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思明居士 2019-07-04

东北的民族与国家(15)——鲜卑拓跋


东汉末年,曾经以“鲜卑”名义一度统一漠南漠北的檀石槐去世之后,鲜卑诸部联盟随即分崩离析。

到曹魏末年,一支在云中一带的鲜卑部族,以“拓跋”为名,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往南迁移,依附于五原郡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下,得以缓慢地发展。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这支拓跋部虽然自称“鲜卑”,但其族群成分相当复杂。

源于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的拓跋部,自东汉初年时,南迁至“大泽”(达赉湖),东汉末年进入匈奴故地,开始与留驻于此的匈奴人融合。

在拓跋力微时,其部共拥有75个异姓部落,包括匈奴的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此外,拓跋部中还有不少被掠而来的秽貊人、乌桓的部众,以及中原的流民。可以说,以鲜卑为名的拓跋部,本身就是一个诸民族相互杂糅的群体。

据说,“拓跋”两字字的含义,指的就是鲜卑父、匈奴母所生后代的意思(当然,也有可能包含匈奴父、鲜卑母)。

因此,从族群结构上分析,拓跋部与其说是一个“鲜卑”部族,不如说是一个“鲜卑化”的部族。这种群体结构,使其对外来的文化有一种天生的接纳性,对于任一个民族的文化,他们都不会排斥。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失利后迅速瓦解。原来一直被前秦压制的鲜卑拓跋部趁机而起。

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珪在牛川(今呼和浩特西南)自立为“代王”。同年,又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立国之后,拓跋珪先破南边的独孤部,再败东边的库莫奚部,而后是解如部、高车袁纥部、纥突邻、纥奚、豆陈、贺兰、叱奴、黜弗、柔然。

在慕容垂的帮助下,拓跋珪又击败了匈奴人刘显、刘卫辰部,重新掌控了漠南诸部联盟。

395年,在参合陂之战中,拓跋珪重创并坑杀后燕四万多军队,势力开始进入中原。此后,又破了后燕国都中山。在迁都平城(今大同)后,拓跋珪开始正式称帝。

入主中原,不实行汉化政策,就无法有效管辖汉地居民,也无法在中原长久立足。因此,自建“魏”国起,拓跋珪就开始采取汉制,制定朝廷典章制度,离散诸部,分土定居,变部落民为国家编户。并对汉地实行“计口受田”之法,令迁徙的牧民转为定居的农耕民,以着力发展农业生产。

牧族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个极擅征战的部族首领。如果这个首领可以培养出一个同样擅长征战的子孙来承继其衣钵,那这个族群便会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拓跋部也是如此。

423年,拓跋焘继位时,年方十六,但其勇武绝不弱于祖父拓跋珪。经过其近二十年的四处征战,拓跋焘威服柔然、灭胡夏、平山胡、西逐吐浑,再灭北燕、北凉之后,终于统一了北方,占半壁江山,与刘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465年,文成帝去世。北魏至此已经立国八十年,国内各种矛盾凸显,尤其是皇族之间的权利争夺日趋严重,临朝听政的冯太后与继位的献文帝势若水火。最终致18岁的献文帝被迫退位,而遭软禁致死。

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这是许多王朝采取的“饮鸠式”解毒法。而要试图与南朝争夺天下的统治权,就必须为王朝重塑“正统”,这又倒逼着北魏进行更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471年,五岁的孝文帝拓跋宏受父禅,即帝位后,再度临朝听政的冯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重用宠臣,排除异己。并以改革为名,推行完全的汉化政策(史称“太和改制”)。

在冯太后的倾心培养之下,拓跋宏成为了一个完全汉化的帝王。他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善谈老庄,通晓佛理。在490年开始亲政后,拓跋宏继续奉行冯太后的汉化政策,并将其推进到国家的各个层面。

在这两个人的努力之下,鲜卑拓跋的北魏,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汉化得最为彻底的民族政权。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魏书》开篇第一句,便是:“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将自己的祖先一直上溯到黄帝,这不仅表明了拓跋氏汉化的决心,也是以此手段,在强调自己出身于华夏“正统”、拥有绝对合法的统治权力的同时,将目光放于天下,以期吞并南朝,进而一统天下。

北魏的统治者为自己的汉化首先找到了一个最根本而且让反对汉化者无法反驳的依据。

而后,便是语言文字与风俗的汉化。

“刻木为信,邑落成行”的鲜卑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入主中原之后,北魏开始用汉语替代鲜卑语。到孝文帝时,不仅将汉语定为官方语言,甚至禁止入住中原的鲜卑人使用鲜卑语,致鲜卑语最终消亡。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493年(太和十九年),拓跋宏迁都洛阳,北魏的权力中心自此南移至中原的中心地带。为了断绝鲜卑贵族的北还之念,拓跋宏发布诏令:“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北还。”同时,拓跋宏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无论南下的百官或是平民,一律改着汉服。

496年,拓跋宏又下诏令,将鲜卑族人的复姓全部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以此作为华夏正统自居;将步六孤氏改为陆氏;将贺赖氏改为贺氏;将拔拔氏改为长孙氏;将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

在语言、衣冠、姓氏汉化的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汉化融合,拓跋宏大力鼓励鲜卑人与汉人的通婚。

在宗教上,佛教和道教日益成为鲜卑宗教信仰的主流,原先牧族们崇信的萨满教逐渐从拓跋部中消失。

内政上,通过定礼仪、官制、律令,推行百官俸给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等手段,北魏又将汉化进程纳入了国家的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定型化、常规化与普及化。

同样是鲜卑族,如果说慕容氏的汉化仅仅只是作为入主中原的一种手段而进行表面上的汉化,拓跋部实施的则是从皮及里一直到骨头,彻彻底底的汉化。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北魏政权希望通过汉化,来解决内部的矛盾。但是,汉化并不是万能的。

儒家的治国思想,有其本身巨大的局限性。每一个王朝,发展到一定地步,日益庞大的利益集团所滋生出的无穷欲望,与底层百姓创造出有限的财富之间的矛盾,是儒家治国体系根本无法解决的矛盾。

因此,任何一个秉承儒家治国理念的王朝都不可能长久的延续。汉人的王朝如此,彻底汉化之后的“胡人”王朝更是如此。

冯太后与拓跋宏虽然使北魏成为一个彻底汉化的王朝,但结果是北魏在汉化的同时也完全吸收了汉式王朝的所有糟粕。族群之间的矛盾没有因为汉化而缓和,反而因此撕裂。孝文帝之后,北魏便开始走向了衰弱。

彻底的汉化,对于鲜卑拓跋来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524年(正光五年),留守于北部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地的拓跋贵族,感觉到自己的利益受到重大损害,率六镇府兵发动叛乱。

此后,关陇地区的莫折念生和万俟丑奴,河北杜洛周、鲜于修礼和葛荣,山东邢杲,山西稽胡相继叛乱。

这些此起彼伏的叛乱,席卷了陇西、河北、山东、漠南的北魏国内大部分区域。北魏治下几乎所有的族群都参与其中。

在528年的河阴之变后,北魏政权便已名存实亡。而后,拓跋氏彻底亡于高欢父子与宇文泰父子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