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哥(ID:newsbro) 哥相信,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哥,都能在老年代步车里实现自己的飞驰人生。 开着这种老年代步车,他们不用上牌、不用考驾照,不用担心被交警拦。 只要有梦想,你就可以在每一个大街小巷里,缓慢地加塞儿、逆行、闯红灯..... 近日,就有老大哥翻了车,还伤了人。 6月27日,在河北张家口市,今年已经65岁的龙某,因在车辆起步时操作不当,导致车辆失控撞向了人群,11人不同程度地受伤。 事发后,龙某站在车旁向群众道歉。态度虽然诚恳,但是就这种三无产品的代步车不可能有保险,后续赔偿怎么处理,有数不清的扯皮和麻烦。 老年代步车因出行方便、易于驾驶等特点,近几年在老年人群体里频频种草。 央视财经昨天做了个“老年代步车的乱象”的报道。 他们探访了位于山东德州的低速电动车制造基地。 工厂内,车间里两名工人正在安装一辆外观酷似福特嘉年华的电动车。 销售经理还热情的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正在研发的一款新车型。 这....兰博基尼看了想哭,众泰看了流泪。 销售经理称,这辆车目前正处在调试阶段。 然而,当记者问他这车有安全测试吗? 小哥回答的很委婉:它可能,没有测试,没测试碰撞。 虽然没有测试,但是销售经理安抚记者不要担心,只要有订单,他们随时可以批量生产。 报道里还能看到,有的厂家就是前面一个门面房卖车,后面搭个棚子就开始造车。 而用铁皮打造的车身占据市场主流,据记者目测,这些用来包裹车身的铁皮厚度最多不超过2毫米。 从兰博基尼到宝马,央视报道的这些都是基本款,大爷大妈们的代步车有多野,你根本想象不到。 有五环的奥迪,他比四环多一环。 五个孔的JEEP,黑红配色,野性而沉稳。 只赢你一孔,胜你一环,经过岁月的冲刷,大爷早已不再浮夸,略胜一筹才是人生的真智慧。 偶尔也有不服输的老大哥,试图在座驾上,完成自己儿时的英雄梦想。 具体上不上牌照之类的小事,大爷大妈们从不关心,全看心情。 说到底,比上不上牌照更让大爷操心的,是牌子上到底该写几个8? 对标各大车展“豪车+美女”的套餐,代步车生产厂家们往往也要搭配专业的车模。 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都在为“老年代步车”市场的繁荣而努力。 大爷大妈们玩得嗨,而苦恼的只有广大司机和路人。 车身厚度不超过2毫米、时速又超过国家标准,驾驶员没有任何资质,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老年代步车”现状。 如此难以管制,原因之一在于“老年代步车”本身的定位模糊。 你说它是非机动车,它四个轮子、方向盘、油门刹车一应俱全。 买车的人往往也把它当机动车开,哥还看到有人问带不带涡轮增压的??? 多气人。 你说它是机动车,牌照驾照手续全无。 在淘宝上一搜,根本不需要驾照。 国家规定电动车不能超过时速40km/h,这仪表盘上都跑到52了,国内市区限速普遍也就60,它在路上跑完全无压力。 对于他们来讲,只要胆子大,高速也不在话下。 别说是大爷大妈们喜欢,我也看着都想开啊! 定位模糊成了老年代步车的保护色,在道路法规面前钻净了空子 原因之二,是地方管控的缺失。 2017年,中消协官网发布了消费警示,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老年代步车。 2018年11月,中国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低速电动车降低产能。 交管部门去年也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因低速电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多达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引发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现场极其惨烈。 然而落实到地方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地方部门不作为是主因,为了刺激地方经济,在新能源造车这股妖风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厂商发挥。 遍地开花的大小厂商拿着国家的补贴,你敢开我就敢造,挣钱才是最要紧,哪管他消费者的生死。 就像上面央视采访的内容,记者都知道,哥就不信地方交管局怎么可能不知道。 国家没有明确条例+地方管控不严,产生的后果就是执行困难。 在没有具体的管理条例下,想要动真格的查一下,就怕老头老太太一撒泼—— “好嘛,赶紧走吧,别气着您老。” 这都是现实情况。 哥说了这么多,并无意给老年代步车一刀切,让它禁止生产,禁止上路。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代步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尤其是3、4线乡村老人,有了代步车晚上接个孩子,买个菜确实方便。 这些也是现实情况。 可就是因为种种可预见的刚需,我们对上牌,驾照等一系列对于用户层面的管控才更急迫。 最后,哥得劝劝这些朋克老人们,放弃夕阳下的飞驰人生吧。 著名东北哲学家赵本山不是说过,人生啊,飞多高不重要,安稳着陆才是关键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