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怀瑾老师】中华武士道的精神与处世哲学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07-04

【南怀瑾老师】中华武士道的精神与处世哲学

中华武士道的精神与处世哲学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堂溪公言之于周宣王,王备礼以聘之。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而力闻天下,何也?”】

这一段非常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公仪伯以力闻诸侯”,春秋战国时期,中央政权的力量已无法控制地方诸侯了。公仪伯是周朝中央政权的人,各诸侯都听说公仪伯是个大力士。“堂溪公言之于周宣王”,他的朋友堂溪公把他推荐给周宣王,周宣王是周朝一个好的皇帝,周朝在宣王以后才慢慢开始变乱。宣王一听有这样一个勇士,“王备礼以聘之”,就以重金和最高的礼节聘请他来。

“公仪伯至”,公仪伯到了以后,皇帝一看请来的这位大力士,弯个腰,驼个背,大概比我还要瘦吧!“观形,懦夫也”,外形看来像个懦夫。“宣王心惑而疑曰”,周宣王一看心里怀疑了,怎么是这个样子啊?就问他,“女之力何如”,古书里“女”就是“汝”,通用字。我有一个学生国文系毕业,写信给我,喜欢用古字,写你也用这个“汝”,我说你是班门弄斧。其实不管古文、白话,写通了就对,我所批评的是看完了信还不晓得你要讲什么,这就要了命了。“汝”、“女”、“尔”,都是“你”字的代表。......

 

周宣王问公仪伯,听说你是大力士,你的力量究竟多大?“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这个公仪伯答复得很妙,他说我的力量可以折断春天的螽斯虫的腿。螽斯虫,类似蝗虫、螳螂、蛛猛的小虫。“堪秋蝉之翼”,秋天的知了快要死了,那个翅膀更薄,我也可以把它掐断。这个大力士讲的是真话哦!

我这里插一个常讲的故事。我们当年抗战在四川时,喜欢看川戏,四川文人很多,所以有些戏的辞句真好,有哲学的味道。有一出川戏出来两个山大王,大花脸,很威风,一看就晓得是英雄。第一个山大王出来了,口白报告,“小子的力量大如天,纸糊的灯笼打得穿”,第三句,“开箱的豆腐打得烂”,“打不烂……”这半句后,咚咚咚,锣鼓喧天,“除非是豆腐干”。然后这个英雄就进去了,你看这个多讽刺啊!古今中外,世界上的英雄,什么叫做力量大、权力大?都是纸老虎,也不过如此,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大王出来了,唱道,“独住深山闷悠悠”,占山为寇,占一个山头住在那里,自己很烦。“两眼盯到猫儿头”,四川人卖饭,一碗饭添得很高,高得冒出来,叫做猫儿头。“若要孤家愁眉展”,当领袖都是称孤道寡的,在山上做英雄,要怎么才会快乐呢?“除非是豆花拌酱油”。这是个什么意思啊?就是做英雄也好,做大人物也好,目的就是为了吃饭,被逼得没有饭吃,走投无路,只好上山当大王、当土匪。

所以我常常说,从明朝那位状元杨升庵以来,四川平民的文学非常发达,每个老百姓讲话,那个文学的气味都很幽默,经常看到抬轿子的,前面讲话后面答应,记下来都是很好的文学。

我们把插进来的故事说完了,再看这个公仪伯答复的话,就像川戏中山大王的力量一样大,“开箱的豆腐打得烂,打不烂除非是豆腐干”。原来天下闻名的大力士,力量只有那么大。

“王作色曰”,周宣王一听脸色变了,拿我们现在青年同学讲的,就是脸都变绿了。“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兕,像犀牛,长一个角的,这一种珍奇的野兽现在很难得。他说我这些大将军、勇士很多啊,他们的力量能够活活地把犀牛、老虎这些野兽一抓就撕开了。“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他说我的部下力量工夫这么好的,一手能抓住九条牛的尾巴,九条牛都跑不动了,可是我还嫌他们不够强。你是天下闻名的大力士,只能够把小虫的膀子折断,原来那么差,这是什么道理?

