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那么富裕,为什么会被外寇追赶着打

 fxiaog 2019-07-01
提到比较强盛的王朝,自然会想起汉唐明,因为这几个朝代不仅地域广阔,版图大,更重要的是能打仗,对外强硬,说不拢了就敢开打,而且还是能打赢,只要能在军事上做到强大,没人敢惹的。宋朝是出了名的富裕,不缺钱,但版图一天比一天小,老是被人追着打,还被人稍微一用力就掳走了皇帝,到底为什么呢?
说宋朝很弱这不对,强和弱往往要根据对手来评价,大宋对抗的有哪个是软蛋?西夏、金、辽、蒙古,哪个不是称霸一方的强寇?除了蒙古外,其他几个在唐后期已经开始崛起了,宋朝能拖住并耗死其中三个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首先宋没有战略防御的缓冲带,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这个龟儿子送给敌人,等于是让中原完全暴露在北方骑兵的面前,有了这个大本营,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作恶如鱼得水。因为河套地区不在宋的版图内,使得战马一直供应不上,部队机动性也就是骑兵是宋的软肋,步兵对骑兵本来就吃亏,自己又没有建设骑兵的资本,无法与游牧骑兵相抗衡,宋朝一直都在打吃亏的仗。这就让宋朝经常出现哭笑不得的局面,步兵成功阻击了骑兵,仗打赢了却追不上俘虏,面对骑兵,步兵很难做到主动出击,你根本撵不上人家啊!一旦失利,就更麻烦,撤退都来不及,人腿毕竟没有马腿跑的快。况且一旦让敌人越过燕云十六州的要塞,就是平原了,骑兵就更能发挥特长,平原又不适合打游击,步兵挨宰是不可避免的。这只是大体上的劣势,但宋朝的将士也不是吃素的,就算他们能够一时得胜,就算能抓到皇帝,但还得往北逃遁,因为中原士兵会从各方赶来,消耗战是他们玩不起的,宋朝人不怕打仗,也能打仗,别被电视剧忽悠了,宋朝士兵的战斗力远远比他
们演的要强。
宋朝第一件事就做的不对,因为太祖的帝位是威胁柴家得来的,他自然很清楚手握大权的将军所带来的危害,一杯酒解除了辛辛苦苦跟他打天下的兄弟们的兵权。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一大特色,导致将军没有绝对的兵权,而文弱书生却能大摇大摆的走进枢密院,文官当太尉,让理论和实际严重脱钩。可以说是一帮子文人掌握了宋朝的命脉,一边倒的布局很容易失去平衡,让大宋这艘船偏离航道。自古就有文主战武主和的说法,因为文人只信书面的所谓的理论,不懂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很多战争就是由他们挑起来的。武将的地位在宋朝低到了极点,别的不说,单凭水浒传里就能看出一二,朝廷里需要的是高球这样的巴结派,屁本事没有,却能做到掌管国家最高军事的太尉,还有蔡京、童贯、梁师成、李邦彦等一伙子文官叱咤风云,武将基本上都没有跟皇帝搭话的份。
军事布局不合理。虽然文官压倒一切,但也不是没有军队生存的空间,因为他们还是需要军队来保护自己的。但宋朝太偏向于禁军了,书面上说有八十万禁军,这是隶属于皇帝的纯嫡系部队,皇帝直接掌管的,他们一般不对外作战,除非快打到京城了。作为边防部队和地方作战部队,朝廷给的待遇很低,让部队士兵心寒。虽然这样,但将士的爱国之心高涨,像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戚家军等哪个不是誓死为国捐躯的?
宋朝最可恨的就是对待将军太冷酷,有战事了拉出来,稍微太平了就遭殃,轻的让你卸甲归田,不顺眼就找个罪名开刀。杨家将还好一点,呼家将可是倒了霉,呼延赞的儿子呼延得模竟然被满门抄斩,三百多家人被朝廷杀害。岳飞就不多说了,打的金人闻风丧胆,却被莫须有的罪名父子被害风波亭,还有像宗泽、韩世忠、戚继光等抗战名将不都落得个凄惨晚年,含恨而终的命运?这样对待忠臣良将,还能存在于乱世接近三百年,的确不简单。
宋朝不怕打仗,但更喜欢议和,这虽然能解一时之围,也能免除百姓的生灵涂炭,但在国家的长久之计上却是大忌。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而花钱买和平,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样很容易让对手尝到甜头,没事了再来搞搞,说不定又能捞一票呢?所以北方那几个强盗隔三差五,就来一趟,连抢带赔的总能满载而归,让他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宋朝有时候打了胜仗却又赔款议和,这让人很不理解,著名的《澶渊之盟》宋朝明明打赢了,却要去和辽国议和,每年要给人家上贡岁银,这么软弱的国家和皇帝(宋真宗赵恒)还有什么意思啊?
边界问题也是宋朝的致命伤,每次外寇打来了,不行了撤退,再不行了就赔款。因为没有完全击败对方的实力,所以也就不能牢牢守住边界,反而是被人家一步一步的逼近,自己一步一步的退让,边防上做的太差了,而把精兵放在京城吃干饭,毫无用武之力。如果宋朝能把传说中的禁军抽掉大半布防北边(南方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威胁),把敌人堵死在边界处,实在堵不住,也可以消耗掉他们的精锐,也不至于猖狂的奔向中原。一旦边防失守和地方部队抵不住,人家都到了家门口,禁军心理先输了一阵,再打不过皇帝不被抓才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