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级演员的这部遗作,能看到就是今生之幸

 昵称22998329 2019-07-03

2020年,这曾经听起来像是科幻片中遥不可及的未来。

可实际上,距离2020年,只有6个月了。

时间过得总比想象得快。

准确来说,是越来越快。

小时候总是数着日子盼毕业盼升学,好像永远都不会长大;

可长大后却发现,时间早已开启倍速模式,不知不觉跑在了前头。

一想到这飞奔的时间,整个人也就焦虑起来。

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

在这个全民焦虑、全速前进的时代,更需要好好学习,如何在飞驰的时光中获得平静——

《日日是好日》

又是一部日式慢节奏治愈片

对于这类电影,鱼叔从来都是百看不厌。

无论是多烦躁的心情,最后都能被平复地舒舒服服、安安心心。

这种独特的清新风格,已然成为日本电影的一大特色。

而且明明是看起来就不赚钱的模样,却总会请到令人惊喜的演员阵容

本片也是同样。

导演是成绩单上有《深夜食堂》和《濑户内海》的大森立嗣

有他在,影片画风一定是温暖治愈的。

两位女主。

一位是演技可圈可点的黑木华

另一位则是在去年离开我们的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

不得不说,树木希林在与我们临别之际交出的两部作品,都是极优秀的。

一部是斩获戛纳金棕榈的《小偷家族》

另一部就是今天这部《日日是好日》

两部都进入了日本旬报十佳。

后者则替她拿下了人生最后一个奖,日本学院奖最佳女配角。

与更具社会批判力度的《小偷家族》相比,《日日是好日》更慢,更缓。

从题材,到剧情,都更加日式。

黑木华饰演的女主典子大学快毕业了。


周围的朋友们都开始聊起找工作的话题,而她却比较懵,没什么想法,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这处境,想必同样正面临毕业季的同学们会颇有共鸣。

但她的表姐美智子就不一样了。


美智子直率大方又独立,对什么都有强烈兴趣,行动力也很强。

俗称「别人家的孩子」

某天,典子妈妈随口聊起茶道,说感兴趣可以学习学习。

美智子一如既往地行动派,二话不说就拉上典子,把事情答应了下来。

两姐妹就这样开始了茶道学习。

茶道是门非常复杂的艺术。

简单一块手绢,就有无数种折叠方式。

塞进胸前和别在腰间的用途都不一样,讲究特别多。

即便是开门进屋这一个再日常不过的动作,也很有说头。

捧起水罐时,手指必须并拢;

左手开门,左脚先进;

一块榻榻米要六步走完,第七步要刚好踩进下一块榻榻米…

具体泡茶环节规矩更多。

舀水不能从水罐表面舀,而是要从底部舀;

倒茶时,泡沫不要打出太多,也不能太少;

而且茶杯里茶水最终一定要形成月牙的形状。

两姐妹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开始劲头十足,学得有模有样。

可对于20岁的年轻人来说,学一两次开开眼,热情也就消磨得差不多了。

这么节奏慢,又讲究的东西,学久了,毕竟还是烦闷。

尤其是很多规矩,实在太过复杂细密,不免让人觉得是形式主义

很快,耐不住性子的美智子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借着各种理由缺课。

后来找到工作,进了公司上班,来的次数就更少了。

又过了几年,她从公司辞职,回老家结婚生子,从此便彻底与茶道告别了。

美智子做事风风火火,人生也是一帆风顺,不断推进,似乎从来没有被卡住过。

相比之下,典子就显得坎坷多了。

她对自己的人生进程一直都没什么想法,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所有的事都是按照安排,按照规则来做的。

就连茶道课,有时候明明不想去,也还是会在一阵纠结后咬牙坚持。

生怕坏了规矩。

她想去出版社工作,结果考不上,就做了自由撰稿人;

她想像同龄人一样结婚,结果婚前男友劈腿了。

她的整个人生从来没有主动过,一直在被选择,被甩开,被决定。

眼看着别人收获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理想的工作、美满的婚姻,一步接一步地迈入全新人生阶段;

而典子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在这样的处境里,不焦虑是很难的。

但幸好,她还有茶道。

外面的朋友们来了又走,各有各人生。

但每当回到茶道馆,时间似乎就像是被封存了。

老师永远是那个老师,只有节气不断更迭,春来冬去,寒来暑往。

好像只有在这里,典子的原地踏步才会变得合理一些。

在这种慢中,典子逐渐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生活。

以前典子搞不懂,水罐上层的水,和底层的水,到底有什么区别。

可是几年后,在一次舀水时,典子突然发现,底部的水和上层的水倒在茶碗里,声音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这声音中的不同,一般人绝对听不出来。

学习一样技艺,十几年如一日。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磨练中,典子逐步获得了全新的感受和领悟,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悟」么。

站在世俗角度,这样的开悟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既不会让人升官发财,也不会使人飞黄腾达,似乎有点无用。

