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常见病了。 试问,谁没有过一两次拉肚子的经历? 尤其是在这个炎热的季节,一不留神胃肠道便不幸“中招”。 所以,很多人也会不以为意,将它看作小儿科: 要么放任不管,认为拉个几天就好了; 要么随便去药店拿点止泻药吃。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小病的腹泻,严重起来,却也是能要人命的。 从腹泻到死亡,不过24小时 近日,淄博56岁的王女士,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的症状。 刚开始王女士以为自己只是吃坏了东西,腹泻几次就好了。 结果1天后,王女士的腹泻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精神萎靡不振,同时伴有胸闷憋喘。 图源/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就诊,后病情加重转入ICU。 期间王女士的病情持续恶化,并发生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 送医后,医生马上对王女士进行抢救。 胸外按压、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经过一天的积极抢救,却还是未能救回王女士的命。 图源/看看新闻视频截图 不就是拉个肚子,为啥会死人?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拉个肚子也会死人?又不是什么大病! 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错了。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病,却容易造成体内大量水分流失,若不及时医治和补水,那就可引起脱水,严重情况甚至会猝死! 尤其是老年人出现腹泻时,一定要特别警惕。 因为老年人出现急性腹泻时,容易发生低血糖、心脑血管病等意外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足以致其死亡。 并发症一:血管堵塞 老年人在腹泻时,由于大量水分丧失,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并发症二:心律紊乱 钠、钾、钙、镁等元素,可以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腹泻会造成这些元素的流失,结果就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尤为不利。 并发症三:低血糖症 腹泻时,病人一般会食欲下降,摄入食物不足,此时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 但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当血糖降低时,就容易出现疲软、出汗、心悸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 据医生介绍,王女士就是因为患有多年的慢性基础疾病,身体机能比较弱,腹泻后未能重视相关并发症而引起的猝死。 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腹泻,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老人,腹泻时尤其要警惕。 除了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积极就医,以防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不期而至。 出现腹泻时,别犯这3个错 1、腹泻期间,单纯饮用纯净水(×) 拉肚子最危险、最怕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脱水”。 腹泻病人由于大量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电解质失衡,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白开水或纯净水中电解质成分很少,不仅水很难被吸收,还容易导致水中毒,造成病人水肿。 因此,治疗腹泻首要就是充分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比如: 补液盐 口服补盐液的成分更接近体液,效果更好,可在就近药店或医院购买。 它能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还能调节钾、钠等电解质,水及酸碱平衡,轻、中度腹泻病人都可以在家中使用。 喝蔬果汁 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蔬果汁,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可以补充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 2、采用饥饿疗法(×) 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得善待肠道,减轻肠道负担,于是采用饥饿疗法。 这种做法并不提倡此,因为腹泻导致身体营养丢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 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麦片粥、面条等。 3、自己随便买药吃(×) 导致腹泻的原因是多样的,虽然用止泻药可以暂时止泻,但病因并未得到根除。 致病菌不能排出体外,仍留在肠内继续产生大量毒素,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滥用抗菌药物同样也是有害的,除了不能有针对性地杀灭病菌外,还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 因此,急性腹泻病人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经医师检查诊断再用药,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