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08:21:59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柳祥宝 最近,温岭市新河镇79岁的李小咸又有了新身份,和金港新村、雅雀村和右街村签订《“驻堂讲师”协议》,担任文化礼堂的“驻堂讲师”。他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深受村民欢迎,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理论宣讲“明星讲师”。 “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工作难就难在如何让老百姓听得懂。”从“草根讲师”到“驻堂讲师”,称呼在变,李小咸对宣讲的初心没变。 在温岭,有一支263名草根讲师组成的驻堂讲师“排头兵”,他们中有退休教师、乡贤能人,也有道德模范、文艺骨干,他们用小品、三句半等轻松活泼的形式,扎根文化礼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十九大精神”“八八战略”“红船精神”等主题宣讲。 基层是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一段时间以来,理论宣讲人才缺乏,影响了党的理论在基层的普及与推广。 “选聘优秀宣讲志愿者打造分众、高效、常态的‘驻堂讲师’宣讲模式,就是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温岭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黄军勇介绍,有针对性地解决“谁来讲”“谁来听”“怎么讲”三个问题,占领理论宣讲的基层阵地。 不只是草根讲师,温岭各市级单位选派业务标兵、政策能手、优秀党员等560多名机关干部作为驻堂讲师“主力军”,结合农村文化礼堂“四千工程”,送宣讲下乡,开展“交叉”驻堂。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630余场。 同时,邀请党校名师、领导干部、社科专家组建驻堂讲师“参谋团”,实行“分片”驻堂,已定期举办理论宣讲报告会30余场,原汁原味地为农民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 为了让宣讲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宣讲从“平面讲”转为“立体讲”。温岭市级“课案库”汇集了300余个精品宣讲课案,让“小故事”讲清“大道理”;采用道情、滩簧、小品、三句半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宣讲新形式,确保宣讲方式大众化,以“老文艺”讲透“新道理”;提倡本土方言宣讲身边故事,以“身边事”讲实“硬道理”。 松门镇创新实践“文艺+”理论宣讲模式,坚持以新文艺解读诠释新思想、新理论,让小戏小品成为理论政策最好的“翻译”;大溪镇在开展“乡风文明”主题宣讲时,采用微型党课、快板、身边好故事等形式,让宣讲的大道理和老百姓的小日子紧密相连,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线下全面铺开,线上积极拥抱新媒体。温岭借助新媒体让基层理论宣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去年,横峰街道开展全域改造主题宣讲会,手机同步直播,让宣讲摆脱场地因素的限制,群众反响强烈。 “不定期开展实地调研,对不称职讲师及时更换,为讲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黄军勇说,通过建立选聘、激励、督退制度,探索建立理论宣讲长效机制,确保宣讲工作发挥实效。 责任编辑:余彩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