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到底败在何处?事实简单到令人不堪回首!

 李鸿章研究 2019-07-04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舰队,为何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北洋舰队到底败在何处?

传统观点很多,将士素质、训练不足、军舰机动性差、内部腐败、情报泄露等,其实北洋舰队的失败原因非常简单!2018年,国家考古部门对经远舰进行了考古,发现的事实简单到令人不堪回首,有学者研究之后认为:别再污蔑北洋将士了,他们真的尽力了!

1887年,经远舰(见上图)、来远舰、致远舰、靖远舰一起回国,加入北洋水师。经远舰是装甲巡洋舰,由德国人制造。软文外链代发手工外链代发外链包收录

当时英德在全球范围内激烈竞争,所以德国人非常重视这一单生意,首相卑斯麦指出,“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次订货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经远舰质量并不差。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之后,经远舰参加了黄海大战。在管带林永升的指挥下,经远舰将士奋勇杀敌,但最终无力还天。后来,经远舰跟随致远号冲击日本舰队,遭到重创之后毅然撞向日舰,想与日舰同归于尽,却被日本四艘巡洋舰集火击沉,200多人为国献身,只有16人幸存。

可以说,经远舰的林永升和致远舰的邓世昌,都是一样的英雄,值得后人铭记。然而,他们悲壮的行为背后,却又隐藏着一个令人愤怒的事实:因为他们本不用这么悲壮,而是被活生生的逼成了悲壮英雄。

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经远”舰名字牌,由此正式确认经远舰。考古发现了遗物标本500余件,种类十分丰富,包括舰体构件、武器装备、船载工具等。但其中有一样东西,却让专家看了都热泪盈眶。

在整个经远号打捞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舰首部分,打捞出来了74颗步枪弹壳。熟悉海战的朋友很清楚,面对厚重的钢铁舰船,步枪子弹根本毫无用处。既然如此,为何经远舰舰首会有74颗弹壳?

原因很简单,当时经远舰毅然冲击或撞向日舰时,距离比较近,于是经远舰官兵就用步枪杀敌,能杀一个是一个。

然而,距离近固然不利于开炮,但经远舰为何要撞向敌舰呢?其实,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经远舰、致远舰等北洋水师,严重缺乏足够的弹药,尤其是开花弹,所以不得已之下才撞舰。

多年以来,影视作品中都有这么一段场景:激战之际,致远舰突然哑火,邓世昌责问为何不开炮,而炮手拧开炮弹,倒出一堆沙子,回复说“这是刚从外国买回来的炮弹”。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列强在坑中国!

实际上,真相并非如此,因为这种装了沙子的炮弹,叫做“实心弹”,是当时国际普遍做法。而且,北洋水师洋教习汉纳根回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上,一共只携带了开花弹55发。

所以,对于非旗舰的经远号、致远号来说,虽然没有数据说明舰船上究竟有多少开花弹,但完全可以想象,肯定更少,以至于林永升、邓世昌没有开花弹使用(甚至实心弹都不够),只能无奈的冲向日舰,上演海军史上最悲壮的一幕!

这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难道李鸿章贪污腐败,不给北洋舰队购买足够的开花弹?其实,这么说还真冤枉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中的开花弹,还是当初德国造船厂附送的赠品,此后清政府彻底断了海军经费。翁同龢的门生王伯恭,在《蜷庐随记》中记录了这一件事:

翁同龢即划拨海军储款2000万修颐和园,500万修三海,不但一分不留......(向朝廷奏定)五年北洋舰队不得添一船一炮。

这是发生于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书:海军规模已具,国家度支艰难,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所以,甲午战争之前,北洋舰队的很多舰船锅炉,甚至都需要更换,也没钱购买优质无烟煤,至于弹药包括极具杀伤力的开花弹也是无钱购买。

说到底,北洋舰队之败的根源,不在于训练、士兵素质、腐败等方面,而在于经费不足,北洋将士真的尽力了,不该被污蔑。比如在黄海大战中,日本吉野号发射了1200余枚炮弹,但北洋舰队没什么损伤,却在弹药紧缺之下,重创了“吉野”“比睿”“扶桑”等日本多舰,足以说明了北洋舰队的官兵素质。

1891年之后,中日形势越来越紧张,但清政府却醉生梦死,如今正在慢慢洗白的慈禧,却一心要过60大寿,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置军国大事不顾,何其荒唐昏庸!至于翁同龢,如今各种称赞其清廉之类,但甲午之败翁同龢罪大恶极!

从经远号舰首的74枚弹壳,和因弹药不足撞向日舰的事实,足以证明慈禧、翁同龢之辈应该遗臭万年,如今对他们的洗白,完全是对林永升(见上图)、邓世昌等北洋烈士的羞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