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汾战役为何成为晋冀鲁豫军区耗时最长、伤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7-04

1948年3月开始的临汾战役,是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耗时最长、伤亡最重的一次城市攻坚战,攻城部队5.3万人中伤亡1.5万人,伤亡比例将近30%,比1949年解放山西省会太原的伤亡比例还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城池虽小却易守难攻

当时的临汾虽然仅仅是县城,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倚太岳,威胁上党地区;南面与刚刚解放的运城相接;西邻黄河,与尚未收复的延安隔河相望;北起韩信岭,与阎锡山部队的粮仓晋中毗邻。占领这里,晋冀鲁豫军区与晋绥、吕梁解放区就能连成一片,集中兵力北上敌人老巢——太原。

临汾城垣坚固,城墙宽度可以并行3辆大车,外有壕沟深20米、宽30米。阎锡山部队为了固守此地,在抗战时期日军工事的基础上逐年加修,设置了4道防线。以周围村庄为依托设置外围警戒阵地;以环城的27座堡垒构筑环形阵地;以外壕和城墙构筑的交叉火力阵地;以城内建筑和地道构筑的纵深防御阵地,碉堡林立,沟道纵横。

守军虽杂却兵力集中

由于1947年底晋冀鲁豫部队刚刚解放了运城,将临汾城彻底孤立的同时,也让敌人彻底成了惊弓之鸟。战役初期,徐向前部署部队突袭临汾外围的敌人,竟然扑了空。临汾守军指挥官、第6集团军副司令兼晋南武装总指挥梁培璜已提前将正规军和3个保安团调回城区,仅留下还乡团等杂牌武装在外围据点死拼。

除了敌人主动收缩外,徐向前还安排部队长途奔袭飞机场,将本来要空运陕西战场的胡宗南30旅大部留在了临汾,以免增加彭德怀部队的压力。至此,临汾城内驻有胡宗南部2个团及1个炮兵营,阎锡山部第66师及6个保安团、2个补训团等地方武装约3万人。

晋南孤城却多死硬分子

临汾战役期间,胡宗南在陕西战场节节败退,连延安都丢了,根本无力增援。而阎锡山也提前声明:“依现有力量死守,不要希望援兵解围。”所以,梁培璜已经做好了与城市同归于尽的准备,下达了严厉的“八杀”法令,凡进攻赴援迟缓、弃守阵地者一律枪决,为了解决物资匮乏问题,对滥行射击、阵前无尸的也一律枪决。

同时,临汾作为晋南地区最后一座尚未解放的城市,集中了晋南地区4个专署、15个县的流亡政府和保警队,也集中了方圆数百里的恶霸地主和特务分子,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最后的反动堡垒,也都纷纷投入了战斗,日夜加固碉堡工事,千方百计想要给自己续命。

攻城多为新部队战法单一

参与攻打临汾的9个旅大多是地方武装刚刚升为野战军的,其中仅8纵的23、24两个旅具备攻坚经验。由于这些部队缺少足够火炮,更没有步炮协同作战的经验,所以要拿下工事坚固的临汾城,只能利用土工作业,打地道靠近城墙然后埋放炸药爆破。可惜,这个在运城战役中多次使用的战术,临汾守军也十分熟悉。

梁培璜提前命令在城墙下挖防御坑道,底部放置水缸,24小时监听外面挖掘的声音,发现动静即以“T”形和“Y”形防御坑道向我方对挖,临近后用炸药破坏甚至动用毒气;在地面上则以各种手段侦察,发现挖掘迹象就开炮轰击或派兵袭击,这都大大增加了挖掘的难度,增加了我军的伤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