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一言之美 2019-07-02

汉字结体与书法紧密相连。从汉字结体的形成、发展到规范,历经千变万化,但都遵循一条有繁到简的基本规律。在这个规律中,有一件特殊的金文书法——《散氏盘铭文》,它最大的特点是在汉字结体趋于规范化前发生了多变的现象,不论是从汉字结体的演变,还是从书法艺术的发展,都是值得研究的。

一、汉字结体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在创造汉字之初,能够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早期文字甲骨文起,汉字的主要任务是记事。汉字从商代至西周晚期,基本完成了从简到繁的主流发展。在简化上,趋简求易,是人们书写文字的共同心理,也是发展规律。作为艺术,书法在这个问题上则有些不同,书法处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尊重书体与汉字结体的时代同步性。西周金文中简化的字形有很多都被保留了下来,有些字形今天仍在通用。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吴从周。”古代文明的高峰出现于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但东周的种种文化制度都可溯源于西周。汉字的演进,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复杂洗礼。秦代则比以往更加大刀阔斧的国家力度,对汉字结体进行了更完美的规范化改造,并统一起来,成为国家标准文字,这就是小篆,这是秦代全方位继承周文化的结果。在秦篆之后,又经历了隶变,再至晋行、唐楷,汉字结体与书法艺术达到了完美汇合。汉字结体最终形成高度的规范字体,而后固定下来,又成为实用与艺术紧密融合的独特艺术形式。

二、《散氏盘铭文》结体的多样变化

从西周早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的修饰,有意识地完善着汉字的结体。汉字笔画的线条粗细逐步均匀起来,加之经过甲骨文的契刻与简化,象形蜕变已初步完成,书写开始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西周中晚期至秦代之前,大篆书体的形成,主要是周人对审美需求的促进,而美又是书体规范的基础。宣王时期所著的大篆字书《史籀篇》,是对金文之后大篆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汉字结体进行系统整理与规范的总结。在西周中晚期,这种汉字结体的演变,仍然是多样化的,既有新的改革,又保留了许多前期的式样。有意思的是,厉王时期留存下来一件很特别的器物,这就是青铜器“散氏盘”。

散氏盘铭文大意因夨国侵略散氏国之故,夨国以田地赔偿。其铭文前叙规定田界,中叙规定田界的散两造的有司,未叙定约时的情形。字虽多不可识,然意义甚可明了。《散氏盘铭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一件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珍品。

青铜器是商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国家的象征,尤其是大型青铜鼎,如《大盂鼎》《毛公鼎》等,其青铜鼎铭文,更是书法扛鼎的文献。而作为器型比较小的“散氏盘”及《散氏盘铭文》,在整个书法史上却有着以小见大,以平见奇的独特风貌。《散氏盘铭文》与其它同时期的青铜器铭文相比,其字势尤为倾斜随意,结体不够工整,而书写也多简便率真,奇古普拙,妙趣多变。《散氏盘铭文》突出的结体多变性和艺术独特性对推动书法艺术影响很大。

从汉字结体的角度分析,这种多变性,很有可能与厉王横征暴敛的执政有关,与散国所处偏隅的地理位置有关,动荡与散慢无形地影响了《散氏盘铭文》书写者的随意性。但这种自由的随意性也不是没有约束的,能够在青铜器上记录文字的,也一定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同时,审美意识的存在,都对这一篇铭文的形成,起到了约束力。《散氏盘铭文》对结构和笔画进行了合适的均匀处理,将多样变化处于可控范围内,完成了文字识别的功能。同时在谋篇布局上,做到了整体美观。也就是说,《散氏盘铭文》虽然相比其它铭文更加自由拙放,但这种看似多变的结体,同时不也在说明它是另一种规整吗。

(一)取势横向扁方 重心多倾斜下移

金文发展至西周后期变化是比较大的,《散氏盘铭文》则是其中粗放尚意、自由浪漫的代表。它与厉王时期所作的端庄遒美的铭文形成鲜明的对照。铭文笔画粗细均匀的特征,又与武王时的《利簋铭文》,恭王时的《休盘铭文》和《墙盘铭文》,宣王时的《颂簋铭文》等金文的书风一脉相承,唯《散氏盘铭文》结体更为恣放疏阔。

