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气的运动和分类

 言午文摘 2019-07-04

人体的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运行规律】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机者有枢机、枢要、关键之意。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故称气的运动为气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运动的具体体现。

1、气机运动的基本规律:位有高下,则高者下降,下者上升;气有盈虚,则盈者溢出,虚者纳入,故有高下盈虚的阴阳对立,就必然产生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其中,升,指气行向上;降,指气行向下;出,是气由内而外;入,是气由外而内。气的升降出入之间是互为因果、联系协调的。

2、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才能具体体现出来。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

一般说来,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左右为阴阳之道路,肝主升发,从左而升,肺主肃降,从右而降,肝左肺右,犹如两翼,为气机升降的道路。

【气的分类】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人体的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元气在生命之初,源于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根本的气,对人体的代谢和机能起推动和调节作用;而宗气、营气、卫气均来自后天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称谓各异,它们是较低层次的气,能供给人体以营养和动力。

【元气】

据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所以,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

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

【宗气】

宗气又名大气,“膻中者,大气之所在也。大气亦谓之宗气”(《靖盒说医》)。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其形成于肺,聚于胸中者,谓之宗气。饮食物经过脾胃的受纳、腐熟,化生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赖脾之升清而转输于肺,与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互结合而化生为宗气。

宗气对呼吸运动和血液循行具有推动作用:①走息道而司呼吸;②贯心脉而行气血;③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与之相关。

【营气】

营气,是血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而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营血”并称。

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部分和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所化生的。宗气是营卫之所合,其中运行于脉中者,即为“营气”。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其作用为:①化生血液;②营养全身。

【卫气】

卫气同营气一样,也是由水谷精微和肺吸人的自然的清气所化生。所以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

卫气昼循六腑行于阳二十五周,夜沿五脏行于阴二十五周,凡五十周。附行于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其作用为: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节控制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当卫气不足时,人体肌表失于固护,防御功能低下,易被外邪侵袭,且病亦难愈。

【营卫关系】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但在性质、分布和功能上,又有一定的区别。

营气,其性精专,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营养周身之功;而卫气其性剽疾滑利,行于脉外,具有温养脏腑,护卫体表之能。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营卫是互相为用的,营行脉中并非脉外无营,卫行脉外并非脉内无卫,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分之则二,合之则一,故:“营卫同行经脉中,阴自在内为阳之守,阳自在外为阴之护,所谓并行不悖也”(《医门法律,明营卫之法》)。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