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写信的日子

 mxb08 2019-07-02

怀念,写信的日子 来自唯美心情美文 07:12

一天,陪女儿找东西,放在床箱里的一个很大的盒子映入眼帘,那是我保存了二十多年的信件。它搬出来,虽然好久没有翻看,可那种熟悉的感觉依然在掀盖的那一瞬间扑面而来。

坐在沙发上一封封翻看这些泛黄的信件,读着那些陌生又熟悉的文字,以前那些写信的日子以及那些与信有关的故事,又鲜活起来……

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浪漫诗意的少女情怀。

人生的第一封信是16岁那年,外出求学时收到的家人的信,信中有父母殷殷的叮咛,有祖父母浓浓的思念。

而我每次写的家信都是报平安,让祖父母放心,让父母别惦念。

可是在给同龄人的信里就随意了很多,会把自己的小失意,小迷茫甚至和同学之间的小误会都讲给他听。而他每次会及时回信为我指明方向,给我慰藉。

整个青春年代,我们用书信传递着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诉说着我们的迷茫和彷徨。我们相互信任,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互相调侃着度过了求学岁月。

记得那时写信,总爱写上见字如面。无论多久未见,如今读来,只需看到你的字迹,便能记起你的样子。

这真的是:字如其人。一封封信,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了我的成长。

每每写信,我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月光透过窗帘洒落在屋子里,坐在窗边的书桌前,沐浴着月光,捻亮一盏小台灯,摊开一页素色信笺,笔端划过信纸,“刷刷”声中流淌着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

信写好后,根据不同的含义,给每个人的信也会被折叠成不同的形状,装进信封里密封起来。那样的日子,在有了电话,有了手机之后,只好存封在了记忆里。

除了写信,就是盼信。在把信投进邮筒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掰着手指算,哪一天他会收到信,什么时候写信,什么时候我会收到回信。

每天最乐此不疲的事,就是跑到传达室去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日子也在一天一天的期待,失望和兴奋中度过。

人是军人的缘故,我们的感情最初之时一直靠着书信维系,一封封书信里一句句诉说着相思和惦念,一封封书信就像一台台记录仪,记录下我们经历的点点滴滴。

读信的甜蜜,回信的幸福,是一天多长时间的电话都不能代替的。

书信为我们的感情留下了爱的痕迹,而后来十余年所打的电话都随风飘散了,再也找不到一丝丝的印记。

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梦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提速”,大事小事没有一个电话解决不了的事。

如今,没有字斟句酌回信的郑重,没有费尽心思折信纸的浪漫,没有望眼欲穿等信的期盼,也没有了看到邮递员就想问一句“有我的信吗?”时的羞涩,没有小心翼翼拆信的虔诚,更没有了聚精会神读信的满足和幸福。

距离拉进了,交流便利了,电话联系、QQ联系、微信联系,我却渐渐感到失落,因为再也没有写信、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了,在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种美丽都不复存在了,愈发怀念起以前写信,等信的日子。

角飞扬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可这些见证时光的信,却成了纪念回忆的永恒。

多么希望在某个下雨或飘雪,寂寥或幸福的日子,能够收到一封写满浓浓相思情,可以闻到飘着淡淡翰墨香的信。

我们可以继续在书信往来中,重温信笔写人生,丹书论古今的岁月。

作者:青梅煮酒,原名刘艳青。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建桥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喜欢在工作之余,捧一本诗词,煮一壶香茗,用一支素笔,写一瓣心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