《大师簋铭文》作于西周夷王时期,比《散氏盘铭文》若早;《虢季子白盘铭文》成于西周宣王时期,比《散氏盘铭文》若晚。见图1、图2、图3,我们把这3件铭文对比来看,就能清晰地看出《散氏盘铭文》的独特个性,它主要体现在字形结体的多变化。见图4,以“周”字为例,左边“周”字出自《大师簋铭文》,字形结体长方纵向,且均衡、中正、对称,是周代金文的主流审美形式。中间“周”字出自《散氏盘铭文》,其结体突然扁方横向发展,并且大多向右下方倾斜之势,很多字同时也反其道而行之地由简变繁了。这个“周”字代表了《散氏盘铭文》的奇变特征,也恢复了它象形字的起源,井田禾苗如绘画一样表现出来,多了一分逆流而上的返璞归真,又多了一分诗情画意。右边“周”字出自《虢季子白盘铭文》,字形结体又回到中正向纵的轨迹上来,微妙的形体变化,让这种金文字体多了一些灵气,是趋于大篆、小篆等规范字的典范。通过对比,显然《大师簋铭文》和《虢季子白盘铭文》的结体是主流的纵向字势,而且姿态平整,这是中国文化中正、对称的审美理念和逻辑思维。《散氏盘铭文》则成为书法艺术的启发者。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1《大师虘簋铭文》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2《散氏盘铭文》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3《虢季子白盘铭文》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4《大师虘簋铭文》中的“周”字、《散氏盘铭文》中的“周” 字、《虢季子白盘铭文》中

《散氏盘铭文》总计357字,重复者居多,正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字的不同变化,以及其它汉字的灵活各异,发现了它结体的微妙之处。《散氏盘铭文》的结体特征在所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最为独特。它之所以能在众多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独树一帜,其尚横的字形面貌,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该铭文的字形结体一改历来金文的纵向取势,而变为横向取势。因横向取势的结体特征,而使其字重心多倾斜下移。在金文字形中横画左高右低,字势向右下斜的结体方式,虽然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已有出现,而在《散氏盘铭文》中,这一手法已是常态,尤其是一些左右结构的字,绝大多数处理为左高右低。字势向右下斜的形态,使得铭文有奇肆率真之感。见图5中的“散”“城”“木厈”“内”“于”“田”“南”“道”等字,字形结体不仅横向变宽,而且大都采取了将每个字的下端笔画进行缩短或聚拢处理,让字的重心极速下移,并且字形以偏右下角方向者居多,有高山坠石的力量和敦实之势,其中“城”“南”等字更为突出。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5《散氏盘铭文》结体取势横向扁方,重心倾斜下移的字

《散氏盘铭文》字形结体倾斜醉然,险中求稳,增添了无数动中守静的艺术效果。多变扭曲的动作,造就了该铭文极强的夸张结体。它的很多变化令人出乎意料,这不但没有让文字变得难以识别,然而更突出了它的险峻之美。这种结体重心偏右下移的态势,出现的非常密集,是《散氏盘铭文》的总体风貌和艺术特征。

(二)随字造形 笔画错落 结体多变

《散氏盘铭文》结体的多变性还体现在造型与笔画的布局上。铭文中的每个字都不刻意追求疏密的对比变化,以及笔画均衡的普遍审美规律。对结构简单的字不以盘曲和伸展等笔法进行调整,而是随字造形,任其自然舒展,增添了无限趣味。对笔画结构繁多的字,也打破了对称、整齐、排叠的法则,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参差美感,这一点是该铭文的主要突出特点之一。

我们从《散氏盘铭文》中选取几个字看,见图6中的“沽”“還”“䌛”“有”“襄”“執”字等,随着字形,笔画挪让自由,有随心所欲之感。不管书写者当时是处于随心所欲的心态,还是特意经营的心思,都无不透着美观的巧思。如“沽”的下面那个点画,不仅斜斜,而且写得特别长,像喷涌而出的泉水,使其趣味横生。此字本为左右结构,由于笔画错落夸张,使得浑然一体。另外,在铭文中有不少字是多次出现的,对于这些重复出现的字都处理成不同的结体,表现出一字多形的变化之美,这正是书法艺术的变化之道。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6《散氏盘铭文》中随字造形 ,笔画错落的字

见图7中的“封”字,“封”在《散氏盘铭文》中出现多达18次,是重复率最多的字。“封“字的大量重复,从审美和识别的角度也给该铭文作品增加了许多难度。结体的多变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同时又要控制太过随意性,故而,其变化多在细微之处。“封”字以倾斜下移且多变者为主。如第2字,字形倾斜并向右下移的程度很大,尤其是下半部分,是所有“封”里书写最具特色的一个;也有的归于纵向平稳的写法,如第16字,相对比较对称;更有重心倾斜下移方向与大多相反的,如第10字是向左下角移动的。纵观所有“封”字,足可看出汉字结体与书法艺术的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7《散氏盘铭文》中“封”字的多变对比

另见图8《散氏盘铭文》中的“则”“武”“中”“农”等字,也是结体重心偏向左下角的,这种情况在铭文中是比较少的,这是多变与少变的辩证关系。一种书体的风格主要是看主体而论,这也是艺术的逻辑。另外,“于”字的重复书写也有15次之多,它的结体规律与“封”字基本一样,它们虽然灵活多变,但整体上又是稳定而美观的,是变化与有序的巧妙结合。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8《散氏盘铭文》中的选字

