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心茹大海 2019-07-02

黄简讲书法:六级课程(隶书篇)15——《礼器碑》

一《礼器碑》简介

前面以《乙瑛碑》为例,讲解了隶书的笔法和隶法,在读帖时,要特别注意这两点。

今天我们来看看《礼器碑》,这本帖的笔法和隶法有什么特点。《礼器碑》也是八分名碑,历史上名气比《乙瑛碑》还大,该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156),较《乙瑛碑》只迟三年,它和《乙瑛碑》《史晨碑》共称孔庙三碑。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这是《礼器碑》全拓,碑身四面都刻有文字,正面称碑阳,背面称碑阴,左右称碑侧。阴阳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也是表达方式。注意不要称前、后,在金石学中,前后碑是指一块碑刻了两次,所以称为前碑、后碑。如《史晨碑》有《史晨前碑》、《史晨后碑》,以前人没去过曲阜,只看拓本以为有两块《史晨碑》,其实《史晨碑》只有一块,所谓「前碑」就是碑阳,「后碑」就是碑阴。《礼器碑》字数相当多,临写一通要花不少时间,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年过六十,临了一百通。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有碑首,而《乙瑛碑》没有。有关《礼器碑》的高度、宽度、厚度具体尺寸,说法不一,故宫网站说:「碑高227.2厘米,宽102.4厘米」;曲阜文管局《曲阜历代名碑刻石选》数据是:碑首高45厘米,碑身高173厘米,宽78.5厘米;百度百科网站说「碑身高1.5米,宽0.73米」;而清代王昶《金石萃编》记「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二寸」,还有其他说法,你信哪一家?数据不同,我想大约有人用的尺买了假货,将来有机会我会买一把标准点的尺,亲身去量一量。

有碑首无碑额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第二个疑问,《礼器碑》有碑首,但有没有碑额呢?一级课程49课讲过,碑额是写标题的地方。宋代洪适《隶释》说「无额」;曲阜文管局《曲阜历代名碑刻石选》说「有额」,但没有说这碑额写些什么;维基百科说「有碑额,现无题额」,这句话啥意思?所以现在的数据,还是很粗疏,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碑额就没有标题,等于人没有名字,凡是没有碑额的碑,后人只好根据碑文内容起一个名字,结果叫法很多,不统一。

「韩勑」还是「韩敕」?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第三个疑问,这碑是颂扬当时鲁相对孔庙的贡献而立的,碑中写道:「韩明府名勑,字叔节」,「明府」是汉魏时代对郡守的尊称,这里所指就是鲁相。这位鲁相姓韩名勑,字叔节。因为「勑」跟「敕」字通用,所以很多人读为韩敕,甚至亁脆把《韩勑碑》直接写为《韩敕碑》,非常普遍。欧阳修《金石录》首先提出,「敕」为皇帝命令,他说没见过把「敕」当自己名字的。这观点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反驳主要论据,就是典籍中「敕」往往写为「勑」。于是《礼器碑》上这位鲁相,究竟是韩lai4还是韩chi4,古代就分为两派,争论不休。「勑」,《说文解字》:「劳也,从力,来声」,这里「劳」段玉裁说要读去声,劳慰之义。《孟子》有「劳之来之」一句,「勑」常写为「徕」「来」。颜师古注《汉书》:「劳者,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恤其勤劳也。徕者,以恩招徕也。」「敕」,《说文解字》:「诫也,从攴,束声」。皇帝命令为敕令,和「勑」本来是两个字,但古籍中「敕」常通借写「勑」,这是事实,民间把「敕」写为「勑」,《易经》陆德明释:「此俗字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勑,「俗误用为『敕』字」。

