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以2019年3卷作文题“你们看看题,我看看你们”为例 福建王国安(3359264263)讲座节选 全国III卷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专家评析: 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品格修行。作文试题选取一则漫画,通过特定情景的引入,拉近教育主题,使考生在感受师生情谊、体验情感温度的同时,产生强烈共鸣。漫画中老师的神情和言语饱含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眷恋与不舍,考生可以从中解读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期待与祝福,领悟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教师作为榜样人物的品德示范将在学生成长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例1: 为了支持中心论点:和谐统一,才能创造佳绩,作者采用正三度模式。 一度思维,本体意义:和谐的课堂,志在创佳绩。 所谓本体意义,就是事件自身的意义。这幅漫画,反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师生共同的目标就是在高考中创造佳绩。这个分论点,可以叉开两半来论述: 1、“爱其生,尽其力”。教师喜欢自己的学生,就会精心备课设计教案倾尽自己的气力。 2、“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自己的老师,就会喜欢老师教授的学科及讲授的道理。 一师一生,两个角度,十分合适。 二度思维,社会意义:和谐的社会,文明将升级。 所谓社会意义,就是跳出事件本身,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认识。 1、一个群体,分层分级,上下对立,务求统一。一个单位上下之间,必有矛盾;单位整体,需要合力。单位的头目如果能像老师那么关爱部属,单位的部属如果能像学生那样孜孜以求,则单位的工作一定会大为出色。 2、一个社会,多层多级,矛盾对立,必须统一。一个社会,工农商学兵,到处是山头。矛盾对立自然存在,主导者学学老师,多释放爱意;主体者学学生,自爱自律,构设亲密无间的上下左右关系,社会就安定和美了。 一个侧面论述群体,一个侧面论述社会,一大一小,配搭有致。 三度思维,理论意义:对立的转化,可完美统一。 所谓理论意义,就是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 1、坦然承认对立的客观存在,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对立面,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求和谐必须积极追求统一的最佳效果。应该努力促使双方融合为一,实现双赢。 如此三层,一层更比一层高。这就是纵式结构。 (一度思考为一层) 例2: 中心论点: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分论点一,老师的榜样,是我们刻苦自砺的强大心理力量。 1、老师品格高尚,身体力行,激发我们自策自律,追求正气。 2、老师学识渊博,善于启迪,激发自己刨地觅食,独立探求。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思想道德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以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二是侧重知识才能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以自己渊博的学识,灵巧的教学方法,变“授人以渔”为“教人捕鱼”。 分论点二,老师的榜样,是全市教育系统争相学习的典范。 1、老师爱岗敬业,革新制度,学生管理轻松高效,各地效仿。 2、老师改革教学,破解难题,全市各校争相学习,影响广泛。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学生管理方面,突出论述老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书写“自我评价”日记,促使学生自我管理。二是侧重于课堂教学改革,突出论述老师突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先学后教,训练反馈,评价拓展”的教学新模式,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自觉,频频出现佳绩。 分论点三,老师的榜样,已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发光发热。 1、老师的学生负载者老师的形象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 2、同学们集体约定无论走向何方都要弘扬老师的形象。 这一段主要分两层论述。一是侧重于论述老师的工作精神及其业绩通过自己历届的毕业生,广泛活跃的祖国各地。二是论述自己和同学们都立志不仅向老师学文化,更要向老师学精神,永远传扬下去。 (三个分论点,三个层次,层层递进。) 海城语: 结构方法、模式给出的主要是表达的路径、方向、坐标,横向纵向开拓前进的点,能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关键在于有丰富的知识、有较高的认识能力、思想水平。 如果对一个问题没有相应的知识、认识,再好的模式,意义也是不大的。知识、认识、思想是根本,配以方法、模式,才如虎添翼。知识、认识和方法、模式都解决部分问题,只有两者真正结合,才真解决问题。 对于有知识,不知怎么写的学生,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写什么都不清楚的学生,模式的作用是有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