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建平:武术,也在与时俱进地发展

 优雅a 2019-07-02

大漠,孤烟;明月,弯刀。

提起武术,想起侠客,我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这样的情景。

杜甫有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是歌咏剑侠的名篇。而我更欣赏贾岛的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侠客豪爽的风度。

千古文人侠客梦。虽然连花拳绣腿都没练过,但以写字为生的我,却一直对侠客怀有憧憬。

最近得缘采访温州市太极拳运动协会会长刘建平,我把看过的金庸、梁羽生、古龙的书籍,又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心中暗自思忖:现实中的拳师,会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叩响刘建平家的大门,未见身影,先闻其朗朗的笑声。甫见面,他完全不像是年近“古稀”的状态,文质彬彬,儒雅谦和,但看他炯炯有神的两眼,又透出一种凌厉,这正是练武之人才有的飒爽英气。

就这样,在愉快的氛围里,我开始倾听刘建平的故事,以及他对武术的认识和理解。

摄影/林其勉

自古英雄出少年

出于对武术的向往,与刘建平刚开聊,我就问他:“人到中年,还能不能练武?”

刘建平哈哈一笑,没有正面回答我,他说:“我们还是先聊武术的起源和作用吧。”

在刘建平的意识里,武术有着至高的位置。在古代,战争时期武术可以安邦定国、行侠仗义;和平时期可以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他在介绍武术的作用时,多次提及“止戈为武”。他认为,武术的巅峰时期,应该在清朝咸丰年间,这是冷兵器结束的时代。

“天下武术是一家,太极拳当然也属于武术范畴。人人都知道,太极拳讲究阴阳,其实天下哪一门武术,不讲究阴阳?”刘建平对武术史,尤其是太极拳史,真是如数家珍:他侃侃而谈武术的起源,讲到达摩祖师的《易筋经》;他津津乐道太极拳的发源地,自然绕不过陈家沟;他细细讲诉太极拳的六大门派,解析其中的各种渊源……最后,聊到自己,刘建平练的是陈式和杨式太极拳,现在则以杨式为主。

话说到此,刘建平才聊起自己学习太极拳的缘由和习武的经历。

刘建平于1952年出生于习武之家,他父亲刘传余擅长南拳,他从小跟随父亲练习拳法,有着扎实的童子功。1968年,父亲英年早逝,交待他改练太极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于同年6月拜师徐金生先生,开始练太极拳。

1979年,八卦掌掌门王壮飞先生率上海代表团来温州。刘建平特意延请王先生来家中,跟随王先生习练八卦掌、散手、排打及铁砂掌,成为王先生的贴身高徒和义子。1992年,拜中国陈式太极拳泰斗、心意混元太极拳创始人冯志强先生为师,并成为入室弟子。

 “我拜师,都是正儿八经地磕头的,我练武,也是不惜代价,曾经为练习铁砂掌,整个指甲盖都练翻了。武术,在古代,是单兵作战,是战争的手段,以打斗、对抗为灵魂。即便是发展到今天,这个灵魂也不能丢,否则武术和体育、舞蹈等等就没有区别。如果要练武术,那就要讲究童子功,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是这个道理。”

一生练武艺在身

出于对武术的热爱,刘建平一生都没有放弃过习武。

其实刘建平一直是有职业的,而且工作也相当出色。他于1968年顶替父亲上班,后来有机会进入法院,曾任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高级法官。

问刘建平,他能将武术和工作两者都做好的缘故,他说:“我比别人勤快。记得刚上班,是在百货二级站做仓库保管员,天还没有亮,我就跑到松台山练站桩,平时一有空,我就在棉布堆上面练压腿,时时刻刻都不放弃练功的机会。”

丰富的习武经历、扎实的武学功底,刘建平得以独树一帜,他创造性地将太极和八卦两门内家拳的精髓相融合,集美学、力学、功法、拳法、养法融为一体,练就了一身优美雄浑、刚柔缓闪,具有独特的技击和内养的功夫。他曾多次获得浙江省、温州市太极拳套路和推手比赛冠军,夺得过国际武术锦标赛金牌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赛优秀奖(金奖),并多次应邀担任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的裁判,且著有《陈式太极拳入门》《论中国武术的巅峰时期》等论文,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

现在,刘建平是国家武术七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国家传统武术特级教练。现任温州市太极拳运动协会会长、温州市八卦掌运动协会名誉会长、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曾担任过温州市鹿城区武术协会会长、温州市武术协会副会长等职,2013年荣获温州武术60周年贡献奖。

“我在年轻的时候,读过许多哲学书籍,我认为,哲学与武术都蕴含着辩证与对立的统一。学武之人,不仅要学习武术本身,还要借鉴易经、黄帝内经等相关学科的优秀之处,汲取营养,完善自己。因为热爱武术,我即使工作很忙,都没有放弃练功;也因为热爱武术,我能博采众长,事事都能联想到太极。”

强身健体有担当

刘建平一直以发扬太极拳为己任,现今更是兢兢业业于太极拳的传承、教练工作。

从师父的口口相传中,刘建平深谙练习武术,要具备“法、才、伴、地”这四大要素,也就是说,要从好老师那里学习章法;自己要是习武的人才;要找到练武的伙伴;要创造练武的环境。

“这四大要素,对严格的习武者来说,缺一不可。但是现在,武术也是与时俱进的,在和平时期,武术的格斗功能不再被强调,这就像蜜蜂的刺一样,不轻易亮出。武术的强身健体功能,渐渐被摆在第一位。当然,武术的伟大,也不仅仅在于格斗,而在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可以让武术走向全世界。”

太极拳能够与时俱进、奋发进取。对自己则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拳学功夫的进步和灵性修养的提升;对社会则能自觉地把个人德性的圆满、个体智慧的增长和自我功力的提高,与社会群体的健康进步相互协调、互相平衡,在实现个人灵性的完善和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同时,自觉地担承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刘建平正是秉着这样的思想,无私地将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健康、和谐、进步和发展,任劳任怨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教拳授课以来,刘建平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学生,遍布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他说他教学生就要真心实意,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来,只懂得一些花拳绣腿的功夫。他还担忧现在太极拳教练的队伍不精良,因为老师传授的章法非常重要,所以他认为目前急需培养、提高的还是教练员队伍素质。

聊到即将在瑞安举办的浙江省首届民俗体育精英赛,刘建平说:“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赛事,能够带动全省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让参与者与市民群众健身、键心,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我非常支持这项比赛的举办,期待能够一届一届地坚持办下去,为温州乃至浙江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太极拳运动很普及,各门各派也不少,希望我市太极拳拳友积极参赛,把太极拳发扬光大。”

虽然有一身武功,但刘建平很谦和、很淡泊。他的一双儿女如今都很有出息,他大可以过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可因为身兼温州市太极拳运动协会会长一职,他还有很多责任放不下。“我是个干事情的人。民间的事情,不像单位,很正规化,但我做一任会长,就担一份责任。我这是自己给自己压力。”说着,刘建平又爽朗地笑了。

所谓大家风范,大抵就是这样,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吧。

文/周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