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认为“中国文明”是什么?

 刘超jz5cz29eyq 2019-07-03
寻找中国文明的起源,先得说清楚:什么才是文明。这个问题,在考古学界也一直有争议。

给文明下定义,有两条主要途径。第一条,是先决定文明这个概念之下包括什么具体成分。然后,在历史中寻找这些成分出现的时期。这等于做了一个假定,就是文明有固定的必要成分。比如,很多考古学家认为,中国文明出现的依据,就是因为具有三个必要成分:文字、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这样定义文明,就相当于认为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上,有的地区比较重要,这会产生偏见。在考古发现中,上面说的文字、青铜器和城市这三样标志,中国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但中美洲的古代文明没有青铜器,南美的古代文明没有文字。如果用南美的文化史做参照,那中国与两河流域的发展又不合标准。

所以,我们主张使用另一种途径来为文明下定义。就是先个别看待每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史,观察它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飞跃性的、质变性的变化。先根据这种变化来划分阶段和时期。然后,对各个地区的重要发展时期放在一起比较,如果有基本的类似性,就可以得出真正有普遍意义的“文明”定义。

这两条途径,可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但后一种方法,无疑更灵活,也更科学。张光直这种调整坐标系的思考方式,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按照社会进化理论,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村落社会、村群社会和国家社会。

单个的村落社会,是古代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基本社会单位。到了村群社会阶段,村落间建立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联络。这个时期社会开始出现贫富分化,村群内部出现了统治者,开始出现对内或对外的暴力冲突,制陶等手工业、专业巫师等社会角色也开始出现。到了国家社会,复杂、固定的人群聚居网络系统已经形成了。

在古代中国,统治者的地位由个别宗族占据,通过一个固定的行政机构来管理社会,内部产生了多重统治关系。从这三个阶段来观察,国家社会的演进水平,更符合文明的定义。

还有一种辅助性的观察视角:对许多人来说,文明是一种比较直观的风格,是一种品质。当人们目睹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修建的那些宏伟建筑、巨大的陵墓,看到古代中国的大型青铜器时,会惊叹这真是文明的伟大成就。也就是说,古代的人们到了把巨额财富投入到一件看起来没有实际用场的事情上时,就意味着文明开始了。越浪费,说明这个文明越辉煌。因为它代表着拥有了大量剩余财富,财富又集中到了一小部分人手里,使他们有奢靡的能力。这说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地区之间能够相互支持辅助,社会运作富有效率。

综合上述观察角度之后:一个古代文明基本成熟的标志,应该具有下面这三对对立关系。第一对是阶级对立的关系,也就是掌握财富的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因为经济分层,社会财富才能集中。第二对是城市和非城市的对立关系,因为国家操纵的城市化,地区财富才能集中。第三对是国家之间的对立关系。因为国际间的贸易和战争,更高一级财富和信息才能大规模流通。

用这个分析途径,可以更客观地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锁定在夏商周三代。很多考古学家认为,河南西北部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朝文明。按照碳-14放射法,这个文化开始于公元前2300年。本书的主要宗旨,不是对时代划分的技术细节,采取的是大体估算:夏朝是公元前2200年—前1750年,这个时期,中国进入了国家社会阶段。商朝是公元前1750年—前1100年,这个时期,已经拥有了完整文明的种种特征。周朝是公元前1100年—前256年,直到周朝后期,还有很多早期文明现象。

夏商周的具体起止年代,并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张光直对于中国文明的属性和中西文明差异,提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创观点:中国古代保持了一种连续性的文明形态,这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而西方文明形态,实际上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例外。

这个观点可是太有颠覆性了,为什么呢?在近现代,社会文化思想差不多是单向的:由西方流向东方,以西方判断东方。
这里说的西方文明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为代表,它的特点是:通过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技术突破,来实现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的变化,引起社会文化的质变。比如,金属工具出现,生产力发展,贸易扩张,文字对经济的促进,神权与国家分立,都是促进了西方文明演进的关键节点。

在西方文化里,“文明”的本来含义,就是文雅、精致的城市生活,这与乡村代表的原始野蛮相对。从深层次说,这种城乡对照,就是文化与自然的对峙。西方文明的兴起,采用的也是一种突破自然生态系统、突破旧时代的方式,这被称为破裂性文明。从卡尔·马克思到马克思·韦伯,都认为这种破裂式方式,是世界文明的主流形态,所以,西方学术界把中国古代文明称为“亚细亚式变形”。

而中国文明的基础,是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性的、有机的整体。与文明相关的一切,都在这个框架里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在古人的世界观里,人类与动物连续,地与天连续,文化与自然连续。可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这种“连续性”特点。我后面会说到具体的表现。
经过对世界各类古代文明的考察,张光直提出:以中国文明、玛雅文明为代表的连续性文明,才是人类古代历史的发展主流,连续性是全世界大部分早期文化的发展变化法则。比如,在亚洲、美洲的早期文明里,普遍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祖先和神居住在人类社会上层,活人可以经过萨满巫师,以动物或法器作仪式的媒介,和他们取得沟通。在古代中国这一边,是天地、人神、生死分开的上天和祖先是知识和权力的源泉,只有特定的人物,才能充当中介。从主要特征上来看,确实是一致的。
这个观点,对西方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发起了强烈挑战。它证明,仅仅依据西方经验建立的社会科学法则,并不具备普遍应用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