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 | 阜南:淮河岸边千年古城国宝荟萃 安台柳编“鞭打桃花”物阜民丰

 风吟楼 2019-07-02

CCTV-10

2019.7.3 21:57 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安徽省 阜南篇

阜南篇 预告片

公元前639年,宋国国力日盛,宋襄公想要楚国将其靠近中原的附庸国分给宋国。

他邀请齐、楚两国在宋国的边境——“鹿上”城外举行会盟,借此昭示自己的盟主地位。

大军云集、舟车如蚁,鹿上因这次会盟,蜚声四海,永载史册。

“(淮水)又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县,即《春秋》之鹿上也。”

——《水经注》卷三十《淮水》

根据《水经注》记载,春秋时的鹿上,就在现在阜南县阮城村。

“鹿上会盟”让阜南县域的这片土地千古留名,东汉时此地置“原鹿县”;1950年,因地处阜阳之南,始称“阜南”县。

件件国宝诉说殷商青铜文明

1957年,村民在月牙河台家寺附近意外发现了一尊巨型器物。

专家根据其形制、纹饰,确认这是一件罕见的商代青铜祭祀礼器。

经过复杂的清洗和修复,它的精美容貌得以重见天日。专家将其命名为“商龙虎纹青铜尊”,也就是后人熟知的龙虎尊。

龙虎尊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后,2014年到2017年三年间,考古专家对台家寺遗址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大面积发掘,殷商文明的神秘面纱由此被揭开。

台家寺遗址集中展示了商代先民生产、居住、安葬等场景,在规模上,是整个南方地区仅次于三星堆和盘龙城的大型建筑群落。

舍小家 为大家 众志成城抗洪灾

阜南县王家坝镇位于淮河中游与上游的衔接处,洪灾发生时,淮河中下游两省百姓的安危皆系于此。

因此,王家坝镇成为控制淮河灾害的咽喉之地。

阜南县王家坝闸,修建于1953年,它是安徽省濛洼行蓄洪区的进水闸。濛洼行蓄洪区,是安徽省政府为应对淮河灾害,举全省之力修建的一个蓄洪区,库容量达7.5亿立方米,这样的库容量世所罕见,王家坝闸因此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2007年7月,淮河上游洪流咆哮着向中游扑来,如果不加引导,洪水将一路向东,席卷安徽、江苏两省,甚至山东、江西等地也难以幸免。

然而,洪灾爆发后,王家坝镇已经完成了一次开闸蓄洪,到7月10日这一天,蓄洪区水位警戒线持续报警,已经丧失再次蓄洪能力。如果开闸蓄水,洪水将淹没整个蓄洪区。

燃眉之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作出了决定。

闸口缓缓开启,洪水如猛兽一头扎了进来。蒙洼行蓄洪区像一个口袋,稳稳地把猛兽兜在其中,换来淮河中下游几省百姓的平安。

然而,蓄洪区16万居民的家园和万顷良田却在眨眼间被吞没。

这次蓄洪,16万百姓无一人伤亡。原来濛洼行蓄洪区有一种独特的应急避难场所——庄台和保庄圩。

开闸蓄水前,散住在庄台沿和台下的乡民已经全部集中到庄台上避难。这里的吃食、用具一应俱全。

周围是洪水猛兽,王家坝中学的老师、学生却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   

危难面前,王家坝人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同胞的安宁。这种无私、无畏的“王家坝精神”,让阜南人四海扬名,也书写了一段当代中国的治水传奇。

洪水退去后,人们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2007年到现在,淮河流域再也没有发生大型洪涝灾害。

脍炙人口的嗨子戏《鞭打桃花》

嗨子戏,诞生于明末清初。

1958年“阜南县嗨剧团”正式成立。

早期的嗨子戏大多是即兴演唱,内容简短随性,无法塑造各种角色,更不能表演复杂剧情。为了继承和发扬这一淮河特色剧种,“阜南县嗨剧团”决心改革嗨子戏。

在众多艺术前辈的共同努力下,嗨子戏在唱腔、剧本、音乐、服装等方面完成了华丽蜕变。

《鞭打桃花》是当年“阜南县嗨剧团”改编出的第一个作品,在当时阜阳的戏曲汇演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2011年,嗨子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阜南柳编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阜南人柳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

安台柳编有一套完整、独特的制作工艺。

2000年以前,阜南柳编以编制农村生活用具为主,但这些用具渐渐被淘汰,柳编制品也开始无人问津,柳编这项古老技艺,更是难以为继。

近几年,柳编创样师王德彬首先在编制材料上下功夫,他尝试在杞柳的基础上,加入草绳、木片,以此创造出更丰富的造型和层次。

他还从许多现代手工艺品中吸纳编织技法,使阜南柳编从农耕文化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审美情趣的创意表达。

如今,阜南柳编已拥有一万多个种类,产品不仅风靡全国,更远销全世界50多个国家。 

阜南农村专业合作社栽培莲藕和养殖水鸭的成功尝试,为阜南县的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道路。

2016年阜南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思路:“种淹不死的,养水上漂的,捞水中有的”。随着全县农业改革的推进,2018年,阜南县莲藕、芡实、杞柳等水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未来三年其规模还将扩大到50%。

从人水相争到人退水进,从与水对抗到与水共处,阜南人民从来没有逃避这片土地与生俱来的枷锁,反而在不断地交流与碰撞间,趋利避害,将千百年来难以消除的水患,变为发展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阜南篇》

播出时间:7月3日  21:57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胡悦 丁月(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