【公仪伯长息退席,曰:“善哉!王之问也!臣敢以实对: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以未尝用其力故也。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欲见其所不见,视人所不窥,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为。故学眎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撞钟。夫有易于内者无难于外;于外无难,故名不出其一家。’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违师之教,显臣之能者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不犹愈于负其力者乎?”】

这是个人生大哲学了。“公仪伯长息退席”,公仪伯叹一口很长的气,从席位站起来,退两步。“曰:善哉!王之问也”,换句话说,这是倒过来的文字写法,就是讲周宣王,你问得太好了。“臣敢以实对”,“敢”是个谦虚之词,他说现在我老实向你报告。

“臣之师有商丘子者”,他说我的老师叫做商丘子,“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他的武功最高,天下无敌手。虽然他有那么高的武功,家里最亲的父母、妻子等通通不知道,为什么呢?“以未尝用其力故也”,因为一辈子没有用过力量,也没有打过人,也没有杀过人。注意哦!这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这才是武士道的精神。

武是什么道理?戈是武器,止戈为“武”。所以真正武功到了家,世界是太平的,这是中国文化的军事哲学思想,武的目的是使世界上没有战争,永远过着太平的日子。因此中国功夫,所谓少林、武当,工夫学得最高的人,看起来好像一点工夫都没有。过去我们练武功有几个戒条,第一不打出家人,第二不打叫花子,第三不打老年人,第四不打女人。什么原因啊?尊重社会上这些人,尤其尊重老太太,尊重出家人,尊重讨饭的。因为人已经到了讨饭的地步,你受他一点气也没有关系,他们是可怜人嘛!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人不出手则已,算不定一出手武功是天下最高的,所以动不得手。古代有个老太太专门练筷子,那个筷子一出去,被击中的非死不可。古代还有些缠小脚的老太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腰啊、屁股都在扭,她的工夫就在屁股上,你一碰,她的屁股一甩,不晓得几丈远就出去了,因此也不敢随便打。

所以武功虽学到了家,因为这些戒条,武功等于没有用,手不能动嘛!因此学武功的人,指甲都留长了,要打人时看到长指甲,就不打了。学武的人戴上戒指,也就表示不打了。武功再高,人家打死你也不还手,当然他也不会被人家打死。

我还看到过一个老前辈,的确武功最高,而人家不晓得他有武功,尤其是内功,练到家了。太极拳是由武当内功长拳变化出来的,武当内功的长拳,脚踏在动摇的楼板上,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个叫内功。所以太极拳练得好的,在饭桌下面这么一转,或是站在四块砖头上,就可以打完一套拳,那才叫太极拳。现在打的拳,我叫它是摇滚太极拳,已经不成话了。

他说我的老师武功是这样高明,“臣以死事之”,所以我拜他为师,一辈子跟定了他,他要我死都可以。“乃告臣曰”,因为对他太忠心了,他叫我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得到老师的认可,才告诉我一个学武功的原则。要记住,这也就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原则。

“人欲见其所不见,视人所不窥”,我的老师说一般人的心理,都想做到别人看不见而自己看得见。尤其你们打坐想学神通,想闭着眼睛三个电视台都能看到,过去、未来什么事情都想知道。更要看看七月半究竟有没有鬼,要是真看到鬼,恐怕吓得发疯了。“欲得其所不得”,想得到别人都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为什么大家来学道啊?因为听说会学得很高明,就盲目来禅堂受罪,这就是受“欲得其所不得”这个欲望的驱使。“修人所不为”,想修养到一般人做不到的,这是人类的通病。

