨、茝兰,则受而献诸(之于)舅姑”的记载;屈原才“纫秋兰以为佩”讲述他“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培养志同道合者)的良苦用心;《荀子·王制》才会感叹“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王充《论衡·本性》才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词语“兰石之性”。

       如果,兰没有“幽香”,兰就不如菖蒲、不如茅草的价值。这一点,屈原早就说过“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

4、“兰”字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所产生的双音节词语比比皆是

       自从孔子、荀子等儒家圣人和激情诗人屈原的言兰经典名言传之于世,兰,就成了君子、人才、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都喜欢用“兰”比喻或象征美好的品德、才干优秀的人才,也比喻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了减少本书字数,每个内容一般只提供1-2例参考:

⑴ 兰泽(湿润的芳草地、清池;浩荡皇恩)汉唐12见:

①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

②古诗《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③孔鱼《和六府诗》:“水乡访松石,兰泽侣樵渔。”

④(三国)丁廙《蔡伯喈女赋》:“循肤体以深念,叹兰泽之空设。”(恩泽)

⑤(唐)吕颂《谢赐口脂等表》:“而陛下俯念守臣,恩同勋旧,诏垂御札药禀仙方。降兰泽以传馨,颁玉历以示庆,实惭固陋,忽被光辉。”(皇恩)

⑥(唐)崔行先(德宗时人)《腊日谢赐口脂红雪等状》:“伏以蜡节嘉辰,载於六籍;皇恩隆洽,赉及万方。金膏不秘於上清,兰泽远传於中禁。”

以上例证中的“兰泽”,没有一处是泽兰论者所说的长满泽兰的沼泽地,都是湿润的芳草地、清池和“最美的恩泽”(比喻浩荡的天恩、皇恩)之义。

⑵ 兰池(美池、清池之名或宫名):汉代至隋代17见,唐诗无,唐文3见。

①王绩《三日赋(并序)》:“新弯柘月之弧,始被兰池之马。”

②崔琰《述初赋(并序)》:“濯余发于兰池,振余佩于清风。”

⑶ 兰泉(清洁之泉;美泉):汉代至隋代6见,唐代无。

①张衡《七辩》:“因飙拂其寮,兰泉注其庭。”

②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兰泉波涌,芳霭云回。”

⑷兰肴、兰羞,是佳肴的意思:汉代至隋代4见,唐文1见。

①曹植《九咏》:“兰肴御兮玉俎陈,雅音奏兮文虞罗。”

②李商隐《赛舜庙文》:“敢陈瑶席,辄事兰羞。”

⑸ 兰庭(养有兰花的庭院;高雅的庭院):汉代至隋代5见,唐文1见。

①韦诞《景福殿赋》:“步雕辇以逍遥,时容与于兰庭。”

②何处士《春日从将军游山寺诗》:“兰庭厌俗赏。柰苑瞩年华。”

⑹兰仪、兰姿(美好的仪态):

①李显《封寿昌县主制》:“蕙问清淑,兰仪婉顺。”

②殷鹏《晋故……太傅罗公墓志铭(并序)》:“蕙质兰姿,懿德令范。”

⑺兰言(美言;君子之言):

①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是以挹兰言於断金,交蓬心於匪石。”

②顾况《祭李员外文》:“皎皎先生,兰言玉声。词林摇落,天地空春。”

⑻兰书(珍贵的书籍;美的文献):

①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弟子早校兰书,式典麒麟之阁;晚游莲迹,每参鹦鹉之林。”

②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七夕赋奉护军命作》:“君王壮思风飞,冲情云上,顾楚诗而纵辔,瞻兰书而竞爽,实研精之多暇,聊馀日之骀荡。”

⑼兰风(和风;让人舒畅的风):

①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碑》:“公驰涉川岳,龙虎卫从,长山盖竹,尤多去来,天台兰风,是焉游憩。”

②叔孙矩《大唐扬州六合县灵居寺碑》:“驯雉舞鸾,我无忝於先哲;兰风长雨,尔何彰乎灌坛。”

⑽兰渊(清池;碧潭):

李德裕《晋茅山真人杨君传》:“故安妃云:明君受质虚闲,秘构玉朗,兰渊高流,清响金宫,必高佐四辅,承制圣君。

⑾兰膏(芳香的油脂):先秦1见,汉代至隋代8见,唐文4见,唐诗1见。有人说“兰膏”是泽兰籽熬的油,笔者查阅了那么多历史的、科技的古典文献,均未见此说;甚至稗官野史或街谈巷议的唐代及其以前的小说、仙道怪传,均不见“泽兰籽熬油”“泽兰叶熬油”等记述。既然泽兰熬出的油脂称“兰膏”,那么这种伟大的发明,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而且还失传了。看来只有泽兰论才能够解释这个历史现象。

