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睿创微纳深度分析

 恭喜发财gzx 2019-07-04


睿创微纳深度分析

上上周接受了上海某公募基金的咨询,跟他们深入的聊了聊睿创微纳,睿创微纳作为即将上市的科创板第二只股票,我就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来分析一下。

一、行业地位。

红外热成像这个行业目前国内排名:第一高德红外、第二睿创微纳、第三大立科技,第四、海康威视、第五康拓红外。这是上市企业里面的,还有一大堆未上市的公司,不过规模都不大。其中海康将是未来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价格杀手、搅局者。

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这一块:国内市场目前法国ULIS第一、睿创微纳第二、高德红外第三、大立科技第四、北方广微第五、海康微影第六,其他还有一家韩国I3打低价策略但是没啥市场,目前能做非制冷探测器的就这几家。

目前睿创旗下的烟台艾睿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是国产探测器里销售量最多的,主要客户海康威视和国内做红外的军工企业,高德探测器大部分自己用了,少量外卖。

睿创科技目前的业务范围和规模仅仅相当于高德旗下的高芯科技加高德智感,这两家加起来的营收约3.5-4亿,利润1亿,跟睿创微纳基本相当。

二、技术实力

睿创微纳的产品包含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红外热成像机芯、手持观瞄等红外整机。这是一个从上游芯片到下游整机的布局,而且每个业务板块大约占了1/3的营收,还算比较均衡。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技术艾睿跟高德红外各有千秋,艾睿率先发布了1280*1024 12um红外探测器,这是目前国内红外非制冷的最高水平。高德先做出了制冷的1280*1024制冷12um红外探测器,这是制冷探测器的最高水平。非制冷高德率先量产了120*90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这个是面向民用市场的低端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他面阵两家基本在同一水平上。

艾睿的优势在于探测器领域因为较早介入,积累的大量的客户,有先发优势,缺点在于没有自己的生产线,需要找外部代工芯片,这个会影响交期和良率。

红外成像机芯这一块,竞争对手众多,FLIR、高德、大立、泰豪、富吉瑞、兆晟以及还有二十家以上的小厂商。这一块睿创基于自己的探测器目前做到了国内前三的水平,但是技术上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这块的业务要扩展会比较难,机会在于价格优势,以及军品竞标领域之前积累的客户。

整机方面目前睿创出货最多的是手持红外望远镜,E3/E6,这一块艾睿是后来者,前两年才进入这个市场,但是凭借优秀的产品(高德市场反应迟缓)和良好的市场策略(直接挖对手销售)成功的站稳脚跟,抢了高德不少的订单。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包含大立科技、海康威视、久之洋、高德等。这一块没有太核心的技术和优势、大家半斤八两、拼的是市场渠道和价格。

三、未来之路

三年前睿创过的很惨一度传出缺钱撑不下去了,当资本进入之后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营收每年都翻倍从6000万到1.5亿再到3.8亿,这个是坐了火箭般的速度。之前想上创业板,科创板出来之后果断转战科创板,然后成为了第二家,这是一种运气也是实力的体现。

上市之后要干什么?第一维持自己目前在非制冷探测器的领先优势,最好是能把自己的产线建设起来,探测器是公司的基础和灵魂。二、把红外成本做下来,把红外热成像推向消费领域,这才是以后巨大的市场和未来业绩增长的保证。三、还账,这三年高速增长这么高的净利润率肯定有些欠账要还,上市之后用融资来的钱进行巩固,打下做强的基础。

四、估值

以为睿创微纳目前3.8亿营收1.5亿利润合理估值约为30-40倍市盈率,对应市值45-60亿,预计公司会在这个区间内发行上市。因为是科创板第二只股票,属于稀缺标的,估计可以炒到60-80倍市盈率,对应90-120亿市值。如果市场狂热炒到高德红外的百倍市盈率对应市值可以到150亿以上,前两天睿创微纳路演有人喊出了200亿市值,我认为他是撒 币,150亿以上切记跑路,这是击鼓传花的时间。

如果开通了科创板权限建议满仓申购,打新中签还是有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