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陷阱:让优秀成为平庸

 板桥胡同37号 2019-07-02

《能力陷阱》是这两天在路上听的书,一边听,一边点头,好在都是塞车路段,要不肯定会被后面的司机按喇叭了。

书中的副标题:能力是优势,也是陷阱,看起来是博眼球,但认真阅读,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们总是习惯做自己熟悉的或者擅长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做的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做,因为习惯的事情做起来最简单,甚至还会带给我们短暂的自信心和满足感。这样导致我们就会陷入这种单一能力的陷阱。换句话说,你越在一个方向上努力,你可能离成功就越来越远。

最近机构改革,身边很多朋友进入到这股大潮之中,周围的氛围,也是围绕着这个话题,我们换了个地方,还可以生存吗?或者说,还可以像之前那样,驾轻就熟的生存吗?

那其实,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

我们的任何一个行动完成,都是由身、心、脑,三者共同完成的,有些时候,三者可以统一,但大多数时候,三者都是分裂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知行合一,是目标,而非习惯,那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无法一致是,可以怎么做呢?圣人王阳明告诉我们:

       或者,你需要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始。


“我们不必想明白再去做事,而是应该先做事情慢慢就会想明白”。

听到这句话觉得太牛了!

我们总在羡慕很多人,很多事,但推到自身时,我没有时间、我没有学历、我不够优秀等等……

从我六年级开始,就被屡屡暗示为:文科很好,数学很差,然后我就在这个暗示里,呆了20年,真的高考数学就可以考出400分那么差的成绩,和语文,足足相差300多分,但其实,我的智商,真的比数学好的人差吗?

我们想成为某一种人,总是苦思实现的办法,其实不用想,只要模仿他的行为去做就行了。

高手不是想出来的,高手是做出来的。

先做,然后再思考。

绘画是临摹,语言是模仿,舞蹈音乐也是,我们总是模仿练习,然后再去理解为什么?

康德说过,所有的理论都是解释我们的感受。

如果我们没有感受,理论就没有意义。

而有了感受,你就可以创造自己的理论。

想成为什么,就先装成那个样子。

想成为拳击手,先要装得很凶猛,

想成为作家,也要言语装着斯文,

粤语多说点,你就像广东人了。

外表装成那个样子,才能更好地感受它的内在。

因为想是想不明白的。

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想象不出它的样子,

我们没有经历的事情,不会有真正的体会。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并不在于你想了什么,

而在于你做了什么。

亚里士多德发现,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也就是多做好事就会变成好人。这一说法得到了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认同和证实:改变是由外而内,而非由内而外产生的。

未来是不可知的,无法想象。

沉浸在你的能力陷阱之中,那么未来就是重复你的过去。

不想过着一眼可知的日子,那请和我一起突破自己的自我设限,架构属于自我的领导力认知体系。

生活

岂止于美

作者:鸭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