可正是这种无用,反而是人活一世最有用的收获。

在典子三十多岁时,父亲突然病逝了。

去世前,父亲曾给她打过电话,说想见一面,但典子却以没空为由拒绝了。

为此,她非常愧疚,长久地处于强烈的自责当中。

她又一头扎进茶道馆,想借此逃避现实的痛苦。

那天的茶道课上,茶和点心刚刚放好,外面就下起了大雨。

老师停止授课,叫大家听雨。

大雨中,典子渐渐出神,感觉自己到了海边,在暴雨中看见了自己的父亲。

她对着父亲大喊谢谢。

典子突然从悲伤中把自己释放出去了。

人在烦躁和焦虑的时候,是听不见心的声音的。

只有彻底让心静下来,慢下来,才有可能获得福至心灵的体验。

典子明白了。

原来人生在世,就该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感受寒冷。

只有调动五感,全身投入,才能找到获得答案的「那个瞬间」。

十几年前,第一堂茶道课的时候,典子一进屋就看到了老师房间里挂了块牌匾,上面写着:

「日日是好日」。

当时她大惑不解,甚至这几个字也不太会读。

踏入社会经历坎坷那些年,典子也想起过这句话,但心里根本不信。

人的一生总有伤心难过的日子,怎么可能日日是好日。

如今,典子终于在雨声中觉悟。

有雨便感受雨,有雪便去看雪,人生也如此。

有乐便享乐,有苦也大方品尝。

因为苦乐甘甜样样都值得细细品味,所以才「日日是好日」。

短短五个字,想要理解它,竟需要花上十几年的观景和际遇。

这种豁然顿悟的舒坦,或许人人都有体会过,可能会突然出现在生活的某个时刻;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开悟」的感受,一生也难得遇上几次。

太珍贵了。

而且随着年纪增长,太多的现实和顾虑,让我们越来越难有与内心交流的机会。

人都变得太急了。

催着自己往前赶,生怕原地踏步,生怕一回头就被别人落在了后面。

焦虑令人不断往前,往前,往前。

但打个不那么令人舒服的比喻。

当心灵因太久不被关注而蒙上灰,人就会像那被蒙上眼的驴一样,自以为往前,实则是原地打转。

而某些原地踏步的人,因踩得够用心,就像水滴石穿,反而在另一个维度上获得了深意。

重复并不意味着无意义;

恰恰相反,在重复中能品出来的滋味甚至比盲目瞎抓瞎试,更有价值。

就像电影中,刚刚开始学茶道的典子曾对美智子说:

「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做《大路》的电影,完全看不懂。前几天又看了一次,才发现原来是很棒的电影。

棒到如果一生都无法从这部电影中获得感动,那人生真的太遗憾了」。

茶道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

下雪的日子里,她突然说起,自己这一辈子都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

「有机会把同样的事做一生,真是太幸福了」。

确实幸福。

做事只是做事,而一件事做一辈子,就是悟道了。

开头美智子对着繁杂的茶道步骤说,这是形式主义。

老师笑而不语。

当我们看完这部电影时才发现,原来「由形到心」,是真实存在的。

这背后的动力,是相信和托付。

人类是贪婪的。

自知一生短暂易逝,因此总想在各种各样的领域里尽可能多施展。

结果全都是浅尝辄止,没品出任何深意。

很少有人有胆量拿出一辈子来做什么。

缺乏定心的我们总是惶恐忐忑。

而看看那些真正交付一生的人,反倒是平静的。

茶道馆里有一盏茶碗,上面印了只小狗,是狗年专用茶碗。

当初典子来学茶道时曾觉得惊讶,这碗12年才能用一次,人一辈子也就只有五六个12年啊。

茶道老师跟着一起惊讶:

「对啊,一生也没几个12年啊。」

而很多个12年之后,茶道馆来了新的学生,她们同样也在感叹这盏12年用一次的茶碗。

茶道老师说,算了算,再用这只碗时,自己都一百岁了。

这句话听来,有些唏嘘。

树木希林在演完这部电影之后就去世了。

如果说,她在《小偷家族》里,望着海面那最后一句「谢谢你们」,是谢幕语,是向观众们的告别。

那么这部电影中的「一生只做一件事,真是幸福啊」,则是说给自己。

此生无憾了。

她年轻时玩摇滚,中年后才开始演戏,一生都在搞艺术,各类影后大奖拿了个遍,最终斩获终身成就奖。

想必她的一生中,也有很多次福至心灵的畅快时刻吧。

这么说来,人来人往,生老病死也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死亡是每个生命终将走向的结局,那趁此之前,在活着的时候,多听听雨、看看花、赏赏雪。

人这一生到头来,能为自己留下什么呢?

最珍贵的,还不是自己活着时候的体验么。

常说「福至心灵」,但其实它还有后半句,「心至慧生」。

说到底,我们的一生就是在修炼,不断开悟,不断探索。

只有在用心研磨之后,才能在灵光闪现时,坦然说出一句,

「福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