韩勑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我意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礼器碑》为当时鲁相而造,立碑时鲁相没死,是个大活人,所以碑上绝对不会把他的名字写错,也绝对不会用一个俗字替代,清清楚楚写了左「来」右「力」,这就是鲁相的真名。好比晚清大臣翁同龢,可不可以因为「龢」「和」通用,就把翁同龢写为「翁同和」呢?金榜题名能换一个字吗?写文章常常用通借字,写人家名字却是不可以的。二,家长给孩子起名字,理所当然取这个字的本义,不管这个字可以借用为什么,第一读音就是本字的音。好比古代「空」和「穷」通,「空海」你不能读成「穷海」。所以《礼器碑》又称《韩勑碑》,而不是《韩敕碑》。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明代郭宗昌《金石史》补充《金石录》、《广川书跋》说:韩明府自名勑,从力来声,音赉,劳也,亦作「徕」,「徕」训「来」,答勤曰劳,抚至曰勑,示有节也,故字叔节。以「勑」为「敕」,讹也。这个说法比较合理。

二《礼器碑》笔法

读帖要看的东西很多,先看它用笔特点。清代王澍极力推荐此碑,他说: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观其用笔,一正一偏,游行自在,动合天机。」所谓用笔「一正一偏」,就是尖锋和侧锋交叉使用。

2.1尖锋线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有很多尖锋线,如「二」字,一共只有两笔,第一笔就是尖锋线。有人可能会说,这种联珠一样的趯锋效果恐怕是石碑风化的结果,并不是当时书丹时,作者用了趯锋。是,说得不错,但临帖是照拓本线条来写的。只有趯锋可以写出拓本上的线条效果,这就是金石味。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拓本上类似这样用尖锋写的字很多,随手可以找出一大批,大致笔画多的字,往往就用尖锋写。注意线条都是有波动或弧度的,不是硬直的。

在「九用」中,尖锋线技法称之为趯锋,趯锋下压力大,轮边就明显;如果减少下压力,圆点密集,线条就比较光,但这种还是尖锋线,只要是圆点移动还是归入趯锋。

2.2侧锋线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侧锋线分成一分笔、二分笔和三分笔,有人给我来信问,怎样分别尖锋线和一分笔?你读帖时先找出三分笔,也就是最粗的笔画,最粗笔画的三分之一,就是一分笔。对于一枝毛笔而言,尖锋线粗细是固定的,但侧锋线是一个范围,无论几分笔都是有伸缩的。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拿这个「人」字为例,它只有撇捺两笔,都是侧锋写的。捺笔从一分笔起,逐渐加粗到二分笔,雁尾用三分笔,最终收尾又回到一分。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你可以把它分成五段,1-2-3,慢慢粗了,3-2-1,慢慢细了。每一段头尾也是粗细不同的,这是侧锋的特点。而一撇根据粗细,可归入一分笔,下笔处稍粗些,但都在一分范围中。

尖峰线和侧锋线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所以刚才说,对于一枝毛笔而言,尖锋这个圆点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尖锋线粗细也是固定的,理论上就是这样定义。侧锋线的分数是一个范围,无论几分笔在范围中还有粗细变化,所以,侧锋线的变化比尖锋线多得多。《说文解字》中小篆全用尖锋线,刻意保持线条一致,但隶书用了两个笔锋,线条变化就很丰富了。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碑阳第一行第五字「年」,带有燕尾,这是三分笔。其余横竖虽然略有粗细,都可以视为二分笔,因为跟雁尾相比,宽度差不多是三分之二。也就是说,这个「年」字是用侧锋二分和三分笔写成的。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仁」字,雁尾是三分笔,一竖是二分笔,右上一横应该是一分笔。这一分笔的侧锋线,跟尖锋线线质是不同的,尖锋线用笔尖顶住纸面,是「顶」出来的线条;而侧锋线是用笔锋侧面「刷」出来的线条。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台」字笔画很多,从上到下,光横笔就是九条。上面部分都用尖锋线,最后一横用了侧锋线。这横是弧线,而且力度有变化,圆弧向上转为向下时,用摇腕来控制笔管的角度,整条线是从二分笔开始,一分笔转换,三分笔收尾。跟上面八条横线写法完全不同。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使用侧锋,除了粗细变化,还有侧锋角的问题。《礼器碑》有些雁尾写得非常方,所谓「方」,就是雁尾有两个鲜明的角,其中一个是侧锋角,这是侧锋和纸面摩擦形成的角。如果动作缓和一些,侧锋角就消失了,变成圆形的雁尾,《礼器碑》中也有不少。

