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大学往事(六)

 追梦者5401 2019-07-02

第六学期开始,我与宋琳、汪保鸽和赵永江四个人,从三楼寝室搬出来,住到了一楼中间朝北的房间,住宿条件虽然差一些,但比起原来六个人住一间,还是宽松了许多。

我在第一宿舍一楼寝室里  

宋琳收到温州《春草》杂志通知,他的诗歌《我的心》被录用了。受此鼓舞,宋琳让我陪着,去《萌芽》杂志社找赵丽宏。赵丽宏毕业后,分配在那里当编辑。《萌芽》杂志社,在文艺会场西角小楼上。我们上了二楼,正向人打听,赵从里边出来,说他很忙,只能讲几句话。说着,他领着我们下楼,到会客室。王小鹰(她也在《萌芽》当编辑),正与一位女孩子谈话,估计那是个业余作者。坐下来后,赵丽宏接过宋琳的诗稿,一边翻看,一边说他有基础,可多拿几首来,选一组刊登。回校路上,宋琳心情大好。不久,他的诗又得到《飞天》杂志“留待研究”的答复。

三班叶瑾的小说《平山莽莽》将在《萌芽》第3期上发表。他曾在内蒙古生活过七、八年,有很深的生活体验,小说反映的就是那段的生活。没多久,宋琳收到《萌芽》杂志的通知,他的诗将在6月期发表。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夏雨诗社”于5月28日宣告成立。之前,我曾听说中文系77级、78级学生,组织过《草木社》,但没看到有什么大的活动和影响。而这次夏雨诗社成立,显然声势比较浩大。

成立大会在校大礼堂举行。参加大会的,有著名诗人雁翼、肖岗、黎焕颐和赵丽宏,校领导肖挺、袁运开,各系师生1000多人。晚上7点30分,他们在主席台就座,校学生会主席,2班的于海锦宣布成立大会开始,先由肖挺代表校方讲话,雁翼代表来宾祝贺,接着由宋琳代表诗社讲话。然后,表演节目,诗朗诵、独唱、演奏。

几十年后,宋琳在一篇文章里讲述了夏雨诗社成立过程:夏雨诗社成立于1982年5月,早期主要成员是78、79和80级中文系学生。策划者是被戏称为“巴士底狱”的第一学生宿舍,是民国时期大夏大学的旧址。某个春夜,他到78级师兄刘新华的寝室小坐。刘突然问,你们几个写诗的同学,为什么不合在一起成立一个诗社呢?听从了他的建议,宋琳和沈滔、汤朔梅、张黎明、徐芳等人便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张贴征稿启事,给名流写信,请校长题词,打字,画插图、油印,5月下旬,《夏雨岛》创刊号就这么诞生了,首任主编李其纲写了热情的发刊词——《夏雨,年轻而执着》。老诗人辛笛、校友赵丽宏写来了贺信,辛笛先生还附上了贺诗《献给夏雨》。

原华东师大第一学生宿舍就在高楼的位置   

6月9日,我们1班组织的“春游”终于成行。全班共有24人参加,女同学全体出动,盛况空前。天刚亮,我们就出发了,19辆自行车排队前进,其中有杨友苏和孙美青,其余女同学宁肯坐汽车,不让男同学骑车带她们。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出了郊区,沿路两旁,黄黄的,是收割后的麦田;青青的,是正拔节的稻田。

一个多小时过去,乘车的同学,先期到达目的地“佘山”。它是上海郊区唯一的小山。远远望去,山顶上矗立着一座天文台和一座教堂。待骑车的同学到达后,将自行车停在部队的营房里,20多人穿过汉白玉牌坊,沿石台阶,绕管理处,缓步上山。两旁修竹密林,郁郁苍苍。忽见一外国人石像,站在大路上,每个转变处,均有两石室,内有耶稣受难图。同学们看着,笑着,嚷着,十分开心快乐。

全班在佘山教堂前合影         

我们一齐来到教堂前,因为不能入内,只在教堂前拍了合影,然后从另一个方向,沿小路下山。小路陡滑,同学手拉手,笑语欢歌,随风飘扬。路边,竹林更密了,绿荫更浓了。草地上,开着一朵朵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小野花……

在山脚,我们找了一处平地,把几块大塑料布铺在一起。女同学们拿出吃的,亲手制作“西餐”,大家在四周坐好,共进午餐。大家选出刘金虎为王,吴祖荣为王后。几个人用花衣裳、裙子和草帽,把吴祖荣打扮得花枝招展,每个人看着他那样子,都笑得合不拢嘴。刘金虎开始封官,刘伟勋当上了狗头军师,还有八大金刚等。接下来,玩游戏,八个男同学,口衔小勺,女同学套圈,套中者有奖;表演节目,唱歌;随着迪斯科音乐响起,同学们踏着音乐的节奏,在铺着一层柔软、干枯的竹叶的草地上,翩翩起舞。

不远处,我和几个同学,赤着脚,站在水潭里,清洗午餐用过的杯碗和塑料布。头顶上,蓝天白云。水潭边,树林苍绿欲滴。那边山坡上,杨友苏与屠茂芹,在草丛中跑着,隐约出没,浅色的衣裳,飘动着,像两只蝴蝶飞过。不一会儿,她们举着一束野草莓,蹦跳着过来,那草莓,真多啊,一颗颗,红玛瑙似地,晶莹剔透,摘下来,放进嘴里,酸酸的,甜甜的。莫非这就是生活的滋味?我提着洗干净的餐具,跟着她们往回走。她们看见草丛中,露出红红的草莓,又欢叫着,跑去采摘,全然不顾草丛中,有酸枣的刺……

到6月底,有人传说,今年浙江和福建两省,都不接收心理学系、教育系的毕业生,分配最近的地方是山东。听后,感到有些担心。明年,中文系毕业分配情况,将会是怎样的呢?

过了几天,78级毕业生举行告别演出。其2班自编自演的独幕话剧《留影》,受到台下同学的热烈欢迎。该剧取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并由自己出演,特别真挚感人:毕业前夕,同学们在一起合影,离情别绪,笼罩在每人心头,无不留恋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如果时光倒流四年,我一定……可那时我又在做什么呢?”

每个人重演起那年中秋节的情景,倾诉当时的感想:年轻的同学走进舞会,欢快起舞;年纪大的同学,有的在想家乡的田地,有的在想孩子,有的叹息在农场、林场荒废的时光……最后,他们向台下的老师和同学们,倾诉心中的惜别之情。看得台下许多人热泪盈眶,特别是79级学生,联想起明年此时,自己也将告别这里,不由地泪眼朦胧。散场后,我们还一直在议论:真情就是动人。

学生时代不会永远延续。78级学生将要走了,明年这个时候,我们终究也要离开。想到这里,许多感慨、怅惘,弥漫在心间。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知识,事业,爱情?刚进大学时的雄心实现了多少,盼望的浪漫蒂克又得到多少?生活远不如幻想那样美妙。当我们离开师大时,我们将带走什么呢?前方将会有什么等待我们呢?

我们几位年龄大一点的,失落似乎更多一些。曾经,我们错过了最好年华,希望进大学后,在追求学业、事业同时,寻找到爱的伴侣,可事实呢,令人沮丧。只有一年时间了,我们该如何前进?那段时间,许多同学都变得开朗坦白了,压在心头的话,开始流露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