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代彩色明信片上的颐和园,看看和如今的这里有什么不一样

 老照片收藏家 2019-07-02

这组颐和园彩色明信片是20世纪30年代发行的,通过这组老明信片带大家去看那时颐和园的样子。图为万寿山排云门,在排云门两侧,矗立着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

颐和园的前身为清漪园,1860年(咸丰十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全部破坏。光绪中叶,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水师建设费二千万两白银修复此园,1888年(光绪十四年)完成,基本上保持了原清漪园的格局,至此更名为颐和园。图为仁寿殿。这里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

图为颐和园石舫。石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图为乐寿堂。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当初是乾隆皇帝侍奉母亲休息的地方。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时,改成现在的式样,并成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的寝宫。

图为颐和园文昌阁。文昌阁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颐和园内六座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千峰彩翠城关、文昌阁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时重建。

图为远望万寿山。万寿山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明弘治七年(1494年)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清初,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成为全园的主体。建筑群依山而筑,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太后重新建造的。

图为云辉玉宇牌楼。牌楼紧邻昆明湖,是万寿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轴线的起点。建筑为四柱七楼,顶覆黄色琉璃瓦,绘金龙和玺彩画,等级极其高贵。“云辉玉宇”牌楼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

图为十七孔桥。这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该桥是清乾隆时(1736-1795年)建,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

图为颐和园铜牛。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铜牛铸造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长久地降服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

图为万寿山铜亭(宝云阁)。宝云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俗称铜殿或铜亭。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重檐歇山顶。宝云阁通高7.55米,重约207吨。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连匾额等都像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焚清漪园,铜亭虽幸免于难,但亭内的陈设却被掳掠一空,铜制门窗也遭到严重破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