(三)奇姿百出 打破对称

正因为是结体多变的字形姿态,成就了《散氏盘铭文》的独特面貌和奇特的艺术风格。大观整篇铭文,是浑然天成的整体;细观则奇姿百出,许多汉字结体已经打破了中正对称的审美规律,甚至违背了普遍的审美规律,这恰恰正是《散氏盘铭文》的奇妙之处,也是艺术价值的独特形式。

我们来看一下图9铭文中的“省”和“墙”字,以观奇妙。“省”字上下结构虽然改变了中轴对称的规律,上部偏右如此严重,但重心平稳,这是奇思的技巧;“墙”字有三部分构成,左边和下方都较平稳中正,而右上部分则向右上角用力倾斜,这种静与动的结合,在铭文中多处可见,而“墙”字更有趣味。这两个字如同醉意正浓的不倒翁,憨态朴拙。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9《散氏盘铭文》中的选字

我们再从《散氏盘铭文中》摘选几个更加结体奇妙的字来对你一下。见图10铭文中的“以”字,它在保留了古朴的气质以外,又将重心向右下移动,增强了动势,且不失稳定的姿态。再看“原”字,其笔画随着本意流动,看似不拘一格,却守住方正字形,奇妙有趣。“且”字在铭文中出现了3次,另两字书写得方圆兼备,而此字则写成尖锥形,别具一格,个性突出。再看看这个“宫”字的3种写法,它们完全打破了本该中正对称的结体结构,内部的两个“口”字越来越偏离中轴,姿态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视觉上却不失稳妥,这一巨大的变化,恰恰启示了汉字结体向书法艺术爆发激情的可能。再看“屰”字,它就更加自由了,使笔画复杂的字形变的自由随性。再对比一下“木厈”的两种写法,左边的书写,除了字形横式以外,其笔画布局与结体平稳,是金文的常态。而右边“”字的书写发生了突变,右边的“木”字部件就像突然要掉落下来一样,险情突袭而且极其夸张。这种突变,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怎不惊奇。最后再看一下“父”“氏”“爽”这3个字,它们整体上保留了金文结体纵势的主流,却也内含奇姿的微妙变化,这类情况在《散氏盘铭文》的比例不多。这些变化不大的文字结体,从书法发展的角度看,保障了该铭文的历史地位。而像“原”“且”“宫”“”等这样不受规矩约束,形成奇观的结体,恰恰是艺术的启发点。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10《散氏盘铭文》中结字的多变对比

三、《散氏盘铭文》的艺术启示

在《散氏盘铭文》之前后,为什么很少有这种不规范的结体呢?之前是周人审美意识相对固定下来的缘故,之后则是回归自然审美规律。厉王之后,宣王即位,励精图治,也许是天威重振,金文书法也呈现一派整肃气象,特别是字形结构的整饬、书体式样的稳定,都可以和春秋秦金文衔接。

秦系文字走的是《史籀篇》一路,《散氏盘铭文》则是这一路上独特的一叶,后来的秦大篆继承了它的精髓。这一点,我们通过秦国金文《秦公簋铭文》和大篆《石鼓文》可以佐证。见图11《秦公簋铭文》的结体已回归长方纵向姿态,且变的更加秀美,已属规范字体。但铭文中仍有个别文字竟然神奇的相似。见图12左边“小子”二字出自《散氏盘铭文》,右边“小子”二字出自《秦公簋铭文》,二者虽然在结体姿势上发生了变化,一个右下倾斜,一个右上倾斜,但二者神采竟然如此一致。尤其是二字的书写,在视觉上竟然都像是一个字。在那个信息传播极其缓慢的时代,前后相隔二三百年,如此的神交,可见文化血脉的力量何其巨大。再看图13《石鼓文》的大篆文字,其结体平稳对称,字形纵势,笔画横平竖直,雄厚古朴。《石鼓文》字形结体虽然没有了《散氏盘铭文》的多变性,已属相当规范的结体,谋篇布局也端庄平和,纵横规整。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11《秦公簋铭文》局部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12《散氏盘铭文》和《秦公簋铭文》中的“小子”

论《散氏盘铭文》结体趋于规范前的多变性

图13《石鼓文》局部

通过《史籀篇》一脉相承的作用,秦文隶变的产生称为历史必然。汉字的简化和规范化,使得对汉字的识别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便于识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汉字结体的多变性,同样也是书法艺术称为可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体的多变性则更多是体现的艺术上。因此而论,《散氏盘铭文》这一独特个例,在书法史上却不孤僻,反而对书法艺术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发挥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子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