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庐(1627—1698)为明末清初人 ,明末中秀才 ,入清不仕,在教书的同时研究理学。著作较多,以《朱子家训》最为脍炙人口。该书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几十年前,与《百家姓》、《三字经》同为启蒙读本,很多人还把其中的语句写成条幅,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今天阅读此书,仍对人深有启迪。 勤道三要 勤之为道,第一要深思远计。事宜早计,物宜早办者,必须预先经理;若待临时,仓忙失措,鲜不耗费。第二要晏眠早起。侵晨而起,夜分而卧,则一日复得半日之功;若早眠晏起 ,则一日反得半日之功,无论天道必酬勤而罚惰,即人事赢绌,亦已悬殊。 第三要耐烦吃苦。一处不周密,一处便有损失耗坏。事须亲自为者,必亲自为之;须一日为者,必一日为之。人皆以身习劳苦为戕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求生也。 俭道三要 俭之为道,第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惟破家,或且辱身。第二要量力举事。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第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日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养生也。故家子弟,不勤不俭,约有二病:一则纨绔不努力不懂事的富家子弟成习,素所不谙;一则自负高雅,无心琐屑。乃至游闲放荡,博弈酣饮,以有用之精神,而肆行无忌;以已竭之金钱,而益喜浪掷。此又不待茍取之为害,而已自绝其生理矣。孔子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可知孝悌之道,礼义之事,惟治生者能之,奈何不惟勤俭之为尚也。 |
|
来自: 六根清净fk1z6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