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趋势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第一次针对中国口腔产业的核心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度市场调研,重磅发布《2019年中国口腔产业趋势报告》。(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浓缩版原件) 口腔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消费医疗领域,细分领域广阔,消费端、新科技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其一路高歌猛进的增长已成为行业共识,从动辄万元的种植牙就能体现出来。 ▲价格目录参考(非报告内容) 那么口腔产业,在2018年又有哪些变化呢? 面对这样的全球市场,许多国家开始免费或以补贴费用提供牙科服务,鼓励口腔医疗机构增长。
▲全球牙科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 特别是在中国,投资在下游服务行业过热越来越明显,而上游产业与人才显现的价值洼地也渐渐被重视。 但随之带来的是专业人才短缺、租金物业成本高、培训滞后等多种困局,导致资本在推动门店数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企业往往也会陷入重资产模式! 这就产生了矛盾,由于公立医院的改制问题以及个体诊所的规模化问题,目前民营口腔连锁成为投资主流。而占88%的投资诊所接诊人数仅仅接诊比例35% 从2000年口腔连锁拉开序幕,到2010年后的资本狂潮,再到现在的调整过渡期。在经过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后,资本市场开始对口腔连锁全国性扩张的做法持保守态度,最主要的还是看到了人才瓶颈与上游产业研发的不足。 ▲口腔产业细分领域分类 ▲每百万人牙医数量 中国口腔产业面临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牙科医生、牙科辅助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 牙科医生 —— 按照全球每百万人拥有牙医数量对比,美国为中国的8倍,日本为7倍,可见目前中国牙科医生数量严重偏低。若要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全国牙科医生数量需求差15万左右。 牙科辅助工作人员 —— 除牙医之外,牙科的辅助服务人员,如护士、护理、医美咨询师等都面临着非常大的人才缺口。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为例,从全球来看,作为一个独立和稳定的职业发展路线,助理医师至少应该是医师的两倍。但就目前中国现状,助理医师的数量还不足执业医师的1/4,而助理医生往往被当成是一个过渡阶段而非独立职业,对临床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管理人才 —— 由于口腔行业特殊性(分散,集中度低,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只具备单一细分领域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数字化引起的技术创新和跨界融合,对口腔产业有全面了解的管理人才将变得稀缺。 复合型人才 —— 目前口腔行业亟需懂工程的牙科医生和懂牙科的工程人员。以研发CAD/CAM为例,工程人员因为无法了解临床行为,导致研发成果在实际场景中使用不够便利或者无法满足医生需求;而医生不具备工程学知识,无法准确将有效临床需求传达给工程人员,导致创新机会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当中尚未有任何口腔工程学相关专业设置。 目前,中国口腔产业发展集中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多数企业轻研发,重生产。国产产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一般在3%左右,比例及金额都远低于其他国家(德国是9%)。 与其他医疗和产业行业相比(如骨科和心内这些行业),口腔行业处于市场早期阶段,总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行业细分领域多、分布广、集中度低,导致目前中国牙科企业总体体量偏小,年销售额上亿级企业数不足10家。 同时,大部分上游的耗材和设备企业毛利率较低,不到30%,利润不足以支撑持续研发投入,而研发的缺失导致产品缺乏持久竞争力,主要的收入还是集中于终端机构。 单从产学研用来看,中国口腔的和国外就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口腔专业高校的缺失和产学研用的弱势,使得口腔专业人才与研发的缺失。而人才的缺失导致研发环节被渐渐弱化,这种情况下,企业争还是争相拥堵在下游。 产业的价值洼地却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未来中国口腔领域的跃迁,其将成为重点投入的区域! 技术的飞速革新正在彻底颠覆传统口腔医疗行业,2019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 通过口腔产业景气指数可以看到,目前新材料和新设备技术大多被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垄断,并且从中国口腔医疗产业领域内的企业整体来看,规模小、行业领域布局分散,多数企业为口腔科从业技术人员所创立。 *口腔产业景气指数医趋势智库研究院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北京国际口腔展(Sino-Dental)独家编制,作为《2019年口腔产业趋势报告》的重磅内容发布,这些指数比较了口腔及细分领域在竞争力、运营、创新和数字化方面的表现,展示了口腔产业和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 ▲口腔领域及细分领域景气指数CHIC-D 再加上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口腔上游产业长期在低层次的状态下缓慢发展,整个产业链发展水平偏低,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这就导致了上游的大部分高端的口腔医疗器械与耗材基本依靠进口,近259亿美元的口腔医疗设备市场,中国只能分一小杯羹,上游产业的价值洼地亟待开发! 而数字化的加持更是让这块价值洼地变得愈发可视化、扩大化。 纵观口腔产业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到未来技术发展最大的亮点就是数字化的崛起,以及由数字化作为起点持续赋能与迭代的口腔专业工作自动化、人工智能、智能设备与仪器等更加深远的技术发展。 从早期的椅旁制作简单的修复体和种植导板,到近几年口腔修复、正畸和种植都在大量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目前来看,未来3-5年发展数字化可能是中国口腔领域发展的最大机会。 ▲数字化技术 ![]() 如果说口腔产业过去的发展机会是:
那么目前口腔产业的最大机会可能就是从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优化人才配置,实现整个的口腔医疗行为全部数字化。 数字化与人才计划可能是中国口腔弯道超车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