孔庙三碑中的「八」字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这图我以前给各位看过,孔庙三碑中的「八」字,《乙瑛碑》《史晨碑》的雁尾是圆的,《礼器碑》是方的。

侧锋角写法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一级课程我们学过打点势,这点有三个角,其中1和3两个角是尖锋写出来的,2号角是侧锋角,而且是外侧锋角。也就是说,写这个角时侧锋着力的这一点自己看不见,被笔头遮挡住了,它在笔锋的外侧。《礼器碑》的捺笔方形雁尾,也等于一个三角形,跟打点势不同的是,它(侧锋角)不在起笔处,而在收尾处。1是入纸,2是内侧锋角,3是收尾,《礼器碑》「八」字的捺笔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写侧锋角可归入「九用」中的揭笔,先侧,后平发,两个动作,做「侧」这个动作时,要按紧侧锋角这一点的毫毛,果断摇动手腕,就会形成侧锋角。

《礼器碑》用笔特点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总体上说,《礼器碑》用笔特点就是王澍所指出的,「一正一偏」,尖锋和侧锋交叉使用。雁尾有方有圆,刚强不失柔美。对于笔法的训练,是非常好的教材。

三《礼器碑》隶法

3.1竖心旁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在古文字中,「心」字是这样的,象形。秦简的写法,是小篆的隶定,区别不大。八分中的竖心旁,用了直线条。

《礼器碑》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礼器碑》中竖心旁写法都差不多,注意这是竖心旁的写法,如果单独写「心」字,或者「心」放在下面,那跟真书差不多。竖心旁在八分中还有更简单一些的写法,我按照繁简排列,到汉末《张迁碑》这种写法,已经跟真书没什么两样了。

3.2中

很多隶书碑刻写「中」字,跟我们现在写真书一样,但「中」字在《礼器碑》里有点奇怪,这个「囗」下面有缺口。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我想来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之于章草,在《急就章》中,「中」字就是这样写的。《说文解字叙》说:「汉兴有草书」,草书的出现早于八分,八分当然会受草书的影响。

3.3侯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侯」字八分写法是根据小篆隶定。真书中的「侯」字,是把八分写法垂直拆开,左边变成了立人势,余下的写在右旁。从篆字可以看到,下面是「矢」,八分拉直了线条,现在正楷字干脆写出「矢」字。

3.4曹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隶书的「曹」和现在的写法差异较大,甲骨文、金文、小篆上面都是两个「东」,《曹全碑》有一种照篆字隶定的写法,也是两个「东」,《石门颂》把「东」字下面的撇捺简省了,而《礼器碑》把两个「东」省为一个「东」。

3.5东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说到「东」字,《礼器碑》是这样写的。小篆说「东」是「日」在「木」中,《礼器碑》把「木」的一竖,上面分开了。我们看秦简、楚简,都没有当「木」字写,而是照金文、甲骨文的写法隶定。所以有学者说「东」最初是假借「束」字字形,而「束」字是一个口袋装满东西,两头打结。《礼器碑》就是继承了秦简、楚简的写法。

3.6戏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戏」的小篆是这样的,右旁本来从戈,但不小心把左边一竖归入右旁,那右边看起来是「戊」。真书中柳公权《玄秘塔碑》两个「戏」,其中之一就是用隶书的写法。颜真卿《干禄字书》把写「戊」列为通用字。

隶法要详细讲,还有不少,每本字帖都有,隶书课程至今十五堂课,有五堂课讲到隶法,希望大家临帖时予以注意,谢谢。

本节要点:

· 《礼器碑》简介

· 《礼器碑》笔法。

· 《礼器碑》隶法。

复习思考:

·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想想《礼器碑》中「阳」字为什么这样写?汉碑「阳」字有几种写法?

·

《礼器碑》是八分名品,讲解《礼器碑》笔法和隶法

临写《礼器碑》,这是隶书课程第五张作品。

· 最后一句「颜母育孔宝」,其中「母」字完全损坏,碑中也没有其他「母」字,所以通常就不写了,何绍基临本也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