⑿兰汤(馨香的洗浴水):先秦2见,汉代至隋代8见,唐诗5见,唐文1见。

延熹九年汉碑《山阳太守祝睦后碑》:“国无珠藏,悉浴兰汤。壶林巨蔑,七子在桑。”

⒀兰丝(洁白美好的蚕丝):汉代至隋代1见。

三国时吴人杨泉《蚕赋》:“分薪柴而解著,兰丝互而相攀。”

⒁兰窗(装饰很美或可观美景的窗):

王绩《游北山赋(并序》:“兰窗左辟,菌阁斜临。”

⒂兰交(至交,挚友):

卢照邻《悲今日》:“自谓兰交永合。

⒃兰服(美服):

王勃《七夕赋》:“下芸帱而匿枕,弛兰服而交筵。”

⒄兰缨(美缨;美丽的头饰、服饰):

王勃《乾元殿颂(并序)》:“农纪祥炎,濯兰缨於凤水。”

⒅兰府(高贵府第):

王勃《上明员外启》:“荣加徙秩,上膺兰府之游;宠夺攀轮,更掌蓬山之务。”

⒆兰室(美居):

骆宾王“郁槐市而增茂,穆兰室以流芳。”

⒇兰幕(精美的帘幕):

张鼎《古铜雀台赋》:“樽盈玉座,灯映兰幕。”

(21)蕙心兰质:

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唐代以后又产生了“兰姿”“兰态”“兰魄”“兰襟”“兰客”“兰音”“兰思”“兰帖”“兰豆”“兰俎”“兰卮”“兰尊”“兰觞”“兰醴”“兰畅”“兰筵”“兰蒸”“兰味”“兰芳”“兰郁”“兰藻”“兰章”“兰讯”等诸多词语。

“兰”字意义的引申发展,正好表明古兰文化一脉相承,没有发生朱熹所猜测的“今花得古名”的演变,也不见泽兰论专家断言的在唐代末年泽兰文化就和兰花文化对接的痕迹。

三、对“兰”比喻或象征美好的人、事、物文化现象的探讨

兰的比喻或象征美好事物的用法,在“兰”字使用很少的先秦就已经产生了,这是值得思考的。用兰比喻美好事物开先河的内容是《周易·系辞》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以后兰的比喻用法就多了起来。《春秋谷梁传·昭公八年》记述说:“因搜狩以习用武事,礼之大者也。艾(通“刈”,割去)兰以为防(防,指打猎或军事活动),置旃以为辕门,以葛覆质以为槷,流旁握,御轚者不得入。”就是用“兰”作珍贵事物的代表来表明:珍贵的兰花都因军事需要而除去,那么在军事所需的范围内就没有什么其他植物可以有理由保护了。《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记载说:“曾子曰:‘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这是用兰芷比喻君子,有君子之居室,就是兰芷之室。《荀子·王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好我,芳若芝兰。”荀子是用芝兰来比喻对百姓仁爱的君王。《文子·上德》:“丛兰欲修,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明显是情景的比况。《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兮。”其“兰芳”指的是文章诗赋优美华丽的词藻。

 历史进入汉代,不少文人往往在喜爱、钟情的事物之前加上一个“兰”字,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于是兰的比喻用法迅速扩展,到唐代末用“兰”作比喻性语素创造的汉语词汇已就接近30个,到宋代末就已经不下50个。然而,芷、梅、莲、菊、竹、松这些也被古人所喜爱的植物,却没有像兰一样产生这么壮观的文化景象,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以为这是古兰这种植物不仅具有无与伦比的“幽香”,是“养鼻”的佳品,只要能够接触到兰花幽香的人,一般说来都会非常喜欢;而且其“幽而独芳”或者说“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然特征,暗合了孔子等儒家知识分子“穷与达都能够泰然面对人生”的思想情怀,才产生了用兰比喻君子的意义,“兰”字的意义也才有了进一步引申的可能。古兰这种招人喜爱的魅力,绝不是来自泽兰“味苦、甘,微温,无毒。主治乳妇内衄,中风余疾,大腹水肿,身、面、四肢浮肿,节中水,金疮,痈肿疮脓”,也不是来自兰草(又名山泽兰或佩兰)“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气轻身不老,通神明”,更不可能来自只有陆玑才知道出处的 “天子赐诸侯茝兰,藏衣,著书中,辟白鱼”。古人喜爱兰的核心内容是“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香”,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幽香”或“国香”。

1、 古兰是不是兰花的考辨综述      2、 第七章 吴普、陆玑、朱熹和李时珍的泽兰论考辨

3、 先秦到汉代文献之兰植物属性考辨之一      4、古文献所记之“兰”是兰花考辨摘录(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