上面这四句话,把所有古今中外人的心理都说完了。下面他说既然你想要做到这样,见人所不见,可以啊,先要练。怎么练?“故学眎者先见舆薪”,要眼睛练到有天眼通,所谓要透视,有第三眼,你先要看一大堆柴薪堆在那里。孟子也讲过,一般人,尤其是眼睛快要坏了的人,“见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一点点小东西都看得很清楚,一大堆木柴堆在那里却看不见。我们普通人的心理也是这样,小地方之聪明啊、计算啊,上市场买菜,最后都要抢两根回来,才觉得占了便宜。其实卖的人晓得你这个毛病,早就把价钱加在菜里头了,可是人都是这样啊,贪小便宜。

所以要想了解最细小的地方,你要先了解大的。“学听者先闻撞钟”,想学到天耳通,在台北这里打坐,想要把高雄的事情都听得清楚的话,要先听打钟的声音。街上的噪音吵得不得了,你到那里去静坐,最后练到所有噪音都听不见了,就是工夫练到了。在最亮的地方,各种颜色照进你眼睛里,而眼睛不受妨碍,你这个眼睛就练出工夫了。

“夫有易于内者无难于外”,所以最高的修养在于内心,不是在外面的东西,因为眼睛、耳朵、身体机能都好办,就是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最难以克服。如果人能够克服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工夫就差不多成就了。内在做到了这样的话,“无难于外”,发出去的外用工夫自然就到了。所以学拳练工夫,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外国人的表演,噼里啪啦,那个皮肉打得越响,放心,越打不伤的,贴一点膏药就好了;真打到身上没有声音时,内脏受伤了,回去可能命就没了。所以真正练内功的,是内养到家了,武功也到家了,对外面一切的障碍、一切的困难也不在意了。真的,我过去看见这些武功很高的老前辈,脾气好得很,随便怎么开玩笑,他们也不生气。

我曾在我的家乡看到一个内功很高的老先生,一脸白胡子,白头发,在河边钓鱼,他蹲在那里,两脚大趾头在河边踏住。那边码头上做工的人,从前都拿两个长棍,抬东西用的。有三四个年轻人拿着长棍,想要从他背后一捅,把他捅到河里去。快要到他边上时,他头都没有回,一把抓住那个棍子,向前一甩,这四个青年都被摔到河里去了。他还在那里说,唉!你们怎么开这个玩笑?我还以为我钓到了大鱼呢!他不动声色,也不生气,看见这儿个人从水中爬上来,只说“年轻人,不要开玩笑啊”,也不骂他们,修养到了这个程度。

“故名不出其一家”,他说我师父有那么高的武功,那么大的力气,连家里的人都不知道,这就叫高手。“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违师之教,显臣之能者也”,他说我出来以后,天下有大名,都说我力气大,武功高,这违背了老师的教训,在外面出风头,不是一个学武人该有的修养。

“然则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也”,但是,我这个天下第一不是假的,有这个名就有这个实。“以能用其力者也”,这就是武功的哲学了,也就是军事、政治最高的指挥哲学。武功到家了,可以通最高的军事谋略学。他说我的大力气是善于用力,不是被力所用。如果生气了,脸红起来,气呼呼的一拳打出去,打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这个是被力所用。他能把知了翅膀摘下来,把手里一张纸一甩出去就是武器,可以杀人,这叫善于用其力者也,是知道重点在哪里。“不犹愈于负其力者乎”,因为善于应用其力,真的武功学到了,虽然只隔一件衣服也不会被人打伤。有些女同学说,学个武功,上街就可以防身。我说你们女孩子自然有防身之道,用指甲一抓,对方一痛就跪下了,这不是防身之道吗?不过,这是外行用的武功。

这一段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哲学,其中有很多的道理。《仲尼》这一篇,是讲修道,是讲为人处世之道,把入世之道了解了,才能谈出世的最高成就。不过真的出世也是在入世中出世,这是常道。不懂这个,光以为逃避一切去打坐才是修道,那是最初步的,还不能用。佛学里叫做小乘。大乘是入世的,所以这一篇是讲人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