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朝文字是古彝文的源头之一——古蜀史猜想之《古彝文篇》

 老喻猜古 2019-07-02

喻民俭/

用古彝文能解读三星堆出土文字,那在古彝文中会不会有更多的夏朝文字?抱着这种想法,我展开了探索。真的有收获。

贵州毕节有专家组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四千多个甲骨文中有六百多字与古彝文的形义相近。这说明什么?说明古彝文与甲骨文同源。再说清楚点,甲骨文与古彝文有同一个师傅。这位师傅就是夏朝文字。古彝文的师傅不只一位,另一位可能是鱼凫集团常用的古羌文。猜想当时的情景,彝族的一位祖先熟练掌握了两种文字,古羌文和夏朝文字。并以古羌文字,夏朝文字为基础,创造了古彝文。然后随着三星堆的解体,正式诞生了彝族。

三星堆是夏朝文明与古蜀文明融合的结晶,跟外星人无关,跟玛雅人无关,跟外国人无关。那具青铜纵目面具是蚕从王和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组合。那些看似老外的面具,其实就是古羌人,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面部特征的写照。那根金权杖,上面用中原文字写着鱼凫王。青铜技术是夏朝后裔从二里头带去的,太阳崇拜和龙文化是夏朝后裔的祖传。夏朝后裔带去的夏朝文字,不仅有出土,而且有传承。从网上找得到的资料看,甲骨文与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同源,如古彝文、东巴文字、羌文和水书等。可能还有甘洛县尔苏人的文字。可许多人,做着我们是夏朝的统治者,夏朝官方文字是古彝文的梦,不愿醒来。其实,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是禹族的亲戚,是大禹因父亲治水无功被迫全族离开古蜀时,从南方请来的禹族守护者。目的就是为禹族的子孙走投无路时,保留一块栖身之地。

三星堆解体后,产生了彝族,南迁到成都以南。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国后,第二次南迁。多数是通过零关古道进入凉山,云南。也有从宜宾方向进入的,如雷波的彝族。有的从宜宾进入了贵州、广西。一部分去了乐山。请看下篇